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字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二簡字,是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來勒1950年代提出《漢字簡化方案》以後,來勒1977年12月20號提出個《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裡向個簡化漢字。二簡方案分成兩張表:第一張表收錄248個簡化字,推出以後直接實行;第二張表收錄605個簡化字,推出以後只討論過,沒直接實行過。方案推出以後爭議邪氣大,阿末來勒1986年6月24號廢除脫哉。[1]
一般認為迭隻方案拿一些弗應該簡化個字簡化哉,字形簡化過頭,甚至失去漢字本生個結構意義,社會丄使用「二簡字」交關混亂。學者普遍認為,跟第一次簡化個漢字比,二簡草案大多採取一隻行業、一隻地方個新簡化字,並嘸沒約定俗成,造成廣大人民弗接受二簡字個事實。而且掃盲運動以後,中國大陸個文盲急劇減少,讓「漢字阻礙掃盲」個講法失去理據。二簡字推出以後,強迫大家重新學習漢字,重複勞動做無用功,還弗方便辨認。故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認為「二簡字」弗成功,廢止迭隻方案,指出「今後對漢字的改革要持謹慎態度」。後些來,根據社會丄個用字情況,恢復少數淘汰脫個異體字。
Remove ads
影響

由於19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二簡字」發布搭宣傳個力度較強,而且媒體、報刊甚至小學課本上儕開始用「二簡字」;外加「二簡字」筆畫少,寫起來便當,方便流行,來勒社會上蠻廣泛個。必過,因為「二簡字」簡化過頭哉,增加辨認難度,而且弗少經歷過繁體字、一簡字、二簡字個人寫個字「繁弗繁,簡弗簡」[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個頒布,從法律丄禁止錯別字、異體字、二簡字搭繁體字個應用。因為「二簡字」曾經是隻規範,外加便當易寫,伊有個辰光會得出現勒非公開個需要快速寫個物事上,比方講筆記、病歷,市場、商場甚至路牌也有二簡字,比方講「雞旦」(「雞蛋」)、「仃車」(「停車」)、「早歺」(「早餐」)咾啥個。
部分大陸人移居香港個辰光二簡字還嘸沒廢除脫,伊拉跟大陸通訊個辰光用個還是二簡字,受到「二簡字」個影響,會得拿「副經理」弗當新簡化成「付經理」(「傅經理」個「傅」姓亦會得寫成「付」,見二簡字草案第二表)」。
沿用個二簡字
燉

嘸沒畀《簡化字總表》承認個,出現勒二簡字方案里向個「燉」字來勒1988年收錄進《現代漢語通用字表》裡向哉,事實丄取得通用漢字個地位。2013年推出個《通用規範漢字表》裡向,只收錄「燉」字(〈二級字表〉,編號4005),沒「燉」字,來勒附件1〈規範字與繁體字、異體字對照表〉里向也嘸沒「燉」「燉」箇對字,弗認為「燉」是「燉」個繁體字。
實際丄,「燉」「燉」兩個字關係複雜,意思一樣,讀音基本相同,何里個字先出,何里個字後出,沒人講得清爽。
姓氏
「蕭」寫成「肖」,雖然老百姓偶爾會得拿「蕭」寫成「肖」,但兩隻姓是弗一樣個。二簡字拿「蕭」簡化成「肖」,連「蕭邦」也要改叫「蕭邦」,拿人家姓也改脫。同樣簡化個姓還有「閻姓」變「閆姓」、「藍姓」變「蘭姓」、「傅姓」變「付姓」、「戴姓」變「代」、「詹」變「占」咾啥個。因為現在改姓邪氣麻煩,除開更改個人個資料,還有拿用老個名字登記個財產公證,勞民傷財,弗少人嘸沒去改轉來,導致同時出現「閻」幫「閆」,「藍」幫「蘭」迭種樣子[3]。
箇以後,大陸弗少文獻當中,一些姓氏幾乎弗分,比方講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大將蕭勁光來勒二簡字出來以後變成肖勁光,現在弗少很多文章、出版品、電視節目儕分弗清爽,甚至一篇文章裡向同時出現蕭勁光搭肖勁光兩種寫法。[4]
其他常用個弗算錯字個二簡字
「橘子」個「橘」有個辰光會得寫成「桔」,箇種寫法清朝就已經出現哉,二簡字拿「橘」併進「桔」里向,廢除脫二簡字以後還是有迭能寫個。
Remove ads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