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氯乙醇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氯乙醇
Remove ads

2-氯乙醇,结构式ClCH2CH2OH。它是1,2-二氯乙烷的代谢产物,在人体中会继续被氧化成氯乙醛氯乙酸盐。[3]

事实速览 2-氯乙醇, 识别 ...
Remove ads
Remove ads

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可与水和乙醇以任意比例混溶。有毒,在体内水解产生氯化氢。经皮肤吸收或吸入高浓度蒸气时,可引起头痛、呕吐、震颤、腹泻、体温降低、四肢麻痹、心区疼痛,严重时可致死。

  • 粘度:3.43 mPa·s (20 °C)
  • 表面张力:38.9 mN/m

代謝產物氯乙醛(Chloracetaldehyde)在人體內會抑制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氯乙醇(Ethylene Chlorohydrin)可經由口服、吸入及皮膚接觸而致毒,口服最小致死劑量

制备

乙烯氯水中的次氯酸加成,再经中和、蒸馏而得。

Remove ads

用途

氯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用于合成环氧乙烷乙醇胺乙二醇,药物磷酸哌嗪普鲁卡因呋喃唑酮芥子气农药1059以及聚硫橡胶等。也用作有机溶剂。氯乙醇也用作馬鈴薯葡萄催芽劑[4]

氯乙醇(Ethylene Chlorohydrin)又稱2-Chloro-Ethanol, Glycol Chlorohydrin, Chloroethylowy, β-Chloroethyl Alchohol及葡萄催芽劑No.1等,是Ethylene Oxide蒸發後的副產品,常使用在工業中作為溶劑、潤滑劑等,在農家平日的使用中,卻偶然的發現可促進及提早馬鈴薯及葡萄的發芽,缺點是毒性大、易引起中毒,不是合法的農藥。

参考资料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