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IC封装类型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集成电路(IC)被放入保護性的封装中,方便搬運以及組裝到印刷电路板,保護設備免受損壞。目前有大量不同類型的封裝,有些類型具有標準化的尺寸和公差,並已在JEDEC和Pro Electron等行業協會註冊;有些類型則是專有名稱,可能僅由一兩個製造商製造。集成电路封装是測試並將設備運送給客戶之前的最後一個組裝過程。
有時,經過特殊處理的積體電路晶片直接連接到基板,無需中間接頭或載體。在覆晶技术中,IC 透過焊料凸點連接到基板。在梁式引线技术中,加厚并延伸用于打线接合的金屬化焊盤,以連接外部電路。晶片組件通過額外的封裝或填充環氧樹脂以保護裝置免受潮濕。
半导体封装可分为PTH封装(Pin-Through-Hole)和SMT封装(Surface-Mount-Technology)二类,即插孔式(或通孔式)和表面贴装式的不同。[1]
直插式封装
直插式封装通过印刷电路板上鑽孔來安裝組件。該組件的引線焊接到PCB的焊盤上,以電氣和機械方式連接到PCB。
Remove ads
表面贴装
板載晶片(chip on board,COB)是一种直接将芯片连接到 PCB的封装技术,无需中介层或引线框架。將IC封裝原本黏貼到導線架的裸晶圓,黏貼到電路板上;將導線改焊到PCB鍍金焊墊,然後用樹酯點膠覆蓋,取代原本的模具封裝。[11]
芯片载体
芯片载体是一個矩形外殼,所有四個邊緣都有接點。有引線晶片載體的金屬引線纏繞在封裝邊緣,呈現字母J形狀。無引線晶片載體的邊緣有金屬焊盤。晶片載體封裝可以由陶瓷或塑膠製成,通常透過焊接固定到印刷電路板上,但可以使用插座進行測試。
针栅阵列
扁平封装
Remove ads
小外形封装
小外形積體電路(SOIC)是一種表面貼裝積體電路(IC)封裝,其佔用面積比等效雙列直插式封裝(DIP)約小30-50%,厚度小70%,通常與對應的DIP IC具有相同的引腳排列。
Remove ads
芯片级封装
根据IPC的标准J-STD-012《倒装芯片和芯片级技术的实现》,为符合芯片级的要求,封装的面积必须不大于芯片的1.2倍,并且必须是单芯片,直接表面贴装封装。经常用于将这些封装评定为 CSP的另一个标准是球距应不超过1 mm。

Remove ads
球栅阵列
球栅阵列(BGA)使用封裝的底面以網格圖案焊盤放置焊球,作为与PCB的连接。[2][4]
Remove ads
晶体管、二极管、小引脚数 IC 封装

- MELF :金属电极无引线面(通常用于电阻器和二极管)
- SOD:小外形二极管。
- SOT:小外形晶体管(也称为 SOT-23、SOT-223、SOT-323)。
- TO-XX:各种小引脚数封装,通常用于晶体管或二极管等分立器件。
- TO-3:带引线的面板安装
- TO-5:带径向引线的金属罐封装
- TO-18:带径向引线的金属罐封装
- TO-39
- TO-46
- TO-66:与 TO-3 形状相似,但更小
- TO-92:三引线塑料封装封装
- TO-99:具有八个径向引线的金属罐封装
- TO-100
- TO-126:塑料封装封装,具有三个引线和一个用于安装在散热器上的孔
- TO-220:通孔塑料封装,带有(通常)金属散热片和三个引线
- TO-226[25]
- TO-247:[26]塑料封装封装,具有三个引线和一个用于安装在散热器上的孔
- TO-251:[26]也称为 IPAK:SMT 封装与 DPAK 类似,但具有更长的引线,用于 SMT 或 TH 安装
- TO-252:[26] (也称为 SOT428、DPAK),[26] SMT 封装与 DPAK 类似,但更小
- TO-262:[26]也称为 I2PAK,SMT 封装与 D2PAK 类似,但具有更长的引线,用于 SMT 或 TH 安装
- TO-263:[26]也称为 D2PAK,与 TO-220 类似的 SMT 封装,没有延伸片和安装孔
- TO-274 : [26]也称为 Super-247,SMT 封装,类似于 TO-247,无安装孔
尺寸参考

- C
- IC本体与PCB之间的间隙
- H
- 总高度
- T
- 引线厚度
- L
- 载体总长度
- LW
- 引线宽度
- LL
- 引线长度
- P
- 腔

