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個海浪。當地震發生垃海底,因震波個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個起伏,形成強大個波浪,向前推進,擔沿海地帶淹沒脫個災害,稱之爲海嘯。

詞源


海嘯在交關西方語言當中稱爲「tsunami」,詞源自日語「津波」,即「港邊個波浪」(「津」即「港」)。該個也顯示出日本是一個常莊遭受海嘯襲擊個國家。漢字又稱海溢。「tsunami」隻詞咾,在1963年個國際科學會議丄正式列入國際術語。目前,人類對地震、火山、海嘯等突如其來個災變,衹能透過觀察、預測來預防或減少渠場所造成個損失,但還弗能阻止渠場個發生。
特性
海嘯發生個辰光咾,會引發一種波長極長個重力波。假使發生垃近岸淺水海域,波浪因深度漸淺而波高驟增,可造成嚴重災害。此波於大洋中傳遞極快,每秒速度可超過二百公尺。在地震發生處個波動可能衹有得0.1公尺到5公尺個高度,波長卻可能是1500公里。隨著水波傳到岸邊波長會縮短到5公里,高度卻可達到50公尺。
原因

海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0公里以內、里氏地震規模6.5以上個海底地震引起。海嘯波長比海洋個最大深度還要大,在海底附近傳播也嘸沒受幾許大個阻滯,弗管海洋深度如何,波儕可以傳播過去,海嘯在海洋個傳播速度大約是每小時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鄰兩個浪頭個距離也可能遠達500到650公里,當海嘯波進入陸坡後,由於深度變淺,波高突然增大,渠個昰種波浪運動所捲起個海濤,波高可達幾十米,並形成功「水牆」。由地震引起個波動與海面上個海浪弗同,一般海浪衹在一定深度個水層波動,而地震所引起個水體波動是從海面到海底整個水層個起伏。
此外,海底火山爆發,土崩及人爲個水底核爆,或者是隕石撞擊儕會得造成海嘯,「水牆」可達百尺。而且隕石造成個海嘯在任何水域也有機會發生,弗板定在地震帶。不過隕石造成個海嘯可能千年纔會發生一趟。海嘯等自然災害儕會產生次聲波,象鼻頭可以聽到次聲波,對遠處發生個火山地震儕會得有反應,比方咾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產生個海嘯,由於象鼻頭聽到海嘯產生個次聲波,弗聽主人指揮,快速離開現場,乘坐象鼻頭個遊客纔得以生還。
海潮暴漲有可能是海嘯所引起,也可能是颱風所引起。近地海嘯所引起個海潮暴漲通常伴隨著地震,遠洋地震所引起個海嘯嚜弗會感受到地震動。而颱風所引起個海嘯咾伴隨強風。史籍丄若然提到大地震,之後海潮暴漲,噶嚜海嘯個可能性極大。卻情多數記載衹提到海潮暴漲,並無其他說明,是弗是地震海嘯咾有待進一步探討。噶咾擔史籍丄所述之海嘯或疑海嘯,以海嘯信度表示其發生之可能性。

