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米尼乌斯龙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米尼乌斯龙(属名:Arminisaurus,意为“阿米尼乌斯的蜥蜴”)是上龙科蛇颈龙类的一个属,[1][2]生存于早侏罗世期间的德国。阿米尼乌斯龙与威斯特伐利亚龙及寒泳龙是仅有的三种普连斯巴奇阶蛇颈龙目分类单元。[1]正模标本兼唯一已知标本是一件破碎骨骼(约40%完整),由一个不完整的下颌骨、牙齿、椎骨及肩带和鳍状肢材料构成。估计这种动物身长3—4米(9.8—13.1英尺)。[3]

Remove ads
发现与命名
正模标本由汉诺威化石收集者洛萨·舒茨(Lothar Schulz)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在约伦贝克(Jöllenbeck)比勒费尔德区今已废弃的博肯霍斯特2号黏土坑(Beukenhorst II)中收集。标本后来被交给业余古生物学家西格弗里德·舒茨(Siegfried Schubert),后者于2015年将其送至比勒费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入藏号:NAMU ES/jl 36052)。[1]

舒氏阿米尼乌斯龙(Arminisaurus schuberti)由斯万·萨克斯(Sven Sachs)与本杰明·基尔(Benjamin Kear)于2017年描述。属名指于公元前9世纪的条顿堡森林战役中击败三支罗马军团的克鲁西部落首领阿米尼乌斯,亦是对标本发现地区的致敬。属名致敬西格弗里德·舒茨对增强对比勒费尔德区域地质情况了解的贡献(包括大量科学文献[4][5])。
Remove ads
分类

一项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舒氏阿米尼乌斯龙是上龙科成员,[1]该科是一个从早侏罗世延续至晚白垩世、有着全球性分布的蛇颈龙演化支。[6]阿米尼乌斯龙是种原始上龙科,以下颌骨、颈椎及肩胛骨上发现的一项特征组合而区别于该演化支其它成员。[1]这些特征为0.5亿年后出现的蛇颈龙类群长锁龙类所共有。
以下分支图遵循萨克斯与基尔2017年的研究,[1]展示了该属与近缘上龙科的演化关系:
| ||||||||||||||||||||||||||||||||||||||||||||||||||||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