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人類乳突病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人類乳突病毒(英語:Human papillomavirus,縮寫:HPV)是一种无包膜DNA病毒,属于乳头瘤病毒科乳头瘤病毒属。該類病毒感染人體的表皮與黏膜組織,有些时候HPV入侵人體後會引起疣甚至癌症,但大多数时候沒有任何临床症狀。人乳头瘤病毒根据其L1基因DNA序列差异可分为5个属,截至2023年9月[update],现已确定的HPV类型达231种[1]。
此條目需要擴充关于英文維基百科對應條目的内容。 (2017年5月20日) |
Remove ads
大概有30到40種類型的HPV會透過性行為感染生殖器及周邊皮膚,而其中又有些會引起性器疣(俗稱菜花)。若反覆感染某些高危險性,且又沒有疣等症狀的HPV類型,可能發展成癌前病變,甚至是侵襲性癌症。經研究99.7%的子宮頸癌,都是因感染HPV所造成[2]。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70%的宫颈癌病例是由HPV-16和HPV-18两种高危型引起[3]。
此外,人類乳突病毒傳染率與性行為人數呈正相關。美國2014年研究指出,平均超過80%的女性曾感染,單一性伴侶也近6成感染。[4]九成婦女感染該病毒後會自動痊癒,僅少部分人會因持續感染,長期刺激細胞進而引發其他致癌因子,導致子宮頸癌。
台灣研究人員指出人類乳突病毒是導致肺腺癌的原因之一。其團隊研究發現,HPV16型病毒所釋放的致癌蛋白E6會使人體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抑癌基因P53”失去功能。透過RNA干扰技術,移除E6病毒蛋白後,抑癌基因P53又能重新啟動,發揮其抑制癌細胞的功能。[5][6]

Remove ads
病毒分類
- 上皮型
- HPV-1、HPV-5、HPV-8、HPV-14、HPV-20、HPV-21、HPV-25、HPV-47型
- 黏膜型
- HPV-6、HPV-11、HPV-16、HPV-18、HPV-31、HPV-33、HPV-35、HPV-39、HPV-41、HPV-45、HPV-51、HPV-52、HPV-56、HPV-58、HPV-59、HPV-68、HPV-70、HPV-72型

- 低危型(LR-HPV)
- HPV-6、HPV-11、HPV-41、HPV-42、HPV-43、HPV-44、HPV-70型
- 高危型(HR-HPV)
HPV-16、HPV-18、HPV-31、HPV-33、HPV-35、HPV-39、HPV-45、HPV-51、HPV-52、HPV-56、HPV-58、HPV-59[7][8]。
高危型HPV亚型与子宮頸癌、肛門癌、陰莖癌、口咽部癌等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9]。且易造成子宮頸癌。雖然HPV是造成子宮頸癌的主因,但不是所有的HPV都會發展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子宮頸癌。根據研究顯示,有60%以上的人在六個月後能夠靠著自身的免疫將HPV排除,而有30%以上的人會進展到高度的上皮病變,只有不到10%的人才會變成子宮頸癌。
诊断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30-65岁的妇女最好每5年进行一次HPV检测和巴氏涂片检查;在其他年龄层,除非已诊断为意义未明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否则仅巴氏涂片检查即足[10]。但巴氏涂片检查及HPV检测的共同检测可减少假阴性率。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说法,最常见的检测可以验出几种高危HPV类型的DNA,却无法识别现存所有类型。此外,HPV mRNA检测除了可得知是否感染,另可得知病毒是否活跃。
取樣無創無痛,只需20–30mL尿液。
疫苗
WHO 2019年6月最新研究顯示13-19歲女性接種公費疫苗5-8年,HPV感染率下降83%。[11]
國際醫學期刊Lancet 2016年研究模型預測,當全體HPV疫苗覆蓋率達到8成,將可消滅16/18型子宮頸癌。[12]
蘇格蘭公費HPV疫苗政策2008年起12歲女性施打HPV疫苗,其HPV追蹤檢測報告現為全世界最佳,數據顯示,施打HPV疫苗後癌前病變檢測相差6倍,從7.2%降至1.2%。[13]
Remove ads
調控基因

人類乳突病毒HPV包括了六個早期調控基因,分別為E1、E2、E4、E5、E6、E7和兩個L1、L2晚期基因。早期基因被用來做病毒基因的複製,而晚期基因是用來製造結構蛋白。其中E6和E7兩個早期基因被認為和導致子宮頸癌最有關係,他們抑制了p53以及Rb兩個腫瘤抑制基因。大部分HPV可以在體內自動清除,但體內不能清除時,可能造成子宮頸癌。
歷史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