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上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上線
Remove ads

北上線(日语:北上線きたかみせん Kitakami sen */?)是一條連結岩手縣北上市北上站秋田縣橫手市橫手站,屬於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的鐵路線(地方交通線)。

事实速览 北上線, 日語原名 ...
Remove ads

路線資料

  • 管轄(事業類別):東日本旅客鐵道(第一種鐵道事業)、日本貨物鐵道第二種鐵道事業
  • 路段(營業距離):北上站-橫手站 61.1公里[2]
  • 軌距:1067毫米
  • 站數:15個(包括起終點站)[2]
    • 若只限屬於北上線的車站,排除起終點站(北上站屬於東北本線,橫手站屬於奧羽本線[3])則為13個。
  • 複線路段:沒有(全線單線
  • 電氣化路段:沒有(全線非電氣化日语非電化
  • 閉塞方式:特殊自動閉塞式(軌道回路檢知式)
  • 保安裝置:
  • 運轉指令所日语運転指令所
    • 北上站-橫手站間 盛岡綜合指令室(CTC
    • 橫手站構內由秋田輸送指令管轄。
  • 擔當乘務員區所:盛岡運輸區北上派出日语盛岡運輸区#北上派出橫手運輸區日语横手運輸区
  • 最高速度:85公里/小時
  • 最大坡度:20.0(和賀仙人-湯田錦秋湖間等)

北上站-湯田高原站間由東日本旅客鐵道盛岡支社日语東日本旅客鉄道盛岡支社管轄,黑澤站-橫手站間由東日本旅客鐵道秋田支社日语東日本旅客鉄道秋田支社管轄。

Remove ads

歷史

北上線最初以西橫黑輕便線与東橫黑輕便線的名称開業,1922年改名西橫黑線与東橫黑線,1924年11月15日全線開業之時取名為横黑線(おうこくせん)。「横黒」,即取横手與黑澤尻(現在的北上)第一個字命名。[2]

黑澤尻車站於1954年3月25日改稱為北上車站,横黑線則於1966年10月20日改稱為北上線。据说1966年全线开通的田澤湖線以秋田縣的田澤湖命名,作为交换横黑線以岩手縣一侧的“北上”命名。[4]

1962年,因湯田大壩日语湯田ダム興建,岩澤 - 陸中川尻間15km的鐵道必須改變路線(大壩於1964年完成),造成大荒澤站日语大荒沢信号場降等為信號場,并在1970年廢站。現在舊線遺蹟存在於和賀仙人站周邊與湯田大壩的人工湖(錦秋湖)湖底。錦秋湖的枯水期甚至可見到被埋在湖底的隧道以及相關設施[2]

目前北上线以地域輸送为主要功能,然而此線連接東北本線奧羽本線,且線形良好,因此过去还有补充奧羽本線运能的功能;東北新幹線開業前更是仙台 - 秋田間最短路线,成为仙台 - 秋田間特急青叶號急行北上號所经路线。秋田新幹線開業后,北上线不再负责长途运输,但仍多次成為災害發生時的繞道替代路線,白鶴夕鶴等臥鋪列車都曾經由北上線繞道行駛[5][6][7]

Remove ads

東横黑線

  • 1921年(大正10年)
    • 3月25日 【開業】東横黑輕便線 黑澤尻 - 横川目(14.3km) 【車站新設】藤根、横川目
    • 11月18日 【延伸開業】横川目 - 和賀仙人(7.3km) 【車站新設】岩澤、和賀仙人
  • 1922年(大正11年)9月2日 【線名改稱】東横黑線
  • 1923年(大正12年)4月15日 【車站新設】江釣子
  • 1924年(大正13年)10月25日 【延伸】和賀仙人 - 大荒澤(3.7km) 【車站新設】大荒澤

西横黑線

  • 1920年(大正9年)10月10日 【開業】西横黑輕便線 横手 - 相野野(7.7km) 【車站新設】相野野
  • 1921年(大正10年)11月27日 【延伸開業】相野野 - 黑澤(9.1km) 【車站新設】黑澤
  • 1922年(大正11年)
    • 9月2日 【線名改稱】西横黑線
    • 12月16日 【延伸開業】黑澤 - 陸中川尻(9.1km) 【車站新設】陸中川尻

