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8年伊朗議會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08年伊朗議會選舉的首輪選舉在3月14日舉行[2],第二輪選舉則在4月25日舉行[3],选举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时期的第8届伊斯兰议会,或自波斯立宪革命以来的第33届议会的全部席次。由於「幾乎所有重要的」改革派候選人的參選資格被取消,忠於總統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的原则主义派被視為是選舉的贏家[4]。
Remove ads
选举制度
在议会的全部290席中,有285席为地方直选的民意代表,还有5席为宗教少数派保留席位分配給瑣羅亞斯德教、波斯猶太人、亞述人、亞美尼亞人 (2席),其餘285席地方直選席次從196個大或小選區直選而來。[5]
在只有一个席次的小选区中,得票最高者当选,但必须获得超过四分之一选票;若无候选人达到四分之一,则两位得票率最高的候选举行第二轮选举。在有多个席次的大选区中,採用全票制,即选民的票数与该选区的席次数相同,得票数最高的几名候选人当选,但必须获得超过四分之一选票;若还有空缺,则举行第二轮选举,第二轮选举的候选人数目为空缺席次的两倍,若剩余未当选候选人数目不足两倍,则全部未当选者参选。[5]
选民资格为全体满18周岁的伊朗公民,且无精神障碍。
候选人
根据伊朗法律,候选人必须:[5]
具體來說,如果候選人被認定有精神障礙、積極支持巴列維王朝或被視為非法的政黨和組織、被指控從事反政府活動、放棄伊斯蘭信仰、被判犯有腐敗、叛國、欺詐、賄賂、毒品罪,或被判違反伊斯蘭教法。此外,候選人必須識字,不能在巴列維政府中擔任要職,不能是大地主、政府部長、宪法监护委员会和伊朗最高法院成員、總檢察長、一些公務員和宗教領袖、武裝部隊成員也被禁止競選公職。[5]
在選舉開始數個月前的2007年12月14日,21個溫和改革黨派圍繞著前總統穆罕默德·哈塔米組織政治聯盟,以增加他們在選舉當中的勝算[6]。不過,宪法监护委员会轄下的調查機構選舉監督及執行理事會取消了約1700名候選人的參選資格[7],理由是他們對伊朗革命沒有足夠的忠誠度[8]。被限制參選的候選人包括90%的「獨立及改革派候選人」[9]、19位現任議會議員及魯霍拉·霍梅尼的孫兒阿里·埃什拉吉,他說道:
“ | 他們(憲法監督委員會)採用的辨別方法令我感到悲哀……他們向我的左鄰右里查問我有沒有進行禮拜和齋戒、我的妻子有沒有遵循希贾布、我有沒有刮臉和吸煙、我駕駛甚麼的車輛、我有沒有穿著西裝。[10] | ” |
另一位候選人阿亞圖拉穆薩維·大不里士(Mousavi Tabrizi)也被取消參選資格,理由是「對法律和伊斯蘭教缺乏信仰」[11],他不僅是阿亞圖拉(宗教領袖),又是庫姆神學院科學委員會的成員,他在之前還得以參選專家會議的選舉,專家議會是負責選舉最高領袖的機關[12]。
Remove ads
競選
本次选举伊朗全國有4500名候選人角逐議會290個議席,18歲以上的合資格選民預計達4400萬[13]。在排除了改革派候選人的情況下,選舉被描述為支持與不支持艾哈邁迪內賈德的「原则主义派之爭」,[14]或支持與不支持艾哈邁迪內賈德的強硬派之爭[15]。另一方面,改革派領袖呼籲伊朗人在議會選舉裡投票,希望可以阻止強硬派攜手艾哈邁迪內賈德壟斷所有席次。
选举结果

獨士人士(39) 少數宗教(5)
由于伊朗没有西方式的政黨,只能根据候選人立场和参与选举名單进行分类,因此各信息来源的选举结果有所出入。[註 2]
首輪選舉的投票率存在爭議,政府官員稱投票率是65%,這是一個较高的水平,但卻不及1990年代末及2000年代初的80%,一些原则主义派人士聲稱投票率達到73%以上,顯示政權受到支持。不过「內政部的數據顯示全國投票率為52%,而德黑蘭的投票率不高於30%」,與2004年議會選舉相當[17]。
根據流亡伊朗記者组成的新聞網站报道,4900萬18歲以上的合資格選民當中,2300萬(即46%)人在首輪議會選舉裡投票。在参与选举的人群中,来自大城市和省会城市的选民占30%,[18]而在作为全国政治神经中枢、居民政治行为最为活跃的德黑兰,投票率仅为27%。[19]
總統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的盟友得到最多的議席。不过原则主义反對派在議會裡也形成一股勢力,顯示對總統的激進手段及未能修復伊朗經濟的不滿增強。改革派在得以參選的城市,展現了一定的力量,他們爭取伊朗的民主及改善與西方的關係。改革派領袖在2006年3月18日聲稱14名當選的獨立人士是支持改革的,使他們合共贏得45席。如果這是屬實,那麼改革派在議會當中的勢力會相當於上屆議會。伊朗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內伊在同一天宣佈選舉結果,并表示原则主义派的勝利表示伊朗人堅決抵抗西方的決心。美國和歐洲表示改革派被限制參選,造成選舉不公[20]。
由于有82個議席未有任何候選人獲得25%以上的選票,因此於2008年4月25日舉行第二輪選舉,其中11個議席屬於德黑蘭選區[21]。候選人中69個是原则主义派,41個是改革派,还有54个獨立人士[22]。第二輪選舉的投票率僅得25%[23],根據政府的最終統計數字,65萬德黑蘭居民在第二輪選舉當中投票,不高於德黑蘭合資格選民的8%[24]。
后续
本次选举结果被描述為伊朗失業、通貨膨脹、燃料短缺以及日益加劇的不平等问题的展现。[14]另外,保守派神職人員對總統內賈德「浮誇且迷信色彩强烈的煽动式虔诚,以及他對軍人而非神職人員的偏愛」感到不满。[17]選舉結束後,第8屆的伊斯蘭會議在2008年5月27日召開。[25]
参见
註解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