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長足捷蟻

维基百科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長足捷蟻
Remove ads

细足捷蚁學名Anoplolepis gracilipes),英文俗名:yellow crazy ant(黃瘋蟻)、long-legged ant(長腿蟻)或 Maldive ant(馬爾代夫蟻),中文译名有細足捷蟻長足捷蟻長腳捷蟻長角捷蟻,是捷蟻屬下的一種螞蟻,因為偶然引入澳大利亞聖誕島,而對二地的生態系統造成了災難性影響。牠不僅是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之一,[2]也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入侵螞蟻之一,長約1—2毫米(0.039—0.079英寸)。[1][3][4]

事实速览 長腳捷蟻, 科学分类 ...

長足捷蟻體型較大,腿部和觸角都很長,通體呈黃色或橘黃色。它廣泛分佈與世界各地的熱帶地區,在太平洋地區更為常見。[5]

Remove ads

分佈

長足捷蟻的原產地據推測可能是西非,已經入侵世界各地的亞熱帶熱帶地區。其中包括加勒比群島印度洋塞舌耳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留尼汪可可斯群島以及聖誕島、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夏威夷法屬波利尼西亞臺灣沖繩瓦努阿圖密克羅尼西亞加拉帕戈斯群島[6][7] 該物種可以寄生肉桂柑橘可可椰子樹等許多植物上,因為其巢穴就在樹幹中,因此極容易被運送木材的船隻攜帶、進而傳播到別的地區。[1]台灣於日治時期遭入侵。(台灣於日治時期才開始進行螞蟻研究,研判入侵時間可能更早)[8]

蟻后工蟻可能會離開巢穴建立新居,但是其本身的擴張速度並不很快。之所以變成入侵物種大多還是人類攜帶的緣故。據報告,塞舌耳的長足捷蟻每年移動距離為400米(1,300英尺)。[6]不過聖誕島上的長足捷蟻的速度就快得多,達到了每日3米,每年移動約一千米。[9]

習性

Thumb
印度的一群長足捷蟻正在拖拽一條死去的壁虎

長足捷蟻的食性很廣,包括作物、昆蟲和腐屍。曾報導發現長足捷蟻主動進攻等足目多足類蛛形綱蚯蚓地蟹等生物。[9]

像其他螞蟻一樣,長足捷蟻會利用蚜蟲蚧殼蟲和其他胸喙类昆蟲獲取蜜露。長足捷蟻對蚜蟲的依賴性十分之大,若沒有足夠的蚜蟲提供蜜露,其擴張速度就会降低。[6]而相對的,長足捷蟻會為這些昆蟲提供保護。[10]研究顯示,如果長足捷蟻從一個地區搬走,當地的蚧殼蟲數量在11週內會下降將近7成,10個月後將完全消失。[11]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