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军总医院
臺灣臺北市醫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军总医院(简称三总),成立于1946年的中华民国军医院。1983年正式成为国防医学院(今国防医学大学)的教学医院[注 1]。目前是中华民国唯一“医学中心”级的军医院。除对中华民国国军官兵及眷属提供医疗服务和因应国防和军事需求的医学研究外,也以“三军总医院附设民众诊疗服务处”名义对一般大众提供医疗服务。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10月12日) |
Remove ads
历史
台湾战后时期,于1946年将“日本台湾陆军病院南门病室”(今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和平院区与附近地区)改编为台湾陆军医院,以吴国兴上校为院长,并接管日军北投病室。台湾战后时期多次改制,1949年改制为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第五总医院。此后医院名称编制更动,1950年改组为陆海空军第一总医院,1955年,改称陆军第一总医院,1960年再改为陆军第八〇一总医院,1967年将北投分院独立为八二一医院。直至1968年5月,改组为“三军总医院”,并由小南门旁迁建至今汀洲院区(原台北市战前规划的大型都会公园之八号公园),与1949年在台复校之国防医学院形成一块完整的教学医院及医学院。
1980年代,国防医学院三军总医院寻求新院区,并选定台北市内湖区原陆军工兵学校校地作为新院区。新建工程于1990年动工,1999年完工,并搬迁至内湖院区。汀洲院区保留门诊和急诊,病房转型为护理之家及呼吸照护病房(RCW)。原汀州院区的闲置土地,成为台北市替代役中心、国立台湾大学水源校区。
2000年代国军精实案政策下,2004年收并国军基隆医院为三军总医院附设基隆民众诊疗服务处,一般民众称为“基隆三总”或“三军总医院基隆分院”;2005年收并国军徐州路门诊中心为三军总医院台北门诊中心;2006年收并国军澎湖医院为三军总医院澎湖分院,一般民众称为“澎湖三总”。2013年配合中华民国国防部“医疗机构整合”计划,国军北投医院和国军松山总医院整并入三总,改为三军总医院北投分院和三军总医院松山分院。2015年1月1日基隆民众诊疗服务处改为三军总医院基隆分院。
2025年8月配合国防医学院升格改制国防医学大学,机关全衔由国防医学院三军总医院正式更名为国防医学大学三军总医院。
Remove ads
人员及编制
三军总医院医师之组成大部分来自于国防医学院医学系毕业生,少部分来自于其他医学院校医学系毕业生。造成此一情况原因是该院医师分为军职及文职,此两种身份的缺额是固定的。但需注意的是,并非军职医师就一定是国防医学院出身,部分非国防医学院出身之军职医师是来自于民间召募医学系毕业之志愿役军官,而军衔停年届满的军职医师也可能转换为文职医师继续聘用。该院院长一般而言为拥有少将军衔之主治医师担任,不再具有国防医学院副院长职衔,而是由该院执行官担任国防医学院副院长职衔。
相较于医师,该院药师、护士、护理师、医检师、放射师、治疗师等虽然亦列为广义之国军人员,但多数为文职身份。值得一提的是,该院早期之勤务员亦多有军职身份(大部分为士官);然现多数勤务员以外包之人力公司为主,留存下来之老士官已是少数。
历任院长
组织架构
- 院长
- 院长
- 教学副院长
- 研究副院长
- 资讯副院长
- 行政副院长
- 行政单位
- 主计室
- 职业安全卫生室
- 民诊处
- 教学部
- 卫材补给保养室
- 医务企划管理部
- 医务企划管理部医勤室
