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齊內亂之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齊內亂之戰發生於前489年。齊國田氏、鮑氏謀反,攻打天子二守國氏、高氏及他們共同扶立的年少國君公子荼。
前490年,齊景公病重,授命國夏、高張立少子公子荼為太子,放逐群公子,遷他們至東萊。景公死後,國夏與高張共立荼為國君,是為晏孺子,國夏、高張左右秉政。前489年六月,田乞表面上與兩位上卿關係融洽,暗地裡從恿大夫們及早謀反,大夫們畏懼國、高兩家,所以都聽從田乞。於是,田乞與鮑牧率兵進宮叛亂,攻打高、國兩家。高張知道後與國夏一起營救晏孺子。孺子的軍隊很快被打敗,田乞乘勝追擊國夏,國夏逃亡到莒國。軍隊返回,殺死高張,晏圉及弦施奔魯[1][2]。於是鮑牧為右相,田乞為左相,立國書、高無平以繼國、高二氏之祀。與此同時,安孺子只得數歲,聽命於眾大臣,不能自立。田乞用計逼鲍牧及眾大夫擁立公子陽生為國君,是為齊悼公。將安孺子安置於駘,隨後將其弒殺[3][4]。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