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木津川市

日本京都府的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木津川市
Remove ads

木津川市(日语:木津川市きづがわし Kizugawa shi */?)是位于日本京都府南部的行政区划,为京都府辖下位置最南端的,南接奈良县奈良市。在公元740年至744年期间,日本的首都恭仁京曾位于此地。

事实速览 木津川市 木津川市, 日文转写 ...

辖内东半部为山区,木津川日语木津川 (京都府)自东向西穿过市区中心,其市名正来此条河川。

木津川市距离京都市大阪市的市中心皆约在30至40公里之间,距离奈良市中心更仅有8公里,也都有铁路路线可以直接进入这个城市,也因此同时成为这三个城市的卫星城市。但由于紧邻奈良市,生活圈较依赖奈良,为了配合大阪、京都、奈良共同合作的都市开发计划“关西文化学术研究都市日语関西文化学術研究都市”,在西南侧与奈良市交界处则有一两市共同开发的平城・相乐新市镇日语平城・相楽ニュータウン,吸引了大量居民移居,使得木津川市成为日本全国数一数二的高人口成长率行政区。在由民间政策研究组织日本创成会议日语日本創成会議所公布的人口成长估算中,预估2040年时木津川市将是京都府内唯一年轻女性人口成长率为正数的自治体[注 1][2]

在“关西文化学术研究都市”的12据点之中,精华-西木津区、平城-相乐区、木津区共计三个据点坐落于木津川市,因此木津川市也以文化与学术发展为其目标之一;目前有乐敦制药欧姆龙积水房屋等多家企业在木津川市设有产品研究据点。

Remove ads

人口

Thumb
木津川市人口分布图
木津川市与日本全国年龄别人口分布比较图
(2005年资料)
木津川市的年龄、男女别人口分布图
(2005年资料)
紫色是木津川市
绿色是全国
蓝色是男性
红色是女性
木津川市人口变化
1970年 28,007人
1975年 29,958人
1980年 34,431人
1985年 39,761人
1990年 49,532人
1995年 52,436人
2000年 58,809人
2005年 63,649人
2010年 69,761人
2015年 72,840人
2020年 77,907人
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统计中心日语統計センター提供之人口普查数据

历史

现在的木津川市范围在令制国时代属于山城国相乐郡,公元8世纪初期,由于成为建设平城京(位于现在的奈良市)的木材搬运港而开始发展,也因此得到“木の津”(木之港)的地名。公元740年圣武天皇将首都迁至此地,在此建立恭仁京[3],但在744年首都再次被迁移至难波京(位于现在的大阪市)。此后,此地仍持续成为皇族相关人员的领地,直到明治维新后被划入京都府。

1889年实施町村制,现在的木津川市在当时分属棚仓村日语棚倉村高丽村日语高麗村 (京都府)上狛村日语山城町上狛相乐村日语相楽村、木津村、加茂村、当尾村日语当尾村 (京都府)瓶原村日语瓶原村,共8个行政区划。其中木津村、上狛村、加茂村先后在1893年、1926年1928年改制为木津町日语木津町、上狛町、加茂村日语加茂町 (京都府);而后在1950年代的昭和大合并期间,相乐村被并入木津町,当尾村和瓶原村被并入加茂町,其余的上狛町、高丽村、棚仓村则合并为山城町日语山城町 (京都府)

2007年山城町、木津町与加茂町再次合并,在规划时曾考虑过的新名称包括有:“山城市”、“京山城市”、“南京都市”、“恭仁京市”,最终以木津川做为新的市名。

Remove ads

变迁表

更多信息 1889年4月1日, 1889年 - 1926年 ...

交通

辖内主要铁路车站为木津车站,共有奈良线片町线(学研都市线)、关西本线大和路线)在此交会,因此在此有开往京桥京都奈良龟山四个方向的列车;在辖区西部也有近铁京都线通过,可连结京都及奈良。

公路则有南北向的国道24号与东西向的国道163号在辖内交会,高速公路则有京奈和自动车道,并设有木津交流道,往北可接入新名神高速公路,往南路段则仍在兴建中,待通车后可经奈良通往和歌山

铁路

名胜古迹

于740年至744年间曾为日本奈良时代的首都恭仁京所在地的木津川市,自古以来有丰富的历史观光资源。奈良时代奈良因香火鼎盛,街弄繁华喧嚣,当时的僧侣为了寻求静心修行之处翻越山岭,在木津川市的当尾地区建立修行场,修行场久而久之成为了今天伫立于木津川市的寺庙。而虔诚的佛教徒在当尾地区竖立多尊石佛,成为木津川市著名的观光景点。 其他名胜古迹包括:

教育

同志社大学于2005年买下了过去佳能设于此的生态研究所,设立为“学研都市校区”,于2006年启用,由于紧邻学研都市医院,在此与其合作进行医学工程相关的研究。[4]

幼稚园
  • 木津幼稚园
  • 相乐幼稚园
  • 高原幼稚园
小学
  • 木津小学
  • 相乐小学
  • 高原小学
  • 相乐台小学
  • 木津川台小学
  • 梅美台小学
  • 州见台小学
  • 城山台小学
  • 加茂小学
  • 恭仁小学
  • 南加茂台小学
  • 上狛小学
  • 棚仓小学
  • 同志社国际学院初等部
中学
  • 木津中学
  • 木津第二中学
  • 木津南中学
  • 泉川中学
  • 山城中学
  • 同志社国际学院国际部
高中
  • 南阳高中


姊妹、友好城市

本地出身之名人

注释

参考文献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