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舞台劇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舞台劇獎(英語:Hong Kong Drama Awards)是香港舞台劇界的主要年度獎項,創辦於1992年,為香港舞台劇界年度盛事,由香港戲劇協會主辦,香港電台亦協辦直至第三十一屆。每年四月舉行一次,主要總結香港劇壇每年成績,以表揚優異表現的戲劇工作者,鼓勵香港戲劇界製作更多精彩作品,從而提升戲劇藝術水平[1]。
![]() |
Remove ads
參選及評審
參選
要符合參選舞台劇獎的資格,參選者必須為有效「香港居民身分證」持有人;演出單位必須為本地註冊團體。至少連續有三場演出作公開售票,總座位數量合共多於六百席,以粵語或普通話「足本」演出,演出場地必須為合法演出場地,並於正式演出4個星期前向劇協報名[2]。
評審
評審甄選委員會選出最少由六十人組成的評審團作初步提名選拔[3],之後與劇協團體會員一同投票,每名評審團團員的一票,價值相等於兩名劇協團體會員的選票。執業會計師點算投票結果,如發現同票,會作第二輪投票,最終結果會在頒獎禮當日即場揭曉[4]。
頒獎典禮
舉辦地點
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場地初期由於資金不充裕,舉辦經費有限,以及參與人數較少,規模較細,首兩屆頒獎禮於中式酒樓舉行,其後兩屆則在酒店舉辦,並沒有固定舉辦的場地。及後在第五屆開始,香港電台協辦及與當年的香港市政局達成合作協議後,多屆頒獎禮以香港大會堂音樂廳為舉辦場地,其他地方如香港文化中心、香港演藝學院及香港理工大學亦有舉行過頒獎禮,在2022年及2023年則於葵青劇院舉行。在2024年,由於藝術發展局停止資助第三十二屆頒獎禮,另一方面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亦拒絕其場地租用申請,第三十二屆及第三十三屆頒獎禮選址在灣仔一間海景餐廳舉行[5]。
司儀
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最初頭四屆是在酒樓及酒店舉行,場地較細亦屬於同業聯誼,由香港戲劇協會輪流擔任司儀,自第五屆開始,香港戲劇協會與香港電台合辦頒獎禮,典禮才出現正式的司儀。擔任香港舞台劇獎男司儀一職最多的是梁榮忠及王耀祖,而女司儀最多則是杜雯惠及劉雅麗。
獎座
香港舞台劇獎獎座主要設計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第一屆至第十二屆)的獎座設計基本以多邊形作主軸設計,當中每一屆的設計略有分別,材料主要為亞加力膠;第二階段(第十三屆至第十五屆)的獎座則主要是以沉重的實木作為基底,再配上膠片及金屬片;第三階段由第十六屆頒獎禮開始,獎座的設計為三角錐體形狀,整個以金屬作為材料,沿用至今[6]。
頒獎嘉賓
由於香港舞台劇獎頒獎典禮為香港舞台劇界年度盛事,歷屆都匯聚各地劇界同業的重視,頒獎典禮主辨方隆而重之,都會邀請不同的社會名流及知名人士擔任頒獎嘉賓,例如有黃德斌、馮寶寶、劉兆銘、米雪、梁朝偉、梁舜燕、張家輝、廖啟智、葉童、阮德鏘、商天娥、張衛健、鄧萃雯、黎耀祥、張可頤、林保怡、鮑起靜、劉青雲、陳松伶、秦沛、陳玉蓮、黃日華、梁嘉琪、許冠文、金燕玲、譚偉權、李麗珍、王書麒、唐寧、張繼聰、胡杏兒、張國強、原子鏸、鄭佩佩、薜家燕、曾江、焦姣、李香琴、胡楓、羅蘭、邵音音、黃貫中、楊千嬅、張敬軒、關心妍、李克勤、梁詠琪、藍奕邦、莫文蔚、雷頌德、黃宇詩、黃霑、汪明荃、鄭少秋、杜琪峯、李力持、何爵天、張婉婷、羅啟銳、谷德昭、徐小明、張艾嘉、陳有后、潘迪華、吳回、盧宜均、何文匯、劉天蘭、馬榮成、黃英琦、馬逢國、霍震霆、司徙頌欣、李筱怡、馮貽柏、何宗慈、區永東、樂易玲、黃百鳴、蔡玉儀、尊子、陶傑及王貽興等等,嘉賓之多不能盡錄。
Remove ads
表演環節
歷屆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晚會當中,亦會有加插表演環節。各式各樣的表演環節例如演出相關的舞台劇的選段、不同大小的團體演奏、世界各式的舞蹈演出、合唱團及歌星獻唱金曲,以及單人或多人穿插式站立喜劇演出,都增加頒獎禮的可觀性及娛樂性。由於種種因素例如場地或資金等等所限,並非每屆頒獎禮都有表演環節,但是每次的表演環節卻另人回味,例如: 指揮家石信之帶領職業訓練局管弦樂團演奏、澳門純音雅詠合唱團獻唱、香港舞蹈團舞蹈、以及香港演藝學院各學院畢業生專為頒獎禮而設計的演出等。
歷屆頒獎典禮資料
Remove ads
獎項
香港舞台劇獎發展至今共設26個常設獎項,另外亦有非常設獎項,名為推薦獎,由香港戲劇協會幹事會視乎需要頒發。
常設獎項
|
|
|
非常設獎項
已取消獎項
主要獎項獲獎名單
整體/ 導演/ 劇本/ 男女主角
註:人名後括號內的數字,表示該得獎者在香港舞台劇獎獲得同一獎項的累積次數(2次或以上標註)
男女配角/ 幕後製作
註:人名後括號內的數字,表示該得獎者在香港舞台劇獎獲得同一獎項的累積次數(2次或以上標註)
原創音樂/ 填詞/ 音響設計
註:人名後括號內的數字,表示該得獎者在香港舞台劇獎獲得同一獎項的累積次數(2次或以上標註)
音樂劇
註:人名後括號內的數字,表示該得獎者在香港舞台劇獎獲得同一獎項的累積次數(2次或以上標註)
年度優秀製作
歷屆提名及獲獎最多舞台劇
歷屆提名最多人物
註:20次或以上提名標註
歷屆提名最多及勝出率最高人物
同一屆同一獎項提名達三次或以上的人物
爭議
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歷屆得以圓滿順利舉行,皆因一直獲得藝術發展局(藝發局)的資助,以及獲得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借出場地來舉辦。而在2023年12月8日香港戲劇協會(劇協)收到藝發局的來信,內容是指第31屆所舉辦的頒獎禮,已對藝發局聲譽造成損害,所以之後的頒獎禮並不獲藝發局的資助,同時間劇協亦收到康文署的知會,指未能為來屆頒獎禮提供或贊助場地。劇協對於停止資助感到憤慨不平,去信藝發局要求該局指明上屆頒獎禮中損害該局聲譽或造成不利影響的環節,並在2024年1月17日在社交媒體發表聲明[32]。
藝發局在1月18日及1月19日回應事件,表示收到不少的意見,指出頒獎禮有不妥之處,包括邀請過度引起公眾及媒體注意及製造社會話題的嘉賓頒獎,以及當晚晚會兩位司儀部份對答內容有「語帶雙關」之嫌,當局表示有權確保公帑運用得宜,獲資助者亦必須遵守香港法例並承擔責任,經委員討論後表示決定扣減資助[33][34]。
劇協對於藝發局的回應表示驚訝之餘,促請藝發局與業界商討守則細節,同時亦表示在不獲資助下仍會堅持舉行舞台劇獎選舉及頒獎禮[35][36]。
參見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