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青海省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時期省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青海省 (中華民國)
Remove ads

青海省,是中華民國華西地區三省之一。

事实速览 青海省, 國家 ...

省名由來

以其境內有青海湖而得名。1928年国民政府以宁海军统领的青海地方设为青海省(藏語མཚོ་སྔོན་ཞིང་ཆེན་)。

管轄範圍

Thumb
亞新地學社1936年《袖珍中華全圖》的青海省地圖

中華民國青海省管轄範圍,與現今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大致相當,東部界線有所變化,包括今甘肅省瑪曲縣。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全省面積為667236平方公里。

周圍鄰省分別為,東界及東北界甘肅省,西北界新疆省,西南界西藏地方,南界西康省,東南界四川省

人口

以下依據中華民國實業部《中國經濟年鑑》(1934年出版)、內政部統計司編《民國十七年各省市戶口調查統計報告》(1931年出版)、主計處統計局編《中華民國統計提要》(1940年出版)、中華民國年鑑社編《中華民國年鑑》(1952年出版,頁19-21)所提供的人口數據:

更多信息 調查年代, 戶數 ...

隨中華民國政府來臺人數,據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於民國七十九年(1990年)普查外省籍人口按本省籍分的資料,原青海省籍在台人數為719人,佔外省籍269萬4917人口當中的0.03%,排行倒數第二(第一是興安省)。

歷史沿革

辛亥革命後,在青海的清朝地方官自動離職。民國元年(1912年),北洋政府廢青海辦事大臣,改設青海辦事長官。9月,袁世凱任命原西寧府知府廉興為青海辦事長宫,任命馬麒為西寧鎮總兵。民國二年(1913年),廉、馬二人共同主持祭海會盟,宣布清帝退位、民國成立的消息,勸蒙藏頭人聯名致電北洋政府,表示擁護共和。自此青海全境正式歸附中華民國。同年,北洋政府改革清代建制,廢西寧府,保留西寧道西寧縣是道府所在地。馬麒到職後,積極擴軍,組建寧海軍。民國四年(1915年),廉興被查辦,馬麒任甘邊寧海鎮守使兼蒙番宣慰使,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因此,青海地方結束了前清數百年來政令不一的局面,同時為馬氏家族統治青海奠定了牢固的基礎。民國十四年(1925年),馮玉祥國民軍入甘。次年,任馬麒為青海護軍使,馬麒所部軍隊接受國民軍改編。

民國十六年(1927年)撤西寧道,設西寧行政區長官。民國十七年(1928年),馬麒接受國民政府改編。9月17日,南京國民政府令以青海地方建立青海省[1],暫以甘肅省西寧縣為省治。10月20日,又令將甘肅省舊西寧道屬縣西寧、樂都、大通、巴燕戎(化隆)、循化、貴德、湟源等7縣劃入:「甘肅省舊西寧道屬各縣與青海形勢毗連,應即劃入青海省,並定西寧為青海省治[2]。」民國十八年(1929年)1月20日,省政府在西寧成立,孫連仲為首任省主席。民國二十年(1931年)8月,青海省政府咨請明令撤銷青海省土司各職。經國務會議議決,國民政府於8月22日令准。

孫連仲任期不到一年,此後依次由馬麒、馬麟馬步芳任青海省主席或代主席。馬步芳主政青海後,集軍權與政權於一身。表面上服從國民政府,但在其控制的地盤內享有相當大的自主權,可說處於半割據狀態。其寧海軍由初建時的1300餘人,到第一次国共内战時擴增至15萬人,除多次鎮壓藏、哈薩克等少數民族叛亂,還曾派兵在青南和河西圍剿堵截紅軍第二次国共内战末期,馬步芳的寧海軍在隴東戰役固關戰役蘭州戰役中,被彭德懷率領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消滅。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5日,解放軍進入西寧市,結束了馬氏家族在青海省40多年的統治。青海省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中華民國青海省政府也隨之消亡。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縣、市、設治局

青海省初期僅有西寧、樂都、大通、巴燕戎(化隆)、循化、貴德、湟源等7縣級行政區,其後設立多個設治局,部分設治局後來升格為縣。部分設治局未經內政部批准,設立後不久便被取消。此時期先後設立的設治局有河曲、和順、和興、白玉、星川、香德、海東、哈姜、西樂、祁連、興海、通新、南屏等。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省政府又擬設江源、河源、柴達木3設治局,但未能實施。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解放軍進入青海以前,中華民國在青海省共有1市19縣2設治局,境內另有蒙旗29旗。


更多信息 青海省, 行政督察區及盟部 ...
Remove ads

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全省劃為7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月改劃為6區,在離省會西寧較遠的第五、六、七區設置行政督察專署。旋因第七區僅轄同德1縣,無設置專署的必要,被裁撤:

  • 第五區,專署駐都蘭縣,轄都蘭、共和2縣及興海、通新2設治局。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月增領西樂設治局;5月增領海晏設治局;10月增領香德設治局;同年,海晏、興海改制縣。
  • 第六區,專署駐嚢謙縣,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遷駐玉樹縣,轄嚢謙、玉樹、稱多3縣。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月增領和興、和順2設治局。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仍設第五、第六區行政督察專署:

  • 第五區,專署駐都蘭縣,轄都蘭、共和、興海、海晏4縣及通新、西樂、香德3設治局。
  • 第六區,專署駐玉樹縣,轄玉樹、嚢謙、稱多3縣及和興、和順2設治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月,改第五、第六區為第一、第二區,另置第三區:

  • 第一區,專署駐都蘭縣,轄都蘭、共和、興海、海晏4縣及通新、西樂、香德3設治局。
  • 第二區,專署駐玉樹縣,轄玉樹、嚢謙、稱多3縣。
  • 第三區,專署駐同德縣,轄同德縣及和興、和順2設治局。

抗戰勝利後,廢第一及第三區,改第二區為第一區,西寧市及湟中等16縣和祁連、星川2設治局直屬於省政府。行政院於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核准備案:

  • 第一區,專署駐玉樹縣,轄玉樹、嚢謙、稱多3縣。
Remove ads

行政區劃年表

更多信息 西元, 民國紀元 ...
Remove ads

政府體制

省會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2月以前位於西寧縣,之後從西寧縣城析置西寧市,省會改於此處。

省行政機構

歷任青海省軍政長官、省政府主席

青海省政府主席
  • 孫連仲(1928年9月17日 - 1931年1月)
  • 馬麒(1931年1月 - 1931年8月,馬麟代理省主席)
  • 馬麟(1933年 - 1936年10月27日,馬步芳代理省主席)
  • 馬步芳(1937年 - 1949年)

参考文献

備註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