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立法會議員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立法會議員列表
Remove ads

香港立法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機關。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立法會由選舉產生,除第一屆任期為兩年外,每屆任期四年(2000年10月1日),2016年為五年任期(至2021年12月31日止)[1],而第六屆則在中國人大常委會決定下額外運作一年,第七屆新會期於2022年1月1日起。以下列出所有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的人士[2]。 以下的歷史紀錄包括任期1997年1月25日至1998年6月30日設立的臨時立法會和1998年7月1日後設立的香港立法會至2000年6月30日止,不包括過往英治香港時期的立法局至1997年回歸祖國後為止。

Thumb
香港立法會綜合大樓

立法會主席

根據《基本法》,立法會主席由立法會議員互選產生。立法會主席須由年滿四十周歲,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滿二十年並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1] 現任(第七屆)立法會主席為梁君彥。

更多信息 姓名, 生卒 ...


Remove ads

立法會代理主席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事規則》,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為立法會代理主席,由內務委員會委員(2022年前由立法會主席以外全體議員擔任)於每年度互選產生。[3] 但事實上,該位一直都是在各黨派協調後不經投票自動當選。除了因為立法會換屆而缺位數天外,劉健儀自2003年10月8日至2012年9月30日一直擔任此位,是立法會現時任期最長的代理主席。2015年前,建制派及泛民主派曾作出協議,由建制派議員出任內委會主席及立會代主席,而泛民主派議員則出任內委會副主席。現任代理主席為李慧琼

更多信息 姓名, 生卒 ...
Remove ads

立法會議員

根據《基本法》,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由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組成。但非中國籍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和在外國有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也可以當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其所佔比例不得超過立法會全體議員的百分之二十。[1]

以下列出所有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包括臨時立法會議員)的人士,次序按首次擔任議員的日期排列;同日首次擔任議員者,按宣誓次序排列。臨時立法會議員的次序,則按姓名筆劃排列。[4] 因任何原因以致任期不完整者以斜體顯示,並於備註說明之。從臨時直至現屆(第七屆),共有238人曾就任立法會議員。臨時立法會和首四屆立法會有60名議員,第五屆和第六屆立法會增至70名,第七屆立法會開始增至90名。現任議員姓名以粗體標示。

於臨時立法會首次進入立法會的議員

臨時立法會任期為1997年1月25日至1998年6月30日,共有61名首次當選的議員,當中1名(蔡素玉)是由補選產生。這61位議員當中,有兩位是現任議員。

更多信息 議員, 生卒 ...
Remove ads

於第一屆首次進入立法會的議員

第一屆立法會任期為1998年7月1日至2000年6月30日,共有27名首次當選的議員,當中1名(馮志堅)是由補選產生。所有議員均已經離任。最後離任兩位是涂謹申梁耀忠,兩人均是連續當選六屆立法會的議員,並於2020年11月12日遞交辭職信,並於12月1日起生效。

因選舉期的關係,首屆立法會於2000年6月30日解散後,第二屆立法會於2000年10月1日方正式成立,但仍視為連續任期。

更多信息 議員, 生卒 ...
Remove ads

於第二屆首次進入立法會的議員

第二屆立法會任期為2000年10月1日至2004年9月30日,共有10名首次當選的議員,當中1名(余若薇)是由補選產生。這10位議員當中,有1位是現任議員。

更多信息 議員, 生卒 ...
Remove ads

於第三屆首次進入立法會的議員

第三屆立法會任期為2004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共有20名首次當選的議員,當中1名(陳方安生)是由補選產生。這20位議員當中,有兩位是現任議員。

更多信息 議員, 生卒 ...
Remove ads

於第四屆首次進入立法會的議員

第四屆立法會任期為2008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共有17位首次當選的議員。這17位議員當中,有6位是現任議員。

更多信息 議員, 生卒 ...
Remove ads

於第五屆首次進入立法會的議員

第五屆立法會任期為2012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共有29位首次當選的議員,當中1名(楊岳橋)是由補選產生,這29位議員當中,有10位是現任議員。

更多信息 議員, 生卒 ...
Remove ads

於第六屆首次進入立法會的議員

第六屆立法會任期為2016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29位首次當選議員,當中3名(區諾軒鄭泳舜陳凱欣)是由補選產生,有11位為現任議員。

更多信息 議員, 生卒 ...
Remove ads

於第七屆首次進入立法會的議員

第七屆立法會任期為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共有60位首次當選議員,當中4名(何敬康、尚海龍、陳永光、黃錦輝)是由補選產生,有57位為現任議員。

更多信息 議員, 生卒 ...

立法會議席更替

香港島

更多信息 立法會任期(屆), 議席 ...


香港島西

更多信息 立法會任期(屆), 議席 ...

香港島東

更多信息 立法會任期(屆), 議席 ...

