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關閘總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關閘總站(葡萄牙語:Portas do Cerco / Terminal;英語:Border Gate Terminal),全稱關閘廣場地下公共客運總站[1],另稱關閘地下巴士總站[2],位於澳門花地瑪堂區關閘廣場地底的一個終點站,貼近中國大陸第一大陸路口岸關閘(拱北口岸),[3]故人流非常高,是澳門最繁忙的終點站,亦是澳門首個設於地底及室內的終點站。在颱風天鴿襲澳前,共有17條路線以本站為終點站,7條路線為中途站。是澳門所有終點站中提供最多路線選擇之一。受颱風天鴿影響,該站至2018年12月15日前一直停用,原停靠該站之路線臨時遷至鄰近街道上落客。2018年12月15日起恢復使用。[4]
Remove ads
歷史
- 關閘巴士總站在搬到臨時總站及關閘地下客運總站啟用前,一直位於關閘口岸前的空地(即現時關閘總站隧道的位置)。
- 2008年9月24日,颱風黑格比襲澳,受到連場暴雨及海水倒灌影響,關閘總站內出現嚴重水浸,要全面封閉。經連日清理積水、清潔消毒及接駁照明系統等工作後,發現站內通風系統損壞,交通事務局及土地工務運輸局評估後認為通風系統在未完全修復前,為免影響公眾健康,本站不對外開放,只供巴士作停泊之用。[9]
- 2011年1月,為加強站內空氣流通及採光,因此在總站頂部開鑿八個通風口。
- 2011年8月1日,5X路線起點站遷移至市政狗房站。
- 2011年9月9日,本站空調候車區首階段工程完工,而翌日起開展第二階段工程。[13]
- 2011年10月21日,位於中央侯車區上的增設空調候車區建造工程基本完工。[1]
- 2013年5月22日,澳門暴雨連場,本站出現嚴重水浸,所有由本站開出的路線改於“看台街/騎士馬路”或“看台街”站開出,而17、27路線臨時取消停靠本站,直至當天下午時份基本已恢復正常運作。[16]
- 2017年8月29日,原於本站為總站的路線對停靠站點再作出調整。[27]
- 2017年8月31日,為應對開學的巴士服務需求,對原以本站開出或途經路線停靠安排作出調整。[28]
- 2018年6月16日,當局對關閘一帶路線再進行優化[29]。
Remove ads
- 2017年9月18日,政府公佈本站通風系統重建及環境改善計劃工程安排,當時預計整個改善工程於2019年第二季部分完成交付使用,2019年第四季整體完成交付使用。[30]
- 2018年12月15日,耗資1.7億元整改後,本站恢復運作,首階段共8條路線設為终點站,分別為1、3、3X、10、25、25B、AP1、MT4路線,其中3X路線以本站為落客站,以「關閘馬路」為上客站;另外有5條路線途經此站,分別為17、27、30、34、51A路線。[4][33]
- 2019年4月30日,3X路線之上客站調整至本站。
設施
- 備有空氣調節的洗手間。
- 澳門電訊電話亭。
- 新福利及澳巴員工休息室。
- 新福利及澳巴路線詢問處。
- 關閘廣場往來地下終點站的扶手電梯3組、升降機2部、公用樓梯5條。
- 保安控制中心。
- 可觸式交通資訊屏。
- 澳門通自動售賣機。
目前車道分佈情況
西側車道 (往離島) |
由地下總站通往地面之扶手電梯 | ||
洗手間、電話亭、通道往工人體育場停車場、新福利員工休息室 | |||
← A 車道 | AP1路線 | 澳門機場 | |
← B 車道 | 25B路線 30路線 34路線 |
橫琴澳方口岸 氹仔中央公園 海洋花園 | |
← C 車道 | 25路線 51A路線 MT4路線 |
路環市區 蝴蝶谷大馬路 氹仔客運碼頭 | |
東側車道 (往澳門) | |||
→ D 車道 | 3路線 3X路線 17路線 17T路線 61路線 |
外港碼頭 亞馬喇前地 白鴿巢 新勝街 媽閣(媽閣交通樞紐) | |
→ E 車道 | 1路線 27路線 |
媽閣(媽閣交通樞紐) 望廈 | |
→ F 車道 | 10路線 | 媽閣 (媽閣交通樞紐) | |
洗手間、電話亭、澳巴員工休息室 | |||
由地面進入地下客運終點站之扶手電梯 |
路線資料
Remove ads
Remove ads
嚴重事故
- 2007年3月31日20:00左右,澳巴18路線一部日野RX4JFKA型號小巴,在關閘總站內失控,車頭猛烈撞向一條柱墩,導致車上11名乘客受傷。因事故傷者人數眾多,澳門消防局要啟動緊急應變機制,派出三輛救護車到場將傷者送院治理;而其中1名女子因受驚過度,在等待送院期間更一度暈倒。肇事巴士車頭損毀嚴重,登車門被撞飛。[42]
