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颱風格美 (2006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颱風凱米[註 1](英語:Typhoon Kaemi,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Glenda,國際編號:0605,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5W)是2006年太平洋颱風季的第5個被命名的風暴。「凱米」(개미)一名由韓國提供,意思是螞蟻[2][3]。
Remove ads
形成歷程及路徑
在7月18日,一熱帶低氣壓於關島之東南形成。7月19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格美。7月20日,日本氣象廳將格美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不過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已經在同日將它升格為颱風,日本氣象廳則在7月21日才將它升格為颱風。
7月24日晚上11時45分,在台灣台東縣成功鎮登陸。7月25日凌晨4時05分由嘉義縣東石鄉附近出海,[4]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並在中國福建漳州市龍海區隆教畲族鄉登陸。在7月26日減弱為熱帶低氣壓並消散。
影響
台灣各地普遍出現7級以上之強陣風,位在暴風圈邊緣的台北測得了10級陣風長達3小時。較大降雨量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山區以及東部迎風面的山區,其中以屏東縣尾寮山雨量站紀錄567mm最多。[5]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注释
參考來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