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教育大學

香港的大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教育大學
Remove ads

香港教育大學(英語: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EdUHK),簡稱教大,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的法定公立大學及師範大學

事实速览 香港教育大學, 创办时间 ...
事实速览 繁体字, 简化字 ...
Thumb
香港教育大學校徽
Thumb
香港教育大學,蒙民偉圖書館及中央廣場

2025年,香港教育大學首次參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即躋身全球前10%,位列第195位。[7][8][9]QS教育學科全球第12位。USNEWS教育類學科全球第3名[10]

近年畢業生薪資或因少子化持續大幅下降,列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之後。[11][12][13]

其歷史可追溯自同期清朝中葉1853年聖保羅書院首個正規在職教師培訓課程[1]。由香港五家師範合併[14][15][16]組成香港教育學院[14]

其後⼜因應港府升格了不少學院。[17][18][19][20][21][22]教院依舊叫學院有可能被誤認為比⼤學低⼀級,影響⼈才報讀。窒礙香港教育。故後又改名大學[23]

前中大校長李國章上任教育統籌局局長時,曾希望教院併入中大,成為亞洲超一流的超級大學,不惜以行政手段打壓,甚至削減資源[24]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聖保羅書院1851-1864施美夫主教

其可追溯自同期清朝中葉1853年,教育委員會主席施美夫首個正規教師培訓課程,開創香港教育的先河。[25][1]故此教大可被視為香港最早的專上培訓院校,及香港現代教育的先驅。[1]

隨着世界教育趨勢,需求不斷增加,香港亦相繼成立官立師範學堂[26]香港實業專科學院官立男子漢文師範學堂[27]、官立女子漢文師範學堂、大埔官立漢文師範學校[28]、鄉村師範專科學校[29]、香港師資學院、官立鄉村師範學校[30]羅富國師範學院(羅師)、葛量洪師範學院(葛師)、柏立基師範學院(柏師)、香港工商師範學院(工商院)和語文教育學院(語教院)等等培訓教師的學院。

為整合資源,1992年6月,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五號報告書建議當時所有師訓學院合併[31][32][33]。次年,政府批出原嶺南大學的大埔露輝路山地選址供「香港教育學院」建立永久校舍;嶺南大學則改選原香港科技大學的屯門虎地建立永久校舍。

1993年2月14日,臨時校董會成立,與教育統籌司於交易廣場二座38樓合署辦公籌建。次年3月,政府頒布《香港教育學院條例》並於同年4月25日生效成立香港教育學院(簡稱:教院;英語: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縮寫 HKIEd[34],總辦事處設於香港島銅鑼灣新寧大廈9-11樓,另設10間分校,主要提供教育文憑課程及在職教師培訓課程。

1994年9月1日,教育署延續教育部移交所有教育學院。自此教育署不再兼營任何專上院校。次年,1995年9月1日起,前身五所教育學院(分校)院長權力一併收歸學院,結束書院聯邦制一年過渡期;原教育署職員轉職面試,部分同日由教院聘用。

1996年,加入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院校。

2016年1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改名[35],2月19日《2016年香港教育學院(修訂)條例草案》刊憲,提交立會三讀到5月27日生效。[36][37]

Remove ads

組織機構

校董會

根據香港行政長官校監必然制,香港教育大學的校監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根據《香港教育大學條例》[38],校董會為學院的管治核心。

校董會學生成員席位通常由學生代表,即香港教育大學學生會會長出任。然⽽2022年1⽉20⽇起校⽅ 拒認學⽣會,所以5⽉26⽇開始改由校⽅直接委任。

歷任校長

1994年4月25日至2016年5月26日為香港教育學院。

更多信息 任, 肖像 ...

學院與課程

香港教育大學設有3個學院(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人文學院),轄下共16個學系(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健康與體育學系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科學與環境學系社會科學系課程與教學學系幼兒教育學系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國際教育與終身學習學系心理學系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中國語言學系英語教育學系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文學及文化學系),提供不同本科課程,也為教師提供兼讀制進修課程;而研究生院則統籌博士碩士課程,如哲學博士教育博士等。修讀教育學士或教育文憑的學生需通過兩次教學實習,而所有教學實習則由「院校協作與學校體驗事務處」負責統籌。此外,學院並設多個校級研究與發展中心,追求卓越的研究和合作項目,並積極參與社會。