當海嘯從較寬廣較深個海域傳到海岸個辰光,乃末會得變形。當海水傳到岸邊個辰光咾,因爲水深變淺,所以波浪個傳遞速度變慢。當前一波海浪個速度變慢後,後一波因爲速度未降追爻上來,所以變成波高變高。噶咾即便在深水區弗高個波浪,到了岸邊波高卻會增加交關。
當海嘯到達海岸個辰光,看來像透加速版個潮汐個起落。如果波高忒高咾波浪嚜會得碎脫,或是可以看到老高個水牆。不過海嘯一般蠻少在岸邊成爲像煞塔般老高個水牆,或是看到明顯個破浪,因爲有辰光波浪是在離岸較遠處就已破碎脫哉。另外海嘯來襲辰光波浪若進入淺水海灣或河流出海口,也可能看到類似階梯狀波浪個湧潮(bore)出現。昰些儕會造成海岸邊個海水高度升高。若震央較近海岸辰光,甚至有儂觀測到升高相當於十層樓介高個。
Remove ads
強度或大小個等級
搭地震一樣,有過多趟嘗試建立衡量海嘯強度或大小個等級,使得弗同事件之間可以比較。[1]
強度等級
頂早畀日常用來衡量海嘯強度等級方案是用於地中海個西伯格-安布拉塞斯等級(Sieberg-Ambraseys scale)[2]搭用於太平洋個「今村-飯田強度分級(Imamura-Iida intensity scale)」[3]。索洛維耶夫又修改爻今村-飯田分級,根據如下公式計算海嘯強度I級:
昰𡍲是沿牢仔最近個海岸個平均海浪高度。昰個分級方案也畀稱爲「索洛維耶夫-今村海嘯強度等級(Soloviev-Imamura tsunami intensity scale)」,並用垃NGDC/NOAA所編撰個全球海嘯目錄當中。[4]新西伯利亞海嘯實驗室(Novosibirsk Tsunami Laboratory)也使用昰個分級作爲海嘯大小個主要參數。
大小等級
第一個真正計算出給定地點個海嘯大小而弗是強度個等級方案是由穆蒂伉盧米斯(Murty & Loomis)提出個ML分級(ML scale)。昰個分級是基於潛在能量個。[1]但因爲計算海嘯個潛在能量邪氣困難,所以該分級老少畀使用。阿部引入爻「海嘯大小等級」,其計算公式爲:
昰𡍲個 h咾是最大海嘯波幅(單位:米,m),由距離震中距離爲R個驗潮儀測得;a,b搭D是用垃使the Mt等級盡可能匹配矩震級(moment magnitude scale)個常數。[5]
海嘯警報系統

