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馮琦 (明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馮琦(1558年11月23日—1603年),用韞琢庵,遼東廣寧左衛軍籍,山東青州府臨朐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事实速览 馮琦, 籍貫 ...
Remove ads

生平

馮裕曾孫。生於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十一月二十三日[1]。自幼穎慧絕人,授書日記千言,萬曆四年(1576年)丙子科山東鄉試第十名舉人,五年(1577年)丁丑科二甲第二十二名進士[2][3][4]。改庶吉士,七年(1579年)九月授翰林院編修,纂修《大明會典》,書成,十五年(1587年)二月升侍講,十七年(1589年)八月充經筵講官,十一月升右春坊右諭德兼侍講,二十年(1592年)八月升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讀,二十一年(1593年)七月升少詹事兼侍讀學士,二十三年(1595年)四月升禮部右侍郎,兼官如故,二十七年(1599年)五月改吏部右侍郎,兼官如故,二十九年(1601年)七月改吏部左侍郎[5]张居正称其“此幼而硕者,国器也”。二十八年(1600年)余继登去世,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冯琦继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对于思想界的“异端邪说”极其不满,並將矛头指向李贽,指其“背弃孔孟,诽毁程朱”。三十年(1602年)五月,冯琦上言矿税之害:“滇以张安民故,火厂房矣;粤以李凤酿祸,欲刃其腹矣;陕以委官迫死县令,民汹汹不安矣;两淮以激变地方,劫毁官舍钱粮矣;辽左以余东翥故,碎尸抄家矣。土崩瓦解,乱在旦夕,皇上能无动心乎?”但無下文。三十一年(1603年)三月,赴福王朱常洵喜宴時昏倒,回家後一病不起[6],賜祭葬,贈太子少保文敏

Remove ads

著作

明神宗年間,詞館中以于慎行及馮琦文學為一時之冠。編有《經濟類編》百卷,近三百萬字。沈雲龍編《明代傳記叢刊》收入《馮琢庵先生北海集》[7]。又曾撰《宋史纪事本末》以續《通鑑紀事本末》,未完稿而逝[8]

家族

曾祖馮裕,貴州按察司副使 贈貴州右布政使;祖父馮惟重,行人司行人 贈兵部主事;父馮子履,河南布政使司左參政。母宋氏(封安人)。重慶下[9]

注釋

參考書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