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野蘑菇

伞菌科蘑菇属的一种真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野蘑菇
Remove ads

野蘑菇學名Agaricus arvensis),俗稱草原黑蘑,是一種擔子菌門真菌,隸屬於伞菌属。這種真菌非常美味,呈白色,且與四孢蘑菇極相似。

事实速览 野蘑菇, 科学分类 ...
事实速览 野蘑菇 ...
Remove ads

分類

野蘑菇最早是由美國真菌學家雅各·克里斯琴·謝弗英语Jacob Christian Schaeffer於1762年描述的,其學名即為現今的學名。[1]學名中的「arvensis」源自拉丁文,意思是「野外的」,代表這種真菌廣泛地分佈在野外。[2]

描述

Thumb
野蘑菇的菌環:「鈍齒輪」

野蘑菇的菌蓋直徑長8–20厘米,呈白色,但隨着年齡增加或在碰傷時會變成黃白色。呈卵圓狀,隨着年齡增加會變成凸面狀。[3]菌柄高8–10厘米,厚2–3厘米,與菌蓋的顏色相同,且—有著一個形狀類似於鈍齒輪,由雙層膜組成的菌環[4]菌褶起初呈白色,隨着年齡增加會變成粉紅色,最終會變成褐色。其子實層是自由下垂的。其菌肉呈白色,在碰傷或切割後會變成黃白色,並有著近似茴香的氣味。[5]孢子印呈褐色或黑褐色。其擔孢子的大小為11–26 x 9–18微米。[6]

類似物種

  • 白杵蘑菇Agaricus osecanus),很罕見,且無茴香。[7]
  • 黄斑蘑菇英语Agaricus xanthodermusAgaricus xanthodermus),表面有黄斑,且進食後會引起胃部不適。[8]
  • 白林地菇Agaricus silvicola),有著一個脆弱的菌環,但也可食用。[7]
  • 四孢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通常比野蘑菇細小,菌褶在年輕時呈粉紅色,味道非常美味。[9]
  • 双环蘑菇英语Agaricus bitorquisAgaricus bitorquis),在夏季和秋季更常見。[10]
  •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最常見的食用菌種之一,廣泛在世界各地栽培。[11]

分佈及生境

野蘑菇廣泛地分佈於北美洲、歐洲和西亞[12]這種真菌經常在馬厩、草地等地方以仙環的方式出現,並會依附著雲杉生長。[13]這種真菌通常在秋季期間出現,且有時候被發現與蕁麻一起生長。[14]

可食性

野蘑菇是一種非常美味的蘑菇。這種真菌已被世界各地的人視為美食長達多個世紀,且現今仍然是常用的食材。[15]但是,這種真菌和很多其他蘑菇的子實體都會生物累積重金屬,如[13]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