WCATWC
美國西海岸·阿拉斯加海嘯警報中心(WCATWC;暫譯)裏向,擔美國及其周邊地區依照海岸地形咾啥個要素劃分成功11個區域。各區域分別有2種(或1種乃至嘸沒)TIS(Tsunami Information Statement,海嘯情報)、3種(或1種)Warning(警報),共1~5級警報。
警報·注意報(日本)
日本氣象廳擔24小時監視造成海嘯個地震活動,並於地震發生後頂快垃2分鐘內發佈海嘯預報·警報(海嘯預報•海嘯注意報、海嘯警報、大海嘯警報)。即使是震源較遠但規模較大個地震或震度較小個地震也可能會發佈海嘯警報。爲仔縮減發佈警報所需要個辰光,也進行爻擔地震計更換爲性能更高個儀器或者裝設管道式海底地震計個工作。
原本發佈海嘯警報需要3分鐘左右個辰光,由於2006年10月開始,對日本近海個地震啟用緊急地震速報系統,乃末發佈警報需要個辰光得以縮減,最快可垃2分種內發佈海嘯警報(像2007年3月個能登半島地震咾啥)。
此外,發表海嘯警報個辰光,基於電視臺個判斷會得放出緊急警報廣播。
根據震源個位置、震級、斷層資料,可計算預測海嘯個發生及規模。由於地震發生後再進行計算常莊是來弗及個,氣象廳準備了各種預想資料庫以應對。
氣象廳根據預測個波浪高度,擔海嘯警報區分爲以下2類3種發表。此外,由於報導「大海嘯海嘯警報」比較拗口,簡稱爲「大海嘯警報」。
海嘯警報 | 大海嘯 | 最高達到3m以上個海嘯(發表個警報中區別爲5m、10m、10m以上該3種) |
海嘯 | 最高爲3m個海嘯(發表個警報區別爲3m該1種) | |
海嘯注意報 | 海嘯注意報 | 最高爲1m個海嘯(發表個警報爲1m該1種)[6] |
弗罷第1波最大個波浪,由於以幾十分鐘~1小時個間隔仍會襲來第2波、第3波,渠場擔可能在海灣內共鳴造成更大個海浪,而導致海水侵入陸地。噶咾,直到海嘯警報·注意報解除脫,儕有警戒·注意個必要。巨大地震導致個海嘯,也可能持續幾十個鐘頭(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中,自產生至完全解除經過了51小時)。
海嘯警報·注意報是擔日本沿岸地區分割爲弗同區塊(稱爲海嘯預報區),指定地區進行發表。
- 日本海嘯預報區詳圖…日本氣象廳 關於海嘯預報區 檔案,存勒網際網路檔案館當中。(2011年3月22號)(日文)
- 海嘯警報·注意報網站…日本氣象廳 海嘯警報·注意報(日文)
發佈海嘯警報、注意報個辰光,擔會發佈包括抵達岸邊個時刻、預測個海浪高度、各地滿潮時刻、到達辰光所觀測到個波高咾啥個「海嘯信息」。
- 海嘯資訊網站…日本氣象廳 海嘯資訊(日文)
- 海嘯警報等·資訊網站…日本氣象協會 海嘯資訊 檔案,存勒網際網路檔案館當中。(2008年1月2號)(日文)
Remove ads
海嘯對臺灣影響
雖然臺灣亦處環太平洋火山帶,不過搭日本弗同,臺灣蠻少有海嘯侵襲。主要原因是海嘯多來自太平洋個海底地震,會從臺灣東部靠近,而在臺灣東部個海底,菲律賓海板塊搭歐亞板塊交界處,海底地形邪氣陡峭,容易使波浪受到折射而遠離,弗利讓海嘯成形[7]。2011年日本東北大地震(海底地震)臺灣僅觀測到10公分潮差,而1960年智利大地震所引發個海嘯對於臺灣也嘸沒造成重大災害。
一般認爲臺灣最可能發生海嘯個地方是基隆到宜蘭一帶沿海,在過去就曾有發生之實例。1867年12月18日,雞籠(今基隆)附近發生有感地震,震央約在雞籠嶼(今基隆嶼)東方500公尺左右個海底,造成雞籠港(今基隆港)港內個海水急速往外海退去,挨下來海嘯撲向瑞芳、萬里、金包里(今金山)一帶沿海發生災情,史稱「雞籠海嘯」[8]。
雖然南海發生大規模地震機率邪氣低,萬一南海一帶個地方出現大地震,勢必會對臺灣西南沿海、東亞大陸東南沿海、中南半島、菲律賓咾啥場許造成海嘯威脅。不過嚜,臺灣仍有學者提出馬尼拉海溝恐有潛在危機[9]。
Remove ads
紀錄
全球個海嘯發生區大致交地震帶一致。全球有記載個破壞性海嘯大約有260趟橫裏,平均大約6、7年發生一趟。發生在環太平洋地區個地震海嘯就佔了約80%。而日本列島及附近海域個地震又佔太平洋地震海嘯個60%橫裏,日本是全球發生地震海嘯且受害頂深個國家。
近年來較大規模個海嘯有:
- 2011年3月11日於日本宮城縣仙台市以東個太平洋海域發生里氏規模9.0地震,引發海嘯。參見2011年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
- 2010年2月27日於智利比奧比奧沿岸附近陸地發生矩震級8.8地震,隨後引發海嘯襲擊環太平洋沿岸國家。參見2010年智利大地震
- 2004年12月26日於印尼個蘇門達臘外海發生里氏規模9.3海底地震。海嘯襲擊斯里蘭卡、印度、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孟加拉、馬爾地夫、緬甸搭非洲東岸等國家,造成30餘萬人喪生。準確死亡數字已無法統計。參見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 1998年7月兩個里氏規模7.0個海底地震,造成巴布亞紐幾內亞約2100人喪生。
- 1992年9月尼加拉瓜發生海嘯。
- 1883年8月25日荷屬東印度羣島丄火山爆發,引起個海嘯使約36,000人死亡。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別樣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