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野馬龍屬
真蜥脚类的一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野馬龍(屬名:Bagualia,意為「來自野馬谷」)是一屬來自侏羅紀早期阿根廷的真蜥腳類。[1]
Remove ads
發現及命名
2007年,在丘布特省神鷹丘(Cerro Cóndor)以南五公里處的野馬谷(Cañadón Bagual)發現了200多個蜥腳類骨頭,並於2008年至2010年間挖掘出土。由Santiago Reuil準備化石。[1]
2020年,Diego Pol和Jahandar Ramezani等人命名並敘述了模式種日出野馬龍(Bagualia alba)。屬名取自發現地的峽谷,Bagual在西班牙語意為「野馬」;種名alba為西班牙語「黎明」、「日出」之意,象徵牠是南美洲發現最古老的蜥腳類。[1]
正模標本MPEF PV 3301地質年代為托阿爾階(約1億7917萬年前)的阿斯法托谷組(Cañadon Asfalto Formation),由帶有頭骨的部分骨骼所組成。[1]
敘述
野馬龍的標本有超過100個骨骼,包含頸椎、肢骨、頭骨以及包覆在植物化石中的牙齒。野馬龍的體型可能是由侏羅紀早期南半球火山活動所形成的新生態系統及氣候變遷造成的。雖然惡劣的氣候和火山活動滅絕了許多原始蜥腳形亞目,野馬龍卻能夠適應新的毬果和植物,並利用長頸在不用移動身體的狀態下來攝食植物以節省能量消耗。其牙齒周圍有相當厚的砝瑯質,比其他已滅絕植食性動物厚了七倍,有助於摘下針葉植物。野馬龍的消化系統可能也是體型長大的原因之一。推測長頸子的另一個可能用途為散熱,類似現代大象的耳朵。[1]
分類
系統發生學研究顯示野馬龍是真蜥腳類的早期成員。牠被視為侏羅紀早期之後,因為氣候暖化事件,真蜥腳類比基礎蜥腳型亞目佔領優勢並取代後者地位的證據。以下演化樹取自敘述論文:[1]
真蜥腳類 Eusauropoda |
| |||||||||||||||||||||||||||||||||||||||||||||||||||||||||||||||||||||||||||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