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靜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静琬(—639年),又名釋智苑代至唐朝初年幽州僧人[1]

生平

静琬遇到過北周之滅佛運動,所以唯恐再度遇到滅佛而使佛法滅失,所以发愿刻一切佛经于石板上,若遇到佛法又遭劫難,還有一部石板的經書得以留存[1]

所以和他的弟子玄導等人,從隋朝開始在石碑上刻經,並建立道場,這個舉動並得到隋煬帝皇后萧氏及其弟蕭瑀的贊助。所建道場即今房山雲居寺

隋朝滅亡後,至唐貞觀十三年(639年),所造石經已滿七室,刻完《涅槃經》。且靜琬於當年圓寂,此後這個刻石佛經的巨大事業,則由靜琬之弟子接續其志,並得到歷代僧人繼續傳承,經歷宋、遼、金,元,到明朝末年而止。這就是佛教歷史著名的《房山石經[1]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