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名驹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名駒(名馬、良駒、良馬)指因血統、外貌、能力或歷史與文化象徵的馬匹。良駒乃是名將縱馬馳騁征戰四方的坐騎,多少英雄豪傑在馬背上成就功名偉業,卻鮮有良駒戰馬能夠留名青史。那些由歷代帝王題詠或造像的駿馬,更是少之又少。[1][2]在古羅馬,自凱撒時期開始,就有為帝王製作騎馬像的傳統,但大多數騎馬像在中世紀遭到損毀,只有少數幸存下來。[3]在機械動力文明成熟以前,馬匹始終是推動歐亞大陸物質、文化交流的運輸工具。人類與馬匹之間的羈絆,往往只需追索一些名馬的故事,就能窺見某些重要的歷史潮流。[4]對於帝王將相來說,擁有一匹高大的寶馬良駒更是身份與能力的象徵,可以在戰場上獲得極大的優勢。[5]例如東方有楚漢相爭時項羽的坐騎楚騅,三國呂布與關羽的坐騎赤兔马,唐代李世民在建立唐朝的征戰中所騎過的六匹寶馬;西方有亞歷山大大帝的戰馬布西法洛斯,拿破崙的坐騎維吉爾。名駒常與歷史事件或英雄形象緊密相連,成為文化印記,更是歷史轉折的見證者。
此條目已被提出存廢討論。請前往此處就该条目是否应该被删除进行讨论。? |
![]() |
在古代,寶馬就相當於現代的超跑,[6]價格往往超過普通乘馬數倍。古人對於馬匹的分類非常精細:「騮」,是黑鬃、黑尾巴的紅馬;「驄」,是青色、白色相間的馬,又稱菊花青;「驪」,是深黑色的馬;「騏」,是青黑色紋理的馬;「驊」,是赤色的馬;「騅」,是白色帶有雜青色的馬,等等。[7]沒有一種動物能和馬一樣被人們用細致的稱呼區分, 這也間接証明古人對馬的喜愛。[8]
Remove ads
歷史名馬
- 穆王八駿,周穆王的八匹駿馬:赤驥[註 1]、盜驪[註 2]、白義[註 3]、踰輪[註 4]、山子[註 5]、渠黃、華騮[註 6]、綠耳[註 7]。[9]一作絕地、翻羽、奔宵、超影、逾輝、超光、騰霧、挾翼。[10]
- 翠龍,傳說周穆王西遊所乘之馬。[11]
- 肅爽[註 8],古代的一種駿馬。[12]
- 始皇七馬,秦始皇的七匹駿馬:追風、白兔[註 9]、躡景、奔電[註 10]、飛翮、銅爵[註 11]、最鳧[註 12]。[13]
- 楚騅[註 13],西楚霸王項羽所騎的烏騅馬。[14]
- 文帝九逸,汉文帝的九匹良馬:浮雲、赤電、絕群、逸群[註 14]、紫燕騮、綠螭驄、龍子、麟駒[註 15]、絕塵。[15]
- 象龍,大宛國送給馮奉世的馬匹。[16]
- 步景[註 16],东方朔遊歷吉雲國時,得到一匹高九尺的馬匹。[17]
- 黄门四骏,漢代將寶馬依照體態和頭型區分成四種:蒲梢(灰色馬)、龍文(馬的身上有紋路)、魚目(馬的眼睛形狀像魚眼)、汗血(馬身其汗從肩髆流出,其色如血)。[18]
- 大骊,汉光武帝劉秀將坐騎賜給李忠。[19]
- 赤兔,吕布的駿馬。[20]
- 的盧,刘备所乘的馬匹。[21]
- 絕影,曹操的座騎。[22]
- 白鵠[註 17],曹洪的座騎。[23]
- 黃耳,鮮卑人獻給曹魏的千里馬。[24]
- 紫騂,曹操送給曹植一匹來自大宛的寶馬。[25]
- 驚帆,曹真的一匹駿馬。[26]
- 白鶻,曹彰用美妾換馬。[27]
- 的盧,庾亮所乘的馬匹,殷浩認為不利主人,勸庾亮賣掉,被拒絕。[28]
- 揚武,司馬休之的馬匹。[29]
- 赭白,慕容廆的駿馬。[30]
- 赤龍駒,天监四年(505年),河南國獻馬,梁武帝詔張率,周興嗣作賦。[31]
- 龍驤赤,蕭道成常乘的寶馬,後來蕭道成登基稱帝,封此馬為「龍驤將軍」,民間稱這匹馬為「龍驤赤」。[32]
- 追風赤驥,北魏宗室元琛遠求波斯的千里馬。[33]
- 閃電,长孙晟的騎馬,速度快如閃電。[34]
- 獅子驄,隋文帝時期,大宛獻上的駿馬。馬匹很桀驁,只有裴仁基能駕馭。[35]
- 忽雷駁,唐代秦叔宝的坐骑。[36]
- 太宗十驥,貞觀年間,骨利干進貢的馬中唐太宗李世民最愛的十匹:騰霜白、皎雪驄、凝露驄、懸光驄、洪波騟、飛霞驃、發電赤、流金𩢍、翱麟紫、奔虹赤。[37][38][39]
- 昭陵六骏,李世民征戰四方時所乘的六匹馬: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青骓。[7][40]
