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澳大利亞漢語變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澳大利亞漢語變體
Remove ads

漢語(主要為現代標準漢語廣府話等)是澳大利亞第二大語言。

事实速览 澳大利亞漢語, 区域 ...

2021 年的澳大利亞人口普查中,1,390,693 名澳大利亞人表態認為自己有華裔血統,佔全國人口的5.5%。在同一人口普查中,980,555 名澳大利亞人表示他們在家中主要說使用官話粵語,佔全國人口的 4.0%,使漢語成為繼英語之後澳大利亞第二大語言。漢語是澳大利亞華人身分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2]一些老一輩和近年來從中國大陸移民到澳大利亞的人只會說漢語。[3]

教育

漢語是澳大利亞學校中廣泛教學的第二語言之一[4] ,也是澳大利亞學校課程中提到的語言之一。[5]然而,學習漢語的學生絕大多數是華裔。普遍認為,對於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來說,漢語是一門相對難學的語言。[6] 非華裔學生學習和理解法語、德語、印尼語、義大利語、日語和西班牙語等其他外語的人數遠多於漢語。[7]

澳大利亞學校教授的主要漢語種類是現代標準漢語。2017年,現代標準漢語是除英語之外學習人數第四多的外語。它是新南威爾斯州和塔斯馬尼亞州的學校學習人數最多的外語,而在昆士蘭州和北領地的學校中,它是學習人數第三多的外語。[8]

2021年,現代標準漢語成為維多利亞省的學校學習人數最多的外語,有19.6%的維多利亞省的學生學習。[9] 然而,絕大多數提供現代標準漢語作為科目的澳大利亞學校都位於大都會區,在那裡外語作為選修課學習的情況較少,而那些選修外語的學生通常會學習法語、德語、印尼語、日語或西班牙語或澳大利亞原住民語言

澳大利亞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相對較差的外交關係以及新冠肺炎疫情[10],對澳大利亞的漢語學習產生了負面影響,因為大多數澳大利亞人往往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持非常負面的看法。[11][12][13][14][15][16]一小部分但有一定影響力的澳大利亞人公開持有種族主義和仇外觀點,也對澳大利亞的漢語和文化產生了負面影響。[17]

Remove ads

傳媒

澳大利亞最早的中文報紙之一是《華人時報》 ,該報於1902年在墨爾本出版,1922年遷至雪梨,1949年停刊。

現代澳大利亞的中文報紙和線上出版刊物包括《澳洲新報》、《同路人》和《看中國》。

線上新聞網站以及電視廣播中的新聞節目也提供中文版本,例如ABC 新聞[18]和SBS 新聞。[19] SBS世界觀察(SBS WorldWatch)是一個以三十多種語言播放世界新聞的電視台,包含漢語普通話和阿拉伯語(澳大利亞使用最廣泛的兩種語言)在澳大利亞各地播出本地新聞。[20]

統計

種類

更多信息 截至2021年澳大利亞在家講漢語的人數[1], 種類 ...

語言使用

更多信息 華人移民的語言使用[3], 國家 / 地區 ...
  1. 未進一步定義。指受訪者表示漢語是其在家中使用的主要語言,但未具體說明最常用的語言種類
  2. 78.2% 官話普通話)、14.9% 粵語
  3. 3.4% 在家庭使用
  4. 78.8% 粵語、3.2% 官話普通話
  5. 15.3% 在家庭使用
  6. 85.7% 官話國語)、4.3% 閩南語、0.9% 粵語
  7. 7.5% 在家庭使用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