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M1905刺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1905刺刀
Remove ads

M1905刺刀(英語:Model of 1905 bayonet;英文名先在1917年更改為Model 1905、再在1925年軍隊採用M字母作制式編號法時更改為M1905)是為取代美國M1903「春田」步枪原來配用的刺型刺刀英语Spike bayonet而研製和生產的刺刀[2]M1905刺刀具有406.4毫米(16英吋)的刀鋒和101.6毫米(4英吋)的握柄。該刺刀還可配用於美國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1942年,當M1「加兰德」的生產系統轉移到戰時生產系統之時,M1905刺刀的設計旨在通過採用模製塑料取代木質握柄以提高生產率,其後該型號又被稱為M1942刺刀。1943年,生產了一種刀鋒較短的254毫米(10英寸)版本,同樣裝有黑色模製塑料握柄,並且將其命名為M1刺刀

事实速览 M1905刺刀M1905 Bayonet, 类型 ...
Remove ads
Remove ads

歷史

1903年採用的早期型M1903「春田」步槍在槍身當中內置了一根滑動式刺型刺刀英语Spike bayonet。之所以採用這種刺刀,是因為人們認為隨著步槍火力的增加,拼刺刀戰鬥的重要性將會降低,而且減輕重量可易於部署。然而,1905年1月4日,時任總統西奥多·罗斯福陸軍部長威廉·塔夫脫的信中寫了一封關於早期型M1903的刺刀的批評信:“您必須知道,刺型刺刀是就我所知最差劣的發明。”這是出於日俄战争期間,陪伴舊日本军作戰的一名武官的報告,作為當時夜間攻擊而開發的新戰術降低了火力的效果的事實,使得刺刀在夜間攻勢當中的效能再度提高。[3]

1905年1月11日,由於考慮採用新型刺刀,原來的刺型刺刀停止生產。審議的委員會先選出了多款新型刺刀構型,包括長達12英寸的長刺型,3或4條溝紋、長達18英寸的長刺型、長達16英寸的匕首型英语Knife bayonet,以及長達16英寸的布伊刀型、並且附帶如鎖匙般的特殊功能;最終,長達16英寸的匕首型刺刀被認為是最佳構型。3月28日,委員會的決定獲得批准;4月3日,經塔夫脫部長批准以後,給予制式命名為M1905刺刀(英語:Bayonet, Model of 1905)。[3]

M1905刺刀的設計以春田M1892英语Springfield Model 1892–99卡拉格—約根森步槍英语Krag–Jørgensen的國產型)的10英寸長刺刀為藍本,但由於M1903被用作步兵和騎兵武器而令槍管被縮短,相應的延長了其刀鋒,刺刀座改為與挪威的卡拉格步槍相同的形式,而非毛瑟式。可由於強度問題,所有刺刀都在1908年進行了翻新。[4]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所有金屬部件都被塗成褐色,只有刀鋒被打磨。參戰以後,刀鋒也被塗成褐色,1917年以後還開始採用磷酸盐涂层處理。[4]

由政府所有的國營兵工廠所製造的M1905刺刀裝有胡桃木握把,刀鋒以上刻有军械部队徽章和首字母的縮寫,註明生產商、生產年份、序列號和U.S.(美國)。自1905年以來,它一直在岩島兵工廠英语Rock Island Arsenal生產,直到1919年,改由春田兵工廠生產,直到1922年結束。在此期間的總產量約為1,500,000把。[4]

正式參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1942年4月,包括聯合叉與鋤頭、尤蒂卡餐具和奧尼達英语Oneida Limited等民間生產商亦開始生產該刺刀。民間生產商所生產的刺刀並無數字序列號,握把改為棕色或黑色樹脂製造(因而又稱為M1942刺刀日语M1942 (銃剣))。隨著M1刺刀的採用,到1943年5月生產結束時,共生產了1,540,578把。[4]

此外,騎兵部隊會使用左輪手槍進行近身距離作戰,因而並未發配M1905刺刀[3]

Remove ads

M1942

Thumb
M1942刺刀

M1942是收藏家對於黑色模製塑料握柄的M1905刺刀的非正式編號。它的生產數量足以應付戰時生產的M1「加兰德」。M1942亦具有406.4毫米(16英吋)的刀鋒和101.6毫米(4英吋)的握柄。M1905和M1942刺刀可以互換,亦可用於M1903「春田」和M1「加兰德」。正如以上,M1942這一編號從未被軍方正式採用;無論握把的結構如何,所有16英寸刀鋒的刺刀都統稱為M1905。

更多信息 由製造商所生產的M1942(1942—43年) [5], 美國叉與鋤頭公司 ...
Remove ads

M1905E1和M1刺刀

1943年,美國陸军決定將M1905刺刀的刀鋒縮短至254毫米(10英寸),並且盡可能的召回了前線的M1905和M1942刺刀,將它們的刀鋒切短成一定尺寸,然後重新發配部隊。這些經過縮短的M1905刺刀被重新編號為M1905E1。

以後,美國陸軍還推出了一款新型的M1刺刀,該刺刀被設計為用於M1「加兰德」。M1刺刀的刀鋒長達254毫米(10英寸),握柄則是101.6毫米(4英吋)。

刀鞘

最初的M1905刀鞘具有由牛皮皮罩附接著的質主體,而且採用了一根鋼絲皮帶吊架,穿過了支撐帶並且圍腰一周以支撐刀鞘。其後的M1910刀鞘藉帆布覆蓋著皮革尖端。鋼絲繩皮帶鉤取代了皮帶吊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M1910刀鞘是該戰爭當中所使用的主要刀鞘。而早期的M1905刀鞘則是經過修改,藉由皮帶鉤代替皮帶吊架。以後一款綠色皮革主體的M1917刀鞘(為M1917刺刀英语M1917 bayonet而設計)被批准替代M1905刺刀鞘。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又研發了一款新型刀鞘M3,以取代這些早期的刀鞘。M3刀鞘具有玻璃钢主體和金屬鞘喉,並且配有用以固定在彈藥帶以上的鉤子。[6]

參見

Thumb
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的各款美國軍用刺刀。從上而下展示的是固定在M1903「春田」以上的美國M1905刺刀和固定在溫徹斯特M12戰壕掃帚型泵動式霰彈槍以上的美國M1917刺刀英语M1917 bayonet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