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区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Remove ads
歷史
秦漢屬會稽郡餘杭縣。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分餘杭置臨水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臨安縣,唐代武德七年(624年)於潛縣置潛州,並置臨水縣;光化三年(900年)又改回臨安縣。五代梁開平二年(908年)改安國縣。宋代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復改臨安縣。1958年撤餘杭縣入臨安縣。1960年9月撤昌化縣入臨安縣。1961年3月劃臨安縣個7個鄉歸杭州市錢塘聯社(今杭州市餘杭區)。1996年撤縣設市,2017年9月撤市設區。
地理
臨安區境多山地,森林覆蓋率達76.55%,出產木材、竹、筍乾、茶葉、山核桃搭多種藥材。全市年平均氣溫15℃,降水量1444毫米。
物產資源
行政區劃
下轄5個街道、13個鎮,11個社區、15個居民區298個行政村25個居委會:
- 街道辦事處:錦城街道、青山湖街道、玲瓏街道、錦南街道、錦北街道。
- 鎮:板橋鎮、高虹鎮、太湖源鎮、於潛鎮、天目山鎮、太陽鎮、昌化鎮、龍崗鎮、河橋鎮、湍口鎮、清涼峰鎮、潛川鎮、島石鎮。
- 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青山湖技術高新區,增掛國家級高新區牌子。
臨安主城區建成面積24.6平方公里。濱湖新區建成面積4.8平方公里。錦南新城城區規劃面積11平方公里,青山湖科技城城區建成面積75平方公里。
- 青山湖科技城是浙江建設科技強省搭創新型省份個重大工程,也是杭州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個核心組成部分。2009年5月15日,省政府第32次常務會議批准設立。同年11月30日,青山湖科技城正式奠基建設。青山湖科技城規劃面積115平方公里,分為四大功能區。研發區面積5平方公里,啟動區塊面積2.07平方公里,是科技城核心,建成後將集聚大批科研機構搭研發人才。產業化區面積40平方公里,是高端產業搭高新企業個集聚地。現代服務搭綜合生活配套區面積25平方公里,是企業總部、中介機構、現代服務業個集聚地。生態休閒區面積45平方公里,將圍繞青山湖適度開發生態休閒旅遊業。
- 錦南新城:未來城南地區將成為錦城片區空間拓展個核心承載地,南部地區個土地價值將顯著提升。錦南新城將充分利用臨近主城個先天優勢,以及完善個公共服務設施,集聚人氣,帶動南部地區個開發,成為城南地區個核心功能片區。其中,城際鐵路站終點戰設區錦南新城核心區。
- 濱湖新區,規劃八車道錢錦大道,彩虹快速路,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
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全市常住人口566665人,戶籍人口522253人。[1] 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7.31萬人,戶籍人口526000人。
教育
- 浙江農林大學勒拉臨安區,創建勒1958年,時稱天目林學院,1966年更名為浙江林學院,2010年更名為浙江農林大學。經過50餘年個建設,已發展成為一所以農林學科為特色,涵蓋農、工、管、文、理、法、經、醫、藝等九大學科門類個大學。致力於以生態為特色個校園文化建設,掛牌為「浙江省生態文化研究中心」。「兩園(校園、植物園)合一」個現代化生態校園畀譽為「浙江省高校校園建設個一張亮麗名片」。學校畀教育部、國家林業局等單位授予「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 浙江農林大學衣錦校區,勒拉臨安區錦城街道衣錦街,地處老城區,用地468畝,設有3個普通學院搭幹部管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搭浙江農民大學搭浙農林大創業孵化園。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是一所獨立學院,用地面積670畝,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總投資8.3億元,有望在2016年9月投入使用。建成後,遠期在校學生規模將達1萬人。杭電臨安校區將設25個本科專業,以電子信息搭經濟管理類專業為主。
- 浙江警察學院臨安校區勒拉臨安錦北街道集賢村,共占地500餘畝,總投資約6億元,分兩期進行建設。一期規劃用地270畝,總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於2013年9月入學,臨安校區建成後可容納3500名全日制在校生。
- 杭州醫學院臨安校區占地500畝,2015年投入使用。臨安校區將承擔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按照規劃,臨安校區個辦學規模將達8000人,共設13個專業。勒拉錦南新城區個核心區塊-柯家村區塊。
- 浙江公路技師學院隸屬省交通廳搭省公路管理局,是一所培養具有行業特色技能型、智慧型、創新型現代高技能人才個公辦學院。學院青山湖科技城新校區項目擬投入建設資金4.8億元,占地面積500畝,學生規模5000人橫裏。
Remove ads
文化搭旅遊
臨安風光以自然風景為主,有西天目山、東天目山、天目石谷、清涼峰、青山湖、太湖源、瑞金洞、柳溪江漂流、石長城、浙西大峽谷、大明山、白水澗等旅遊景點,其中天目山屬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搭森林公園。天目山禪源寺相傳是佛教、韋馱菩薩個道場。
名勝古蹟還有得湍口溫泉、玲瓏山、錢王陵園。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安吳越國王陵、功臣塔
- 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天目窯遺址群、功臣寺遺址(含婆留井)、西天目山墓塔群、普慶寺石塔、南屏塔、昱嶺關、陳家祠堂
友好城市
山西省平順縣 西安市雁塔區 上海市靜安區 無錫江陰市 台灣嘉義市 德國馬爾堡市 俄羅斯維克薩市 加拿大本拿比市 日本靜岡縣藤枝市
知名人物
錢鏐 錢永健 錢學森 任一力 道潛 阮迪民 方克秋 劉墉 琴操 趙爾春 程書鈞 葉詩文 江林昌 廖林英 陳金水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