- 政治作战主任室
- 医学研究部
- 医学资讯室
- 医学资讯室病历资讯组
- 品质管理中心
- 外科部
- 泌尿外科
- 胸腔外科
- 创伤医学科
- 整形外科
- 一般外科
- 大肠直肠外科
- 小儿外科
- 心脏血管外科
- 实验外科
- 内科部
- 心脏内科
- 血液肿瘤科
- 胃肠肝胆科
- 风湿免疫过敏科
- 胸腔内科
- 肾脏内科
- 感染及热带医学科
- 新陈代谢科
- 整合医学科
- 小儿及妇产部
- 小儿科部
- 妇产部
- 重症医学部
- 烧伤暨重症加护中心
- 心脏加护中心
- 心脏血管外科加护中心
- 创伤医学科暨综合加护中心
- 内科加护中心
- 内科第二加护中心
- 小儿暨新生儿加护中心
- 外科加护中心
- 神经外科重症加护中心
- 脑中风暨神经重症加护中心
- 三五隔离病房暨加护中心
- 中医部
- 牙科部
- 口腔诊断科
- 口腔颚面外科
- 口腔赝复科
- 牙髓病科
- 牙周病科
- 牙体复形科
- 齿颚矫正科
- 家庭牙科
- 儿童牙科
- 植牙中心
- 皮肤科部
- 耳鼻喉头颈外科部
- 喉科及头颈外科
- 耳科
- 睡眠外科
- 移植医学部
- 心脏移植团队
- 肺脏移植团队
- 肝脏移植团队
- 肾脏移植团队
- 胰脏移植团队
- 眼角膜移植团队
- 组织移植团队-骨科
- 组织移植团队-整形外科
- 放射诊断部
- 放射肿瘤部
- 放射治疗科
- 放射物理科
- 急诊医学部
- 急诊内科
- 急诊外科
- 灾难医学科
- 毒物中心
- 家庭暨社区医学部
- 健康管理中心
- 国际医疗中心
- 职业医学科
- 老年医学科
- 日间照顾中心
- 核子医学部
- 核子制药科
- 病理部
- 外科病理科
- 一般病理科
- 实验病理科
- 法医中心
- 神经外科部
- 神经科部
- 中枢神经科
- 一般神经科
- 脑血管科
- 周边神经科
- 骨科部
- 一般骨科
- 创伤骨科
- 运动医学科
- 脊椎骨科
- 眼科部
- 一般眼科
- 视觉功能科
- 视网膜科
- 视力保健科
- 青光眼专科
- 视网膜专科
- 角膜专科
- 葡萄膜专科
- 眼整型专科
- 小儿眼科专科
- 眼神经专科
- 屈光调节专科
- 麻醉部
- 一般麻醉科
- 心胸麻醉科
- 疼痛治疗科
- 麻醉恢复室
- 外科加护中心
- 复健医学部
- 物理治疗科
- 职能治疗科
- 心肺复健中心
- 早期疗育中心
- 精神医学部
- 营养部
- 临床药学部
- 临床药学科
- 调剂科
- 药事行政科
- 药事科技研发科
- 护理部
- 其他专科
- 睡眠医学中心
- 人体试验审议会(IRB)
- 中暑防治中心
- 正子断层造影中心
- 杀防治中心
- 血友病照护及研究中心
- 社会服务室
- 高压氧中心
- 临床试验中心
- 实证医学中心
- 癌症防治科
- 临床病理科
- 医学美容中心
- 药事审议会
- 药酒瘾防治中心
- 人体生物数据库(BIOBANK)
- 护理之家
- 呼吸照护病房
- 精准医学暨基因体中心
- 创新育成中心
- 微量元素研究中心
- 再生医疗中心
- 减重代谢暨消化系微创手术中心
- 营养治疗审议会
- 受试者保护中心
- 数位医疗中心
- 感染管制中心
- 运动医学暨智能恢复中心
Remove ads
院区与分院

等级为医学中心,院址为台北市内湖区成功路二段325号,设有门诊、急诊、住院,院区内有公车站,并有免费接驳车(来往汀州院区、捷运昆阳站、捷运松山站、基隆分院)。

院址为基隆市仁爱区孝二路39号2楼(忠孝大楼),设有门诊。
等级为地区医院,精神科专科医院,院址为台北市北投区新民路60号精神科专科医院,设有精神科门诊、精神科急诊、精神科住院、家医科门诊。
参见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