九龍西

更多信息 立法會任期(屆), 議席 ...

九龍東

更多信息 立法會任期(屆), 議席 ...

九龍中

更多信息 立法會任期(屆), 議席 ...

新界西

更多信息 立法會任期(屆), 議席 ...

新界東

更多信息 立法會任期(屆), 議席 ...

新界北

更多信息 立法會任期(屆), 議席 ...

新界東北

更多信息 立法會任期(屆), 議席 ...

新界東南

更多信息 立法會任期(屆), 議席 ...

新界西北

更多信息 立法會任期(屆), 議席 ...

新界西南

更多信息 立法會任期(屆), 議席 ...

區議會(第二)

更多信息 立法會任期(屆), 議席 ...

傳統功能組別(工商金融)

傳統功能組別(專業界別)

更多信息 立法會任期(屆), 教育界 ...

傳統功能組別(社會服務)

更多信息 立法會任期(屆), 鄉議局 ...

統計

人數及性別分佈

以下列出自臨時立法會以來,現任或前任不同類別議席的總人數及性別分佈。由於一人可能同時或不同時擁有超過一種身份,故此不同身份的統計數字並不能相加。 (臨時立法會所有議員,均為選舉委員會所產生,只計算於第一屆立法會或以後,從未擔任過立法會議員的人數)

更多信息 議席, 現任或前任該類議席的總人數 ...

紀錄

第七屆立法會議員的職權截至2025年12月31日才結束。立法會八屆共29年的任期中(由臨時立法會開始計算),沒有一名議員歷經八次立法會選舉並當選。

連續任期最長總任期最長由第二屆任期開始,直到第七屆立法會為止,歷經六次立法會選舉並當選的議員有1人:張宇人,在任日期為2000年10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同一界別任期最長由第一屆任期開始,直到第六屆立法會為止,或由第二屆任期開始,直到第七屆立法會為止,歷經六次立法會選舉並當選的議員有1人,包括:飲食界功能界別的張宇人

由第一屆立法會任期開始,所有議員連續任期直到第六屆立法會為止,以下兩位人士為立法會開始任期最長(由第一屆立法會開始)的議員(均未能完成整個第六屆任期,在任日期為1998年7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涂謹申梁耀忠

臨時立法會是第一屆立法會前,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由該段任期開始,所有議員連續任期直到第五屆立法會為止,以下4人士為立法會開始任期最長(由臨時立法會開始)的議員(全數議員不參與第六屆立法會選舉):陳鑑林曾鈺成劉皇發譚耀宗

連同回歸前立法局任期計算,以下1人士為史上連續任期最長總任期最長的議員(由1985年立法局間接選舉至第五屆立法會選舉,經歷十次立法會/立法局選舉均成功當選,亦任臨時立法會議員):劉皇發

歷任立法會議員之中,連續任期最短總任期最短梁頌恆羅冠聰劉小麗姚松炎游蕙禎,因宣誓違反基本法104條,以致被法庭裁定宣誓無效而取消資格,並宣布於2016年10月12日起其議席已懸空,任期由2016年10月1日至2016年10月12日,只有12天。[54]

立法會史上最年輕的議員是羅冠聰,於2016年以23歲之齡首次當選。最年輕的女議員則是游蕙禎,於2016年以25歲之齡首次當選,但此兩項紀錄均只有12日,兩人均被取消資格。

連同回歸前立法局任期計算,立法會史上能夠完成整個任期的最年輕的議員是涂謹申,於1991年以28歲之齡首次當選。最年輕的女議員則是李慧琼,於2008年以34歲之齡首次當選。

立法會史上離任時(或在任)最年長的議員是1936年出生的劉皇發,為鄉議局功能界別議員,於2016年任期屆滿時為79歲。

歷任立法會議員之中,最早逝的是馬力邵家臻,兩人皆終年55歲及死於癌症,而馬力於2007年任期內病逝亦是唯一在任期內逝世的議員。

歷任立法會議員之中,最長壽的是陳榮燦,1935年7月7日出生。

自從首屆立法會採用比例代表制以來,於2016年(第六屆)首次出現所有當選者都是女性的九龍西地區直選選區,此項紀錄只到2018年3月11日補選為止。

自動當選界別及議員

當某界別的候選人數目少於或等於該界別的總議席數目,候選人便會無需經過投票而自動當選。在立法會至今8次一般選舉及7次補選之中,只有功能界別選舉出現自動當選,涉及21個界別,一共42人,73人次(包括一次發生在1998年的金融服務界功能界別補選):

