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鵄勳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金鵄勳章是大日本帝國對陸軍、海軍軍人、軍屬所授與的一種勳章。「金鵄」的名稱由來,是根據日本神話傳說中,神武天皇東征時,神武天皇的弓停了一隻金鵄,迷惑了長髓彥軍。
概要



金鵄勳章於1890年2月11日(紀元節)制定。 金鵄勳章分為7個等級,「功一級」向下至「功七級」以功級表示的勳章。位階與瑞寶章或其他勳章授與工作取得一定年資為條件的公務員(當時為官吏)或民間人士不同,金鵄勳章只授與有戰功的軍人,大將與皇族軍人若沒有戰功也不會被授與。(即使以將軍與提督的身分獲得旭日章或瑞寶章等勳一等或勳二等的受勳,對金鵄章而言可能只是功五級或功四級的軍人而已。)
另外,功一級至功七級的受章者有900日圓至65日圓的年金給付。昭和初期,當時的二等兵的月薪只有8日圓80錢,因此算是相當高額。由於此年金為終身年金,隨著戰爭擴大也擴大了受章者數量,使國庫負擔急促增加。因此1940年改以發行公債的方式支付,但是因為日本戰敗使得該公債變成一元不值。另外,昭和15年最後因為戰爭激烈,中止授與生還者制度,變成只授與取得戰功的陣亡者。因此前線部隊對於功勳彪炳都會以「金鵄勳章的約定」給予軍刀與感謝狀、紀念品等,陸軍方面也有制定相對應的武功勳章。
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戰敗。根據駐日盟軍總司令的指示,昭和22年(1947年)5月3日依據「昭和22年政令第四號」公告廢止。
在戰前的日本是個重視階級的社會,列出勳章的等級是常見的事情。金鵄勳章也不例外會被表示出來,表示順序為:1.職務、2.階級、3.位階、4.勳等、5.功級、6.爵位、7.學位以及姓名。
- 例如:「內閣總理大臣陸軍大將正一位大勳位功一級公爵山本權兵衛」。
- 例如:「攝政皇族大勳位功一級法學博士常陸宮正仁親王」
Remove ads
金鵄勳章都會跟著表示軍人功績的等級。與位階勳等的榮典並列為天皇授與的榮譽之一。各級正式名稱就像「功一級金鵄勳章」一樣以【等級 + 金鵄勳章】的形式稱呼。功二級以下的金鵄勳章不設副章。
金鵄勳受章者數(概約)
功一級金鵄勳章受章者(爵位、階級為最高階表示)[1]
日俄戰爭有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有功
九一八事變有功
- 木下勇:陸軍中將;1945年7月10日


日俄戰爭有功
- 山口多聞:海軍中將;1942年6月5日
- 山本五十六:元帥海軍大將;1943年4月18日
- 古賀峯一:元帥海軍大將;1944年5月5日
- 南雲忠一:海軍大將;1944年7月8日
- 有馬正文:海軍中將;1944年10月15日
※陸海軍少將沒有授與功一級的前例,但山口多聞、有馬正文兩位少將(逝世後晉升中將)為授與的特例。
後期的金鵄勳章復權運動
1963年生還者敘勳制度重新開始,菊花章、旭日章、瑞寶章、寶冠章都恢復了,但禁止於公共場所配戴已廢止的金鵄勳章。「金鵄聯盟」以恢復金鵄勳章敘勳者的名譽與年金為訴求展開活動。1985年招集國會議員召開「有關舊勳章名譽回復座談會」,也對當時的首相中曾根康弘做出相同請求。但是隨著敘勳者的高齡化,近年活動已漸漸式微。
關連項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