全通後

  • 1924年11月15日:大荒澤 - 陸中川尻(9.1km)開業,全線開通,改稱「横黑線」(東横黑線及西横黑線統一編入),新設陸中大石站。
  • 1948年12月25日:新設岩手湯田站。
  • 1951年:
  • 4月:增設小松川臨時乘降場。
  • 12月25日:小松川站昇格為車站。
  • 1954年11月10日:黑澤尻站改稱為「北上站」。
  • 1961年6月28日:鷲之巢铁桥建設事故,造成10人死亡、2人重傷。[8]
  • 1962年12月1日:大荒澤站廢站,降為信號場;又因建設湯田大壩而改變路線,和賀仙人站、陸中大石站及大荒澤信號場遷移,岩澤~和賀仙人~陸中大石~陸中川尻間總長度增加了0.8公里
  • 1963年:
  • 1966年10月20日:路線名稱改稱北上線
  • 1967年3月20日:不再以蒸氣機車行走。
  • 1970年:廢除大荒澤信號場。
  • 1986年10月30日:废止貨物列車。
  • 1987年
  • 1989年10月1日:JR貨物以「第二種鐵道事業」開始通年運行貨物列車。[9][10]
  • 1990年
  • 1991年:
  • 3月16日:開始一人控制
  • 6月20日:陸中大石站改稱為「湯田錦秋湖站」、陸中川尻站改稱為「安心湯田站」、岩手湯田站改稱為「湯田高原站」。
  • 1994年10月1日:全線特殊自動閉塞(軌道回路檢知式)・列車集中制御装置化、和賀仙人・黒澤車站無人化、相野野車站簡易委託化。
  • 1996年
    • 3月30日:由於田澤湖線線路改軌,為了接駁新幹線,秋田接力號列車運轉開始。
    • 10月1日:黑澤站-橫手站間管轄单位由盛岡支社转移至秋田支社。
  • 1997年3月22日:新幹線接駁特急「秋田接力號」運轉結束。
  • 1999年12月4日:快速列車「北上」废止。
  • 2010年3月14日:貨運列車運轉休止。
  • 2013年3月16日:所有列车一人控制。
  • 2016年12月1日:平石站矢美津站,冬季所有列車通過。
  • 2017年3月4日:开始开行快速列車
  • 2022年3月12日:平石站及矢美津站廢站[11][12]
Remove ads

運行形態

客运輸送

目前北上線图定列车皆为普通列车,並實施一人控制的行駛方式,包括各停列车与不停靠小松川的快速列車,2023年3月18日起快速列車每日设有北上 - 横手間下行3班、上行1班;过去快速列車曾有下行4班、上行2班,其中一班上行直通東北本線一之关站。各停列车则有下行4班、上行5班、北上 - 安心湯田下行1班、上行2班,以及假日運休的北上 - 藤根1往復。

貨物輸送

过去北上線作为仙台 - 秋田間最短路线,日本国铁安排与東北本線、奥羽本線直通的貨物列車,但随着貨物运输改革,在1986年废除北上線的貨物列車。不过在国铁分割民营化后,由于日本在1980年代经历泡沫經濟的经济繁荣,JR貨物在1987年重新开行北上線的貨物列車,并在1990年定期化开行。[9][10]输送货物主要是宮城、福島的啤酒制品,和秋田侧的稻米等農産品、以及東北製紙生产的紙製品。然而由于输送货物减少,北上線的貨物列車在2010年再次废除,但JR貨物仍作为第二種鐵道事業,保有使用北上線的权利,北上線的货物营业里程设定也依然保留。

过去的優等列車

北上線的優等列車始于1962年开行仙台站至青森站之間的急行「曙」[13]途經東北本線、北上線和奧羽本線,1968年改名為「北上」。1971年增开仙台站至秋田站之間臨時特急青葉,并在1972年3月升級為定期列車,1975年由於車務調動的關係,「青葉」被降級為急行北上,至1982年前,急行「北上」共有3個往返班次--仙台站至秋田站之間2個往返班次,青森到發1個往返班次,於北上線只有陸中川尻站停車。[14]

1982年東北新幹線啟用,「北上」降級為快速列車,運輸區間改為北上站至湯澤站之間,直到1999年废除。另外1996年3月30日至1997年3月22日间,由於田澤湖線線路配合秋田新幹線施工改軌,為了接駁新幹線设置秋田接力號列車,經北上線運行。[14]

使用车辆

現在使用的列車

過去使用的列車

Thumb
KiHa 110系300番台擔當的「秋田接力」

車站列表

  • 停靠站
    • 快速… ●:停靠,|:通過
    • 普通… ●:停靠,▲:冬期(12月1日-翌年3月31日)通過,冬期以外停靠。
  • 軌道(全線單線) … ◇、∨、∧:可列車交會,|:不可列車交會
更多信息 中文站名, 日文站名 ...

廢站

  • 大荒澤站日语大荒沢信号場:和賀仙人站-陸中大石站(現在的湯田錦秋湖站)間。1962年12月1日移至新線時降格為信號場。1970年廢除。
  • 平石站:2022年3月12日廢站,小松川~相野野間(北上起51.6公里)
  • 矢美津站:2022年3月12日廢站,相野野~橫手間(北上起56.6公里)

和賀轻便軌道

和賀轻便軌道是1907年-1922年间黒泽尻(現北上站)与仙人(現和賀仙人站付近)間運行軌距762mm輕便鐵路,以貨物運送 (矿石、铁)为目的,开业初期为臺車,之后改为馬車鐵路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