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閩南語十五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閩南語十五音是一種用於拼寫閩南語音系的方法,起源於泉州《彙音妙悟》及漳州《彙集雅俗通十五音》等閩南語韻書。十五音的拼寫方式借鉴自福州地区的韵书《戚林八音》[1],最早由泉州人黃謙於《彙音妙悟》中提出〈三推成字法〉,成為閩南語發展最早的拼字法。十五音的說法是一種代稱,「十五音」是閩南語的「聲母十五音」,此外還須搭配「韻母字母」以及「聲調八音」,才能完整拼寫出一個漢字讀音[2][3]。爾後,廖綸璣的《拍掌知音》將每一音節個摘取一個常用漢字,製成36張圖表,是閩南語單音字表創作之始[4][5]。
使用
閩南語的傳統十五音,也就是十五個聲母,是由以下十五個「字頭」(jī-thâu)所組成:
Remove ads
閩南語的傳統50個「字母」(jī-bó):
範例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