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蘭食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蘭食品
Remove ads

金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台灣食品公司,以製造醬油而聞名。

事实速览 金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商业名称 ...

歷史

1936年5月8日,鍾番邀集地方仕紳共同集資,於台灣新竹州桃園郡桃園街(今 桃園市桃園區)成立「大同商事株式會社」,主要經營醬油及醬漬品,鍾番擔任第一任董事長。大同商事創立之初,因鍾番本身受到台灣詩人藝文與日本文化的交錯影響,加上本身對於文人風雅養蘭花頗有心得,故以蘭花啟名,搭配富貴之意,取名「金蘭」為其醬油品牌名稱,融合了傳統中式釀造法和日式醬油風味之特性。

1945年國民政府遷台,大同商事更名為「大同商事股份有限公司」,以半手工半機械模式釀製醬油。

1960年,第二代鍾秋桂接任第二任董事長。

1970年,大同商事正式更名為「金蘭醬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並在桃園縣大溪鎮(今大溪區)另闢釀造廠。

1976年10月,金蘭醬油食品將工廠由桃園市(今桃園區)遷到大溪鎮。

1977年,金蘭醬油食品率先採用透明瓶裝醬油。鍾秋桂育有三子,成年後都在金蘭工作:長子鍾德富與次子鍾德尚負責台灣金蘭,而三子鍾德亨則掌管美國金蘭。

1985年6月27日,鍾秋桂夫婦因聽信生吃蝸牛可補身的說法,在別墅內生食非洲大蝸牛而感染廣東住血線蟲[1][2],導致夫婦兩人及鍾德富、母親鍾林腰皆喪命,鍾德尚臥病十多年後也不治逝世;當時人在海外的鍾德亨倖免,自美國返回台灣接班。

1987年,鑑於食品多元發展的趨勢,金蘭醬油食品改名為「金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至今。

Remove ads

經營權糾紛

2005年鍾德亨驟逝後,因長子鍾淳元當時僅十八歲尚小,後運作由30歲的家族第四代鍾淳仁(鍾德富之子、鍾淳元堂哥)接任第五任董事長,埋下金蘭家族鬥爭仇恨。

2014年8月,鍾淳元成功發動政變將鍾淳仁趕下台,後因鍾淳元涉掏空2億、增資稀釋股權等因素,埋下2015年6月金蘭臨時股東會,董事長鍾淳元被迫解職,經營權回到鍾德富支系手中,金蘭現任董事長鐘淳名為鍾德富之子,鍾淳仁弟弟。 [3]

家族世系

 
 
 
 
鍾番
 
 
 
 
 
 
 
 
 
 
 
 
 
 
 
 
 
 
 
鍾秋桂
 
 
 
 
 
 
 
 
 
 
 
 
 
 
 
 
 
 
 
 
 
 
 
 
 
 
 
 
鍾德富
 
鍾德尚
 
鍾德亨
 
 
 
 
 
 
 
 
 
 
 
 
 
 
 
 
 
 
 
 
鍾淳仁
 
鍾淳名
 
鍾淳元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