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芝麻
胡麻科胡麻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脂麻(學名:Sesamum indicum),俗作芝麻,別名巨胜、苣蕂、油麻、胡麻,是脂麻科脂麻屬植物。它遍佈世界上的熱帶地區,在温带地区也有种植。因為它的種子含油率较高并是可食用的,所以它被大量種植。由於品種差異,芝麻有黑、白等不同顏色的區別[2]。芝麻既可食用又可作为油料。
Remove ads
形态
芝麻為一年生植物,植株高度約50-100釐米高,全株被茸毛,茎直立,四棱形,单干或分枝。葉對生或互生,葉緣全緣,葉長約4至14釐米,葉披針形、心脏形或椭圆形,在植株基部的葉子較闊,寬度約五釐米;在花莖上的葉子較窄,寬度約一釐米。花一般都是筒形四瓣的,長約3到5釐米,顏色是白色到紫色。种子扁椭圆形,有白、黄、棕红或黑色。喜温耐旱,不耐霜涝。
歷史
人類很早就掌握了從芝麻提取植物油的技術[3]。脂麻属有很多不同品種的植物,大部分都是野生的,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而此栽培種芝麻源自印度[4][5][6][7][8]。考古學家在印度次大陸發現碳化的芝麻,推算古印度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驯化了芝麻[9][10]。大約在一千年後,印度河流域文明可能就已經外銷芝麻油到美索不达米亚[11][12]。在非洲,古埃及馴化芝麻的時間大約在新王國時期[13][14],古埃及莎草紙文獻埃伯斯纸草卷將芝麻列入药用植物。图坦卡蒙陵寢的陪葬品中包括裝有芝麻的籃子,可以證明公元前1350年古埃及已經有芝麻[15];後來西亞的烏拉爾圖也掌握了芝麻種植與榨油技術[16][17][18],也有學者主張芝麻源自埃塞俄比亚[19]。歷史上,芝麻可以長在環境較差的土地上,不太需要額外照顧,又有抗旱、抗澇、耐高溫的特性,適合種在沙漠邊緣,因此受到農人青睞[20]。
在東亞,史前錢山漾遺址、水田畈遗址曾出土芝麻,而南北朝農書《齊民要術》紀載「胡麻」是汉朝張騫從外國引入中國,從黃河流域傳至全國[21][22]。在统一新罗時期,芝麻以食用油用途在朝鲜半岛大受歡迎;十世紀時,高麗由於要進貢芝麻油給中國,而進行芝麻管制[23]。受汉传佛教素食影響,芝麻由於有助補充營養而大量使用;即使之後朝鲜王朝崇儒排佛,芝麻依然使用至今[24]。日本使用芝麻最早紀錄在奈良時代,芝麻種植用於食用、製作燈油,平安时代文獻《延喜式》紀載芝麻可藥用並製成和菓子[25][26]。
Remove ads
用途
芝麻的營養成份主要為脂肪、蛋白質、醣類,並含有豐富的纖維、卵磷脂、維生素B群、E與鎂、鉀、鋅及多種微量礦物質。
根據《本草綱目》,芝麻味甘、性平,是屬於強壯滋養藥物,有潤膚、補血、明目、補益精血、潤燥滑腸、生津等作用。還可降低血糖,增加肝臟及肌糖元含量,也可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適合因肝腎不足所致的脫髮、皮膚乾燥、便秘、病後體虛、眩暈等症的中老年人食用。芝麻還是治療掉髮、痔瘡的食材,经常吃芝麻能使頭髮烏黑也有利于頭髮生長。《本草求真》說:“胡麻補血、暖脾、耐飢。凡須髮不烏,以投。”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