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市垃拉浙江省東部,瀕臨東海。目前隸屬於地級台州市。市人民政府駐古城街道東方大道。[1]
歷史
西漢設回浦縣,東漢置章安縣,三國孫吳時改為臨海縣。此後,唐代為台州治,宋代至清代為台州府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台州地區駐地。1986年3月撤縣設市。在1994年台州地區行政公署搬遷至椒江並改設地級台州市。之前個兩千多年裏向,臨海一徑在台州地區佔據主導地位,並有得眾多個文物古蹟。
地理
臨海市境內背山面水,以山地搭丘陵為主,地勢自西向東傾斜。括蒼山脈由西南向東伸展,主峰米篩浪海拔1382米,為浙東第一高峰。 西部有大雷、赤峰、羊岩諸山環立,海拔垃700~1200米之間。中部是斷陷盆地,東部為濱海平原,地勢平坦,河浦縱橫。其外緣為淺海灘涂,海域有大小島嶼86隻。主要河流靈江是浙江第三大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境。
氣候
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1550毫米,夏秋之交颱風活動較頻繁。
行政區劃
下轄5個街道、14個鎮:
- 街道辦事處:古城街道、大洋街道、江南街道、大田街道、邵家渡街道;
- 鎮:杜橋鎮、白水洋鎮、汛橋鎮、桃渚鎮、東塍鎮、沿江鎮、括蒼鎮、湧泉鎮、小芝鎮、上盤鎮、尤溪鎮、河頭鎮、永豐鎮、匯溪鎮
- 新區:頭門港新區
物產
- 金屬資源有得鉛鋅、鐵、銅、鉬、錳。
- 非金屬資源有得螢石、膨潤土、磷灰、珍珠岩、石英岩、花崗岩、黃沙、石板、條石等。
- 植物資源有得柑橘、棉花、蔗糖、茶葉、蠶桑、蘆筍、油菜等。
- 海洋資源豐富,生物品種繁多,利於海洋捕撈搭海水養殖。著名個東磯漁場盛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鯧魚、魚時魚、石斑魚、鰳魚、馬鮫、海鰻、墨魚及對蝦、梭子蟹等海產品。
- 土特產品
- 茶葉:臨海蟠毫、羊岩勾青
- 水果:湧泉蜜橘、東魁楊梅、邵家渡草莓、大石葡萄
名勝古蹟
有東湖、巾山、鄭廣文紀念館、抗倭古城桃渚、桃渚武坑搭珊瑚岩群。
古台州府城牆垃拉今臨海市區裏向,由於渠老長一段垃山裏逶迤,像煞北方個長城,故又稱「江南長城」。該城牆以具有軍事搭防洪個雙重功能而著稱,經過歷代弗斷修繕,西、南面城牆依舊保存較好。此外,東海岸邊還有明代戚繼光、譚綸率眾抗擊倭寇個遺蹟桃渚城。台州府城牆與桃渚城儕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經濟
工業經濟以民營為主,其中製藥業近年來發展較快。
文化搭教育
文化
臨海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經濟、文化發達,至今仍保留着交關古遺址、古建築、古墓葬搭大批珍貴文物。自唐廣文博士鄭虔來台州開辦學館、啟蒙教化之後,民重耕讀,教育發達,名人輩出。垃歷代科舉當中,出過3位狀元,1位榜眼,1位武探花,共有得進士357人,其中垃宋代達到217人。
清光緒年間,建有中學堂2所,高等小學堂6所,初等小學堂30所。歷經漫長歲月個風雨滄桑,臨海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跡、名特「四名」之城。古城牆歷史悠久,保存完好。台州古城、紫陽街、譚綸畫像、戚繼光表功碑、千佛塔、桃渚城、湧泉、溪口古窯址群、鄭虔墓、翼龍化石產地保護區咾啥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峰、珊瑚岩群分別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搭多功能國家級地質公園。
臨海精神是「崇文 厚德 務實 創新」。
教育
高等教育
- 台州學院
高中教育
- 台州中學
- 回浦中學
- 大田中學
- 杜橋中學
- 靈江中學
- 臨海市第六中學
- 臨海市白雲高級中學
- 臨海市新時代中學
- 臨海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臨海市高級職業中學
初中教育
- 臨海市外國語學校
- 台州學院附屬中學
- 臨海中學
- 學海中學
- 回浦實驗中學
- 臨海市第五中學
小學教育
- 哲商小學
- 臨海小學
- 大洋小學
- 巾山小學
- 古城小學
- 回浦實驗小學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