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和貴銀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和貴銀樓
Remove ads

金和貴銀樓,是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康定路一間經營百年的珠寶銀樓,1910年臺灣日治時期明治四十三年成立於艋舺西昌街一帶,為萬華早期銀樓業中碩果僅存的一家純手工鑄造金器的銀樓。[1]

Thumb
Thumb
金和貴銀樓(康定路126號店屋)的櫥窗手工金飾與相關剪報展示。

歷史

金和貴銀樓初由劉三貴創立於1910年,劉於十六歲時自中國大陸渡臺學藝,歷時三年四個月出師後承租西昌街臺北三信(後為誠泰銀行)對面的舊址處開設銀樓營業。1931年,劉三貴與延平北路的幾家銀樓「金瑞山」、「合呈芳」等同业发起成立「臺北金银聚宝协会」,即今「臺北市銀樓公會」前身。為早期臺北四大银楼之一的「金再兴」商號最大股东。[2]於全盛時期曾聘用多達數十位遠從中國大陸來臺的福州金匠師傅。

1945年臺灣光復,買下康定路213號的店舖,為本舖「金華貴銀樓」店址。後於康定路126號艋舺祖師廟前也開設了一間名為「永貴銀樓」的分店。1951年起,许多臺灣早期银楼先后遭到整肃,四大银楼「金再兴」、「金瑞山」、「益记」和「美庄」先後因「操纵委托黄金,意图私利致乱金融」的罪名遭充公财产,相关人员被判刑後从此停业。[3]

劉三貴晚年將銀樓業交由其子鍾永春經營,其子因傳統「抽豬母稅」的習俗而從母姓。21世紀後,「金華貴銀樓」與「永貴銀樓」分別由兩名孫子鍾文雄、鍾春忠經營。[4]

2013年8月,本舖「金華貴銀樓」歇業。同年10月,僅存的金和貴銀樓「永貴銀樓」遇劫,鍾春忠負傷護店。[5]

2018年7月24日,中華文化總會發表「匠人魂」系列第10部作品《千金一刻》,向金和貴銀樓第三代傳人鍾春忠致敬。[6][7]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