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柏樺

臺灣新聞從業人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柏樺今週刊記者,前中央通訊社新聞主播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

事实速览 陳柏樺 Pauline, 基本資料 ...

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學士
  • 中山女中

現任

  • 今周刊記者

經歷

  • 2006年中央社國內新聞中心實習記者[1]
  • 2007年中央社國內新聞中心記者
  • 2009年中央社資訊事業中心助理編輯[2]中央社資訊事業中心網際網路組影音編輯[3]
  • 2010年至2013年5月中央社影音頻道《全球視野》主播、中央社影音中心記者[4]

著作

書籍

  • 呂立; 陳柏樺(採訪撰述). 聽,傷痕在說話:呂立的兒少保護醫療現場紀實,守護受虐兒,重拾家的力量. 台北市: 親子天下. [2022]. ISBN 9786263051980.

論文

獲獎

  • 今周刊賴若函、陳柏樺、陳虹宇共同撰文「體育界的轉型正義 還要等多久?」,獲得第44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公共服務報導獎[5],入選2018年第十七屆卓越新聞獎深度報導獎[6]
  • 今周刊賴若函、陳柏樺、陳虹宇共同撰文「體育界的轉型正義 還要等多久?」[7],獲得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2018年卓越新聞獎之卓越突發新聞獎。[8]
  • 中央通訊社何宏儒、屈享平、洪凰鈞、陳柏樺、蔡明珊、范易沛共同撰文「達米妮之死」[9][10][11][12],獲得2013年第十二屆卓越新聞獎之國際新聞報導獎。[13]
  • 第一屆中央社影音主播徵選 最佳主播獎之社長最佳潛力獎[14][15]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