- 黃驄驃,李世民的戰馬,死後受到李世民的追懷。[41]
- 師子驄,唐太宗的馬匹,又肥又暴躁沒有人能調教牠,被武則天給馴服。[42]
- 麝香騟、錦耳驄、駱十二、趁日驄、偏界王、陷冰騟、長命騮、孫兒驄、籠菘白、八百哥、掠地雲、錦地龍、雪面娘、月影三、玉尾騟、撒沙騮、天花駱、旋風白、窣地嬌、六尺金,魏王李泰繼笈得到的20匹馬。[43]
- 天寶六輦,唐天寶年間,大宛進汗血馬六匹,唐玄宗為之改名:紅玉、紫玉、平山、凌雲、飛香、百花。[44]
- 照夜白,唐玄宗的坐騎。[45][46]
- 玉花驄,唐玄宗所乘駿馬。[47]
- 獅子花,原名九花虯,唐代宗時范陽節度使李懷仙將此馬進獻給唐代宗,後代宗將它轉賜給郭子儀。[48][49]
- 神智驄、如意騮,唐德宗的坐騎。[50]
- 望雲騅,唐德宗逃難時的坐騎之一。[51][52]
- 一丈烏,后梁太祖朱溫的座駕,後贈與寇彦卿。[53][54]
- 吉祥座、肉胡床,後晉大臣杜重威、景延廣的馬匹。[55]
- 自在將軍,漢王刘旻在高平戰敗後,騎著契丹所贈的黃騮馬逃回太原,封黃騮馬為自在將軍。[56]
- 金鞍使者、千里將軍、致遠侯、渥窪郎、驥國公,閩康宗王繼鵬在馬市獲得的5匹馬。[57]
- 玉逍遙,宋仁宗的御馬。[58]
- 碧雲霞,宋莊憲太后把一匹馬送給荊王趙元儼,荊王嫌棄馬頭上的旋毛不想要。[59]
- 好頭赤,見蘇軾所作的詩《戲書李伯時畫御馬好頭赤》。[60]
- 飛越峰,明洪武四年,貴州人將十匹好馬進獻到南京。其中有一匹名叫「飛越峰」,剽悍雄健。[61]
- 五明驥,盧象升騎著此馬和清軍作戰。[62]
- 乾隆十駿,清代郎世寧在乾隆八年(1742)繪製的《十駿圖》,描繪了來自蒙古進貢的十匹坐騎:萬吉霜、闞虎騮、獅子玉、霹靂驤、雪點雕、自在騎、奔雪馳、赤花鷹、英驥子、躡雲駛。[63]
- 乾隆後十駿,郎世寧於乾隆十三年(1748年)繪製的《準噶爾貢馬圖》,來自準噶爾、蒙古藩部進貢的三匹坐騎:如意驄、紅玉座、大宛騮。艾啟蒙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繪製的六軸馬圖,來自準噶爾、藩部蒙古及八旗親貴大臣進貢的六匹坐騎:踣鐵騮、勝吉驄、錦雲騅、馴吉騮、佶閑騮、良吉黃。乾隆三十八年(1773)艾啟蒙繪製的來自土爾扈特部進貢的一匹坐騎:寶吉騮。[63]
- 愛烏罕四駿,郎世寧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繪製的《愛烏罕四駿卷》,來自愛烏罕進貢的四匹坐騎:超耳驄、徠遠騮、月𩨳騋、凌崑白。[63]
- 乾隆八駿,艾啟蒙繪製《八駿圖》,來自中亞地區進貢的八匹寶馬:翰如駱、曦馭黃、蒼艾騏、掣電、躡雲駱、飛霞騮、同吉黃、炯星騮。[63]
Remove ads
- 芝塔克(Chetak),乌代浦土邦統治者馬哈拉納·普拉塔普的坐騎。
- 藍皮(Blueskin)、納爾遜(Nelson),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華盛頓的兩匹主要坐騎。
相关的民间文化
在中国古代,有在馬廄養猴以避馬瘟的做法,民間習俗有將猴子形象作為牛棚馬廄的門神畫,榜題「庇馬瘟」或「避馬瘟」,乃是《西游记》里孙悟空官封「弼馬溫」的諧音,以求牲畜平安健壯。[67]中国古农书《齐民要术》记载“常系猕猴于马坊,令马不辟恶,消百病也”。
中国北方各地历史上多曾建有马神庙,供奉马王或称水草大王,全称“水草马明王”。这位三只眼、四只手,舞刀弄剑,相貌凶恶的马王爷,相传是为汉武帝掌管御马监的金日磾。金日磾本是匈奴休屠王太子,字翁叔,极善养马,汉武帝时随昆邪王归汉。金日磾对于汉朝马业的兴旺发达功劳卓著,所以死后被奉为中国人的马王。在古代,养马场、骡马市和军民百姓畜马人家要在农历六月二十三日祭祀马王爷。[68][69]
中國古代就有祭馬神的習俗,《周禮》記載「春祭馬祖,夏祭先牧,秋祭馬社,冬祭馬步」。[70]马祖是指天驷星,也就是天上主马的房星。先牧是古代神话中传说的叫人牧养马的神灵。马社是教人用馬的土地神。馬步是能給馬帶來災害的神。[69]
注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