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一念无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念無明
Remove ads

一念无明佛教术语[1]无明可分两种:一念无明无始无明

概论

“一念无明”,义为在最初无妄想的状态之中,突然会有一念烦恼产生,由于这一念心动,就导致众生继续受生而轮回生死。[2]

一念无明的由来,乃是由阿赖耶识中所含藏的烦恼种子而生。在二乘法中,一念无明包括了我见我执,而我见就是一念无明的根本。在大乘法中,一念无明又称为四住地烦恼,包括了见一处住地(我见烦恼),以及欲界爱住地色界爱住地无色界爱住地。一念无明,是二乘菩提所断的惑;在大乘法中就叫做烦恼障,所断的惑就称为见惑思惑。四住地烦恼归根究柢仍是基于我见而有的。也就是二乘解脱道中所说的三缚结五下分结五上分结[3]

众生从无始劫以来,一直在熏习一念无明,也就是熏习我见我所的贪爱。一切修行人,若是真实修行禅定,凡是我见我执还没有断尽,凡是三界爱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没有断除的人,都会有一念出现而出的现象。无始劫来与世世的见闻觉知心刹那刹那不断相应,能够出生一切世间法中的烦恼。一念者,谓如是四种烦恼未断之前,一念刚灭, 念又生,念念不断;乃至证得四禅八定,于等至定境之中,忽然又生一念我见或我执烦恼,致令意根意识不能永灭,致令不能入住无余涅槃之真正无我境界中。

如是一念又复一念,继起不断,致令(色、受、想、行、识五阴)、(地、水、火、风、空、识六界)、(眼、耳、鼻、舌、身、意六入)、(我执)不能断除,因此流转生死不已,故名一念住地者,谓住于其境界中,不知其本是妄,执着不能舍弃,故名住地。

Remove ads

辨义

“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的辨义[2]

  • 无始无明是所知障,一念无明是烦恼障。明心见性后断除一念无明之“见破一处住地烦恼”,其余的三种烦恼是修所断烦恼,在开悟后历缘对境中修行去除。一念无明非无始无明的一部分。
  • 若亲证如来藏,定会打破无始无明。于打破无始无明的同时,就会一并断除一念无明中的见一处住地烦恼,也就是会同时断除三缚结,所以打破无始无明也可以让众生渐渐的出离三界生死。
  • 但当修行人探讨“如何证得解脱果,如何能证涅槃?”时,仍然是无明的表现,就与一念无明烦恼相应相续了。

参考条目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