更多信息 學術學院, 專業學院、學系 ...
Remove ads

設施

大埔校園

Thumb
香港教育大學大埔校園入口
Thumb
教學大樓南翼(背景為羅富國堂宿舍)
Thumb
位於白石角香港教育大學運動中心

位於香港新界東大埔露屏路10號,佔地12.5公頃,由巴馬丹拿(P&T Group)設計,瑞安建業(A至D座)、日本青木建設(E座文康中心及聚學樓)及均利建築(宿舍)承建,於1996年5月28日由港督彭定康主持奠基,並於1998年2月26日由行政長官董建華揭幕啟用。校園由行政大樓、教學大樓、文康及運動綜合大樓、學生宿舍及戶外體育設施組成。[41][42][43]

2020年1月起,校方進行出入管制措施,未明確何時重開校園。[44]

曹貴子基金會大樓(A座)

校園行政中心,設有接待處、保安中心、多個行政部門、學生活動場地及保健中心等。[41][42][43]

中央大樓(C座)

中央大樓和兩翼教學大樓直綫連接,形成主體建築。地表層走廊直行,可見蒙民偉圖書館地表入口;平台層則有彥膳坊(飯堂)、東亞銀行香港教育大學分行、學生會室,飯堂外的中央廣場,亦為學生活動的主要地點,如舞蹈學會等;地底層則有資訊科技中心、演講廳及學生活動室等設施。[41][42][43]

教學大樓(B座)及(D座)

由多座建築連接而成(近校園出入口的南翼為B1至B4座,於中央大樓另一端的北翼為D1至D4座)。教學大樓內設有演講廳、課室、實驗室、專業製作室、工作室、資源中心及電腦室等教學設施,同時亦設有各學系及研究中心之辦公室。[41][42][43]

文康運動綜合大樓(E座)

供所有學生使用的教學暨活動設施,室外部分設有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及游泳池,室內則設有張海源運動場、游泳池、壁球室、健身室及體操房等設施。此外亦設有會議中心等其他設施。[41][42][43]

新教學大樓

配備「教育未來」的科技應用,以推動STEM及人工智能教育等領域的發展,包括一個可容納400人的多功能大演講廳、10間教室及2個虛擬教室等設施,預計於二零二五/二六年度落成[45][46]

學生及教職員宿舍

教大設有3座傳統宿舍,分別繼承羅富國教育學院葛量洪教育學院柏立基教育學院,名為羅富國堂(附職工宿舍)、葛量洪堂、柏立基堂,樓高11層。[41][42][43]除公共空間層外,每層設有多個2人或3人單位、茶水間、浴廁等共用設施。公共空間層設有活動室、洗衣房、電腦室、小賣部、音樂室等設施。

教大亦設有1座賽馬會學生宿舍(Jockey Club Student Quarters)家庭式設計,有多個9人及12人單位,各單位內設獨立浴廁及廚房。原為高級教職員宿舍,興建期間因教資會房屋津貼政策改變,改作學生宿舍,極高層單位仍作教職員宿舍。教大亦會為高級教職員及其他駐校員工提供宿舍。

賽馬會小學

大埔校園的示範學校,8層校舍依山而建,附中央庭園及梯階式花園[41][42][43]劉秀成設計,獲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2002年全年建築大獎」。

幼兒發展中心

附屬於幼兒教育學院,由「香港匯豐銀行慈善基金」捐助785萬港元興建,以自負盈虧及非牟利的形式獨立運作。總部於賽馬會學生宿舍底層。[41][42][43]

香港教育博物館

位於大埔校園教學大樓北翼D1座平台層的博物館[41][42][43]由教大圖書館及教大社會科學系協辦。於2009年5月15日成立,主要介紹香港教育歷史及發展,展覽主題包括教育之地位及教育對社會的貢獻,以及香港師訓發展等等。博物館於每日早上10時至下午5時向公眾開放,公眾假期休息[47]

校內診所

位於曹貴子基金會大樓。[41][42][43]2025年,門診學生20港幣;複雜傷口、手術100港幣;婦科檢查475港幣。[48]

膳食服務[41][42][43]
  • 飯堂:B4座至C座平台
  • 咖啡廳:C座LP層「學習共用空間」
  • 悠然雅座:B4座地面
  • 小食亭:B4座地面
  • 燒烤場:柏立基堂北
  • 便利店:C座平台
Remove ads