- 2008年9月24日,颱風黑格比襲澳,由於受到連場暴雨及海水倒灌影響,關閘總站內出現嚴重水浸,要全面封閉。經連日清理積水、清潔消毒及接駁照明系統等工作後,發現站內通風系統損壞,交通事務局及土地工務運輸局評估後認為通風系統在未完全修復前,為免影響公眾健康,不對外開放,只供巴士作停泊之用。[9]
- 2010年5月22日15:00左右,一輛停泊關閘總站內的旅遊巴士因機件故障冒煙,事件中無人受傷。[43]
- 2013年5月22日,澳門自當天午夜起暴雨連場,氣象局一度發出暴雨警告信號約達九小時,氣象局錄得全澳平均雨量超過兩百毫米,部分地區更達三百毫米雨量,期間澳門多處出現嚴重水浸,本站亦不能倖免。暴雨期間,共有20條往返本站主要路線停止服務,公共運輸受嚴重影響,平日要搭巴士趕上班的市民苦不堪言。直至當天16:00,相關積水才能清理妥,各路線開始恢復行駛。[44]
其他事件
- 2012年11月15日,兩名維澳蓮運司機涉嫌毆打一名乘客,相關片段和帖文被發佈至社交平台,賽發當天是澳門大賽車試車日的上午8時多,一名乘客登上維澳蓮運3A路線巴士詢問車長是否到關閘兩次,但司機不作理會,該名乘客再問被司機以無理和惡劣態度對待,後來該乘客與車長吵架,當巴士到總站後該車長與兩名乘客“大打出手”。維澳蓮運回應指,兩名涉事車長因為涉嫌與兩名乘客打架,被帶返警署調查。維澳蓮運將與兩名司機面談了解事件,但強調無論基於任何理由,都不允許車長與乘客打架,不排除紀律處分涉事司機。相關事件引上網上熱議,更批評維澳蓮運服務非常惡劣。[48]
- 2015年3月9日,一名37歲無業的男性澳門居民於本站一個電話亭縱火,司警正式以縱火罪檢控即場被保安員制服的男子。有人聲稱感電話亭有電波干擾他,於是放火將之燒毀。被捕男子移送氹仔精神病院檢查。[49]
軼事
爭議
- 2010年10月27日,澳門日報頭版刊登關閘總站鬧鼠患,指站內冷氣通風管道與地下污水渠已成老鼠藏身之所,鼠輩橫行,排泄物處處,每日數以千計候車乘客在站內與老鼠“同呼吸”,衛生情況令人憂慮。
- 2021年8月,網上有人報導新福利於關閘總站為巴士入油,引發安全疑慮。交通事務局獲悉後回覆傳媒,稱已向新福利發出警告並嚴正指出禁止在巴士站點進行入油操作,正進一步調查並會按合同跟進處理。[55]
未來發展
- 2022年9月24日,行政長官賀一誠宣佈中央已正式同意澳門可使用涉及內地的一塊土地,將澳門輕軌東線的設計由關閘延伸至青茂口岸,而東線的ES1站預計將由關閘東側海床下方改為更靠近現時關閘邊檢大樓下方,同時將有通道打通或擴建本站,具體詳情將待澳門立法會復會後介紹相關設計方案。[56]
- 2022年10月18日,運輸工務範疇包括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等各個官員列席澳門立法會進一步介紹輕軌東線初步設計,公共建設局局長林煒浩介紹,如日後能成功取得俗稱V形地塊(關閘旅遊巴停泊處東側的中國大陸海面土地),ES1站將會在靠近關閘邊檢大樓旁興建,其中該站的A出入口將會分為A1和A2出入口,當中A2出入口規劃上將透過地下行人隧道方式興建,下穿關閘地下行車道後接駁至本站的東北側,步行距離約40米左右,方便乘客往返輕軌ES1站及本站。[57][58]
- 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會議閉幕,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對廣東省珠海市拱北口岸東南側相關陸地和海域實施管轄的決定[59]。
- 2024年2月上旬,公共建設局表示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對V形地實施管轄決定,已啟動修改ES1站設計工作,在充分利用V形地,深入研究連接至關閘邊檢大樓及地下巴士總站(即本站)[60]。同年2月19日,特區公報刊登行政長官公告,公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對廣東省珠海市拱北口岸東南側相關陸地和海域實施管轄的決定》[61]。有關土地於同年5月31日正式移交給澳門特別行政區管理[62]。
鄰近公共運輸站
- 「關閘廣場」計程車站
- 關閘臨時旅遊巴停車場
備註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