- C
- IC本体与电路板之间的间隙
- H
- 总高度
- T
- 引线厚度
- L
- 载体总长度
- LW
- 引线宽度
- LL
- 引线长度
- P
- 腔
- WB
- IC体宽
- WL
- 引线到引线宽度
包装尺寸
以下所有测量值均以毫米为单位。要将mm转换为mils ,请将mm除以 0.0254(即 2.54 毫米/0.0254 = 100 mil)。
- C
- 封装体与PCB之间的间隙。
- H
- 从引脚尖端到封装顶部的封装高度。
- T
- 销钉的厚度。
- L
- 仅封装体的长度。
- LW
- 引脚宽度。
- LL
- 从封装到引脚尖端的引脚长度。
- P
- 引脚间距(导体到 PCB 之间的距离)。
- WB
- 仅封装体的宽度。
- WL
- 从针尖到另一侧针尖的长度。
多芯片封装
已经提出并研究了多种用于在单个封装内互连多个芯片的技术:
按终端数量



表面貼裝元件通常比帶有引線的元件小,並且設計為由機器而不是由人類操作。电子行业具有標準化的封裝形狀和尺寸(領先的標準化機構是JEDEC )。
下表中給出的代碼通常以十分之一毫米或百分之一英吋為單位,表示組件的長度和寬度。例如,公制2520分量為 2.5 mm × 2.0 mm,約相當於 0.10 英吋×0.08 英吋(因此,英制尺寸為 1008)。英制的兩個最小矩形被動尺寸有例外。儘管英制尺寸代碼不再對齊,但公制代碼仍然表示以毫米為單位的尺寸。有問題的是,一些製造商正在開發尺寸為0.25 mm × 0.125 mm(0.0098英寸 × 0.0049英寸)的公制 0201组件, [33]但英制01005名稱已用於0.4 mm × 0.2 mm(0.0157英寸 × 0.0079英寸)包。從可製造性或可靠性的角度來看,這些越來越小的尺寸,尤其是0201和01005,有時可能是一個挑戰。[34]
主要是电阻和二极管;桶形部件的尺寸与相同代码的矩形参考尺寸不匹配。 [52]
常用于整流、肖特基等二极管。


- Flatpack是最早的表面贴装封装之一。
- 小外形集成电路(SOIC):双列直插,8个或更多引脚,鸥翼引线形式,引脚间距1.27 mm。
- 小外形封装,J 引线(SOJ):与 SOIC 相同,但J 引线除外。 [82]
- 薄型小外形封装(TSOP):比SOIC更薄,引脚间距更小 0.5 mm。
- 收缩小外形封装(SSOP):引脚间距为 0.65 mm,有时为 0.635 mm或在某些情况下 0.8 mm。
- 薄型收缩小外形封装(TSSOP)。
- 四分之一尺寸小外形封装 (QSOP):引脚间距为 0.635 mm。
- 超小外形封装(VSOP):甚至比QSOP还要小; 0.4、0.5 或 0.65 mm引脚间距。
- 双扁平无引线(DFN):比含引线同类产品占用空间更小。
- 塑料引线芯片载体(PLCC):方形,J 引线,引脚间距 1.27 mm
- 四方扁平封装 (QFP):各种尺寸,四个侧面都有引脚
- 薄型四方扁平封装 (LQFP):1.4 mm高,尺寸不同,四个侧面都有销钉
- 塑料四方扁平封装 (PQFP),四边都有引脚的正方形,44个或更多引脚
- 陶瓷四方扁平封装 (CQFP):与PQFP类似
- 公制四方扁平封装 (MQFP):具有公制引脚分布的QFP封装
- 薄型四方扁平封装 ( TQFP),LQFP的更薄版本
- 四方扁平无引线 (QFN):比有引线同等产品占用空间更小
- 无引线芯片载体(LCC):触点垂直凹入以“吸入”焊料。由于对机械振动的鲁棒性,在航空电子设备中很常见。
- 微型引线框架封装(MLP、MLF):具有0.5 mm接触间距,无引线(与QFN相同)
- 电源四方扁平无引线(PQFN):带有用于散热的裸露芯片焊盘
尽管是表面贴装的,但这些设备需要特定的组装工艺。
- 板载芯片(COB)是一种裸硅芯片,通常是集成电路,不带封装(通常是用环氧树脂包覆成型的引线框架)提供,通常用环氧树脂直接连接到电路板。然后对芯打线键合,并通过环氧树脂球顶保护芯片免受机械损坏和污染。
- 柔性芯片(COF)是COB的一种变体,其中芯片直接安装到柔性电路上。胶带自动粘合工艺也是一种柔性芯片工艺。
- 玻璃上芯片(COG)是 COB 的一种变体,其中芯片(通常是液晶显示器控制器)直接安装在玻璃上。
- 線上晶片(COW)是 COB 的變體,其中晶片(通常是 LED 或 RFID 晶片)直接安裝在電線上,從而使其成為非常細且靈活的電線。然後,這種電線可以用棉花、玻璃或其他材料覆蓋,製成智慧紡織品或電子紡織品。
相关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