運動中心

Thumb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足球場

位於香港新界東大埔白石角優景里,毗連大埔39區香港中文大學拓展用地及天賦海灣,佔地約5.3公頃,由中國建築國際承建,設有可容納1,200名觀眾的有蓋看台、四百米全天候跑道、天然草足球場(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足球場)、可作足球場曲棍球場之人造草場、5個網球場緩跑徑健身室、其他康體活動設施及停車場[41][42][43]

特首林鄭月娥2021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宣佈為改善白石角和科學園一帶公共交通接駁,會邀請港鐵以此研究東鐵線白石角站,運動中心重置到本部附近[49],達至附近工作或居住的港鐵乘客及大學雙贏

市區分校

現時共另設有兩間市區分校,正式名稱為「教學中心」,分別位於新界東將軍澳港島北角[41][42][43]

香港教育大學市區分校最初設於原葛量洪教育學院校址內、後來先後遷往西九龍大角咀深旺道3號嘉運大廈及浪澄灣,2011年8月起遷至將軍澳敬賢里1號、原坑口中心成杏芳紀念小學的校舍[50],並易名為「將軍澳教學中心」。設有課室、電腦室、多媒體室、多用途室、藝術室、音樂室、會議室及演講室等。亦設有市區分校校務處、圖書館、資訊科技服務處及香港教育學院持續專業教育學院(SCPE)。2023年,再於北角長康街19號北角衞理小學舊址設立「北角教學中心」,設有12個備有多媒體設施的課室、行政會議室、可容納百多人的演講廳、學習共享空間,以及1間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室,作為推廣普及人工智能的基地及為現職教師及相關人士提供培訓課程。2023年9月27日,北角教學中心正式啟用[51][52]


校友

學生組織

從2022年開始,學生組織必須每年向大學申請。

目前存在的學生組織(2024年6月19日):[53][54]

  • 羅富國堂宿生會
  • 葛量洪堂宿生會
  • 柏立基堂宿生會
  • 賽馬會學生宿生會
  • 動物學會
  • 動漫學會
  • 中國舞蹈藝術義工團
  • 內地學生學者聯誼會
  • 基督徒團契
  • 舞蹈學會
  • 辯論學會
  • 甜品學會
  • 劇社
  • 環保學會
  • 電子競技學會
  • 足球文化學會
  • 遊戲學會
  • 園藝學會
  • 美食學會
  • 塗鴉學會
  • 健體學會
  • 香港文化學會
  • 日本文化學會
  • Korean Culture Society
  • 劇本推理遊戲學會
  • 普通話演講及辯論協會
  • 攝影學會
  • 解謎學會
  • 養生學會
  • 機械人學會
  • 魔力橋學會
  • 社會服務團
  • 運動攀登學會
  • 遊學學會
  • 塔羅學會
  • 茶藝學會

大專體育協會項目隊伍:[55]

  • 田徑
  • 羽毛球
  • 籃球
  • 越野
  • 龍舟
  • 劍擊
  • 手球
  • 空手道
  • 足球
  • 壁球
  • 游泳
  • 乒乓球
  • 跆拳道
  • 欖球
  • 網球
  • 排球
  • 水球
  • 木球

非大專體育協會項目隊伍:[55]

  • 射箭
  • 合球
  • 投球
  • 賽艇
  • 壘球
  • 巧固球
  • 非撞式欖球
  • 武術
Remove ads

事件

中大超級大學

前中大校長李國章上任教育統籌局局長後,希望教院併入中大,成為亞洲超一流的超級大學;不惜以行政手段打壓,甚至削減資源。[24]慫恿其優秀員⼯離開。[24]⼜要求辭退批評教育改革的職員[24][56]威嚇及⼲預內部運作。[24]

副校表示在2004年1月,李局長曾致電校長,要求教院主動渴求併入中大,不然「會放手讓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太隨意削減教院的學生名額。[57]

跳樓冒犯標語

2017年9月7日,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的兒子潘匡仁跳樓後,民主牆同日出現冒犯標語。[58]

隨後,2名貼標語的學⽣被嚴正處理,但沒有公開懲處細節,相信有關紀錄會對兩名涉事學⽣將來升學或⼯作有⼀定影響[59],相反張貼有相同標語的香港城市大學則沒有作出後續處理。

學術重複發表

2018年1⽉,教授江紹祥及助理教授宋燕捷,或在學術期刊重複發表,出版社即時撤回[60]

香港⼤學同期也發⽣陳德儀副教授一稿兩投,但港⼤僅補上勘誤聲明了事[61]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