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M62 (球狀星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M62(Messier 62,也稱為NGC 6266或閃爍球狀星團)是在天球赤道星座蛇夫座南部的一個球狀星團[a]。它是由查爾斯·梅西耶在1771年發現的[b],八年後,它才被添加到他的目錄中[9]。
M62距離地球大約 21.5 kly[3],距離銀河中心 5.5 kly[2]。它是銀河系中質量最大、亮度最高的十個球狀星團之一,整體顯示出 -9.18等的絕對星等[10]。以V波段觀察核心的可見光波段,估計它的質量為×106 M☉ 1.22[5],質光比±0.04 2.05[11]。它的投影扁率為0.01,這意味著它基本上是球形的[12]。其成員星的密度分布表明它還沒有經歷過核心塌縮 [13]。它的芯半徑為1.3 ly(0.39 pc)倍,半質量半徑為9.6 ly(2.95 pc),和半光度半徑為 6.0 ly(1.83 pc)。在核心的恆星密度為每立方秒差距 5.13 M☉[14]。它的潮汐半徑為 59 ly(18.0 pc)[15]。
這個星團顯示了至少兩個不同的恆星群,這很可能代表了恆星形成的兩個獨立事件。在星團中的主序帶恆星中,±1%來自第一代,和 79%±1%來自第二代。第二代接收了第一代釋出的元素,使第二代的元素更豐富。特別是氦、碳、鎂、鋁和鈉的豐度在這兩者之間有所不同 21%[10]。
跡象表明這是一個奧斯特霍夫I型或「富金屬」系統。2010年的一項研究在星團的視場中發現了245顆變星,其中209顆是天琴座RR型變星,4顆是第二型造父變星,25顆是長週期變星,1顆是食雙星。就天琴座RR型變星而言,這個星系團可能被證明是星系中最豐富的變星[16]。它有10顆毫秒脈衝星聯星,其中1顆(M62B)從其伴星流出的氣體顯示出食變星的行為[17],還有一顆(M62H)有一顆圍繞軌道運行的系外行星,質量大約是木星的三倍[18]。有多個X射線源,包括半質量半徑內的50個[13]。47顆已經確定是藍掉隊星候選者,它們是由聯星系統中的兩顆恆星合併形成的,它們優先集中在核心區域附近[13]。
據推測,這個星團可能是中等質量黑洞(IMBH)的宿主;它被認為非常適合搜索此類物件。在2013年之前,對恆星內部自行的簡要研究 ″的核心不需要IMBH來解釋。然而,模擬不能排除在M62的核心中質量為幾千 17M☉的磁源。例如,根據在核心 弧秒內的徑向速度測量,基謝廖夫英語:Kiselec等人(2008)在M15,同樣質量為×103 M☉ (1–9)[11]。
Remove ads
圖集
-
廣視野的M62球狀星團。
-
標示M62位置的星圖。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和註解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