更多信息 功能界別名稱, 屆 ...
^ 注解*:當中一次/一人次發生在1998年金融服務界功能界別補選,自動當選者為馮志堅。該議席原屬於詹培忠,而詹培忠在1998年立法會選舉之中是在有競逐的情況下勝出的。
^ 注解#:飲食界和區議會功能界別於第二屆立法會才開始設立。
^ 注解%:區議會功能界別於第五屆立法會開始改稱為區議會(第一)功能界別,於第七屆立法會開始取消議席。
^ 注解^:在2008年漁農界功能界別選舉,黃容根是因對手提名無效而自動當選。

歷任立法會議員之中,自動當選次數最多的議員為黃宜弘石禮謙劉皇發梁君彥黃定光黃宜弘由第一屆至第四屆均循商界(第二)功能界別自動當選,劉皇發則在第一、二、四、五屆循鄉議局功能界別自動當選,石禮謙在第三屆至第六屆均循地產及建造界功能界別自動當選,梁君彥在第三屆至第六屆均循工業界(第一)功能界別自動當選,黃定光在第三屆至第六屆均循進出口界功能界別自動當選。

第一屆至第六屆立法會之中,商界(第二)、鄉議局及進出口界別未曾經歷投票,臨時立法會及第七屆立法會均沒有自動當選情況。

轉換界別

歷史上有54名議員曾成功轉換不同功能界別/地方選區的議員(包括由臨時立法會所產生的轉換,臨時立法會全屬於選舉委員會界別),其中1人(劉皇發)曾三次成功轉換選區或界別。按首次當選之後轉換界別時間次序表列如下(如轉換界別屬重返議會,轉換界別時間次序則優先):

更多信息 議員, 轉換前當選界別/選區 ...

離任原因

歷史上有165名前任立法會議員(包括臨時立法會議員),他們最後的離任原因包括:

  • 任期屆滿後沒有角逐連任:66人
  • 任期屆滿後已報名角逐連任,但最終退選:1人(詹培忠)
  • 任期屆滿後角逐連任失敗:55人;當中:
    • 於同一選區/界別角逐連任失敗:34人
    • 地方選區議員轉往另一地方選區角逐連任失敗:1人(余若薇)
    • 地方選區議員轉往功能界別角逐連任失敗:2人(劉江華、王國興)
    • 功能界別議員轉往地方選區角逐連任失敗:7人(丁午壽、何俊仁、張文光、劉健儀、馮檢基、葉偉明、潘佩璆)
    • 功能界別議員轉往另一功能界別角逐連任失敗:1人(林偉強)
    • 選舉委員會/推選委員會界別議員轉往地方選區角逐連任失敗:3人(李鵬飛、張漢忠、廖成利)
    • 選舉委員會/推選委員會界別議員轉往功能界別角逐連任失敗:6人(王紹爾、倪少傑、袁武、莫應帆、陳財喜、顏錦全)
  • 任期內自行辭退:29人
  • 任期屆滿後角逐連任成功,但放棄議席:1人(程介南)
  • 任期內逝世:1人(馬力)
  • 宣誓無效被取消資格:6人(梁頌恆、游蕙禎、梁國雄、劉小麗、羅冠聰、姚松炎)
  • 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而被特區政府取消資格:5人(楊岳橋、郭榮鏗、郭家麒、梁繼昌、鄭松泰)
  • 當選無效:2人(區諾軒、范國威)

非正常離職及補選

歷史上共有47名議員於正常任期結束前離職(包括臨時立法會議員,其中2人(梁國雄、陳淑莊)曾兩次於正常任期結束前離職),另有1名當選人放棄議席,17名議員曾以補選方式當選(當中一名為自動當選),按失去議席的時間次序表列如下:

更多信息 屆, 涉及組別 ...

除了馮志堅是自動當選以外,其餘補選當選者都是經過有競逐的選舉當選。

重返立法會

歷史上有25名議員由於不同原因而失去立法會議席後,在其後的選舉再次當選;其中三人(馬逢國、葉國謙及陳淑莊)曾先後兩次失去議席後再重返議會。按首次重返議會時間及失去議席時間排序表列如下:

更多信息 議員, 原有議席 ...

中斷時間最長者為黃英豪,兩次任期之間相距23.5年。(若加上立法局時期則為狄志遠,兩次任期之間相距26.5年。)

中斷時間最短者為鄧兆棠,兩次任期之間相距52天。

解除議員職務議案

根據《基本法》第七十九條,如有議員在香港以內或以外被判犯有刑事罪行並判處監禁一個月以上,或有行為不檢或違反誓言的情況,經立法會出席會議的議員三分之二通過,便會由主席宣告其喪失議員的資格。歷史上該類議案只有涉及詹培忠入獄的一次獲通過,而2018年涉及何君堯的一次則因「不得就譴責議案再採取任何行動」的動議獲通過而不被跟進。

更多信息 屆, 涉及議員 ...

^ 注解@:主席按慣例不參與表決,但仍計算為出席議員之一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及附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