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国—巴勒斯坦关系

双边关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巴勒斯坦關係
Remove ads

中国—巴勒斯坦关系(阿拉伯语:العلاقات الصينية الفلسطينية),此条目叙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巴勒斯坦国的双边外交关系,双方外交关系始于1965年3月22日,在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主席吴学谦的主持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驻北京办事处成立,享受大使馆待遇。

事实速览 巴勒斯坦,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88年1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并与之建交,同年12月20日,巴解驻北京办事处升格为巴勒斯坦驻华大使馆。

历史

1949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共内战中获胜后,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承认以色列国,但也同时支持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毛泽东支持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这是当时两个巴勒斯坦的主要政党[2]

1965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访问北京,会谈中毛泽东将以色列与台湾进行了比较,称这两个地方是“帝国主义”为了遏制阿拉伯人和中国人而创建的。周恩来当时更直接说以色列是“美帝国主义”创建的,对阿拉伯邻国构成威胁。同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中国设立外交机构,中国成为第一个与巴勒斯坦建立关系的非阿拉伯国家[3]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后,继续支持巴勒斯坦人。 1974年夏天,巴解组织在北京开设了大使馆。[2]

中国支持联合国大会第3379号决议英语United_Nations_General_Assembly_Resolution_3379,该决议在1975年通过,将犹太复国主义与种族主义连结起来。[4]

1976年毛泽东逝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新一届领导层上台,掌权的邓小平减少了对巴勒斯坦军事团体的直接支持。最终于1978年切断了军事援助,但同时表示支持戴维营协议两国方案

1988年,中国无视以色列美国的反对,连同国际间的数十个国家,支持《巴勒斯坦独立宣言》,并于同年11月20日正式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并与之建交[3]

自1990年7月5日起,中国向巴勒斯坦派驻正式外交人员。最初的外交事务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突尼斯大使兼任。1995年12月,中国在加沙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办事处,2004年5月办事处迁至拉姆安拉,2008年6月正式名称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勒斯坦国公署,突尼斯大使不再兼任驻巴勒斯坦大使,而是直接派遣大使。2013年,办事处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勒斯坦国办事处。2014年,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在卡塔尔多哈会见哈马斯最高领导人马沙勒。[5]

2023年6月14日,两国元首宣布建立中巴战略伙伴关系。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提出三点主张,包括认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6]

2023年10月爆发以色列—哈马斯战争,中国发布声明,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但始终拒绝谴责哈马斯的突袭,引起以色列的批评[7]。其后中国再次谴责伤害平民的任何行为,但同时指出以巴冲突问题的根源是以色列不断吞噬本属于巴勒斯坦的领土,及逼害巴勒斯坦人。在这次记者会中,虽然中国谴责任何伤害平民的行为,但依旧没有点名批评哈马斯[8][9]。同月,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以色列在以巴冲突的行为已超越自卫范围,应停止对加沙地带民众的集体惩罚[10],又表示支持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形成共同立场。有媒体因此认为中国的立场倾向阿拉伯及巴勒斯坦阵营[11]

Remove ads

政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直都支持巴勒斯坦人,毛泽东给予了许多经济及军事上的支援给巴勒斯坦的各组织。毛泽东逝世后,新任领导人邓小平继续支持巴勒斯坦,但因为跟西方关系改善及转向务实外交方针,开始减少军事上的直接支持,但在外交及经济上的支援一直增多。在江泽民胡锦涛两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政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在原则上支持中东和平进程和奥斯陆协议。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曾14次访华,他的继任者马哈茂德·阿巴斯也曾多次访华。[2]

中国与巴勒斯坦内部的两大派别同时保持良好的关系,同时在包括联合国体系下的不同情势下支持及同情巴勒斯坦[12]

与法塔赫关系

中国与法塔赫关系密切,默认其为巴勒斯坦的合法代表。2012年11月29日,中国投票赞成联合国大会第67/19号决议,给予巴勒斯坦联合国非会员观察员国地位[13]。巴勒斯坦国因此由联合国观察员实体升格为非会员观察员国,[14]也使巴勒斯坦可在国际刑事法院向以色列提起诉讼[15]

中国投票支持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2334号决议,谴责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建造定居点,占领的东耶路撒冷巴勒斯坦领土。指责以色列的定居活动“公然违反”国际法,并且“没有法律效力”。决议要求以色列马上停止这种活动并履行日内瓦第四公约中规定的占领国的义务[16][17]

2016年初,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阿盟会议上重申中国支持“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习近平还宣布了一项价值 5,000 万元人民币(760 万美元)的援助项目,用于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造太阳能发电站[12]

2017年4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巴勒斯坦外交部长马利基的会晤中称,缺乏“一个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巴勒斯坦]国家”是“可怕的不公正”。 王毅表示,中方支持巴勒斯坦人在1967年六日战争前划定的边界基础上建立独立国家的努力,并支持在东耶路撒冷建立未来的首都[18]

2017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以巴冲突问题”提出“四点主张”,进一步明确中方立场。第一,中方支持在巴勒斯坦问题框架内建立独立、主权的巴勒斯坦。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两国方案[19][20]

2019年,川普政府提出的“川普和平计划”受到中国的批评,称其过于偏向以色列[3]

2023年6月13日,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对中国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这是他第五次正式访华。访问期间,他会见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讨论了巴勒斯坦最新事态发展以及其他地区和国际问题。 中方已表示愿协助推动以巴和谈[21]。 访问期间,中国宣布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2]。 在访问期间,习近平提出了解决巴以冲突的三点建议: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 向巴勒斯坦提供人道援助; 并召开“规模更大、更有权威、更有影响力的国际和平会议”来促进[23]

与哈马斯关系

中国与哈马斯的关系相比法塔赫来说,属于比较冷淡,但中国拒绝称哈马斯为恐怖组织。哈马斯在2006年巴勒斯坦立法选举获胜后,中国承认哈马斯的合法地位,称其为巴勒斯坦人民的民选代表。 2006年6月,中国不顾美国和以色列的抗议,邀请时任巴勒斯坦外长、哈马斯代表哈茂德·扎哈尔出席中国-阿拉伯合作论坛。当时哈马斯虽与法塔赫有尖锐的派别冲突,但中国的决定依旧得到法塔赫领导人阿巴斯的赞扬[24]

2008-2009年加萨战争,以色列国防军对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哈马斯目标执行代号“铸铅行动”的空袭,行动中以色列在人口密集的平民地区使用违禁武器白磷弹。联合国表示加沙地带出现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头两天的空袭就已造成32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超过1400人受伤,为报复以色列的军事打击,哈马斯向以色列境内目标发射火箭弹迫击炮还击。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谴责以色列使用白磷弹及攻击平民,敦促双方透过对话解决争端[25]

由于2008年-2009年的加萨战争以色列封锁加萨地区,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再次造成人道主义危机。于是在2010年5月,自由加萨运动派遣船队前往加萨运送人道救援物资,但却遭到以色列军方在公海攻击船队,10名船队乘员遭登船以军杀害,60名船队乘员受伤。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强烈谴责以色列,敦促以色列认真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立即解除封锁,改善加沙地带局势[26]

2012年11月,以色列国防军展开名为“云柱行动”的军事行动,哈马斯控制的加萨地区进行打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以方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表示严重关切,谴责任何造成平民伤亡的行为;同时敦促有关方面特别是以方保持克制,避免事态升级。[27]

2014年加萨战争期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014年7月9日在回应暴力事件时表示:“我们认为,诉诸武力、以暴制暴无助于解决问题,只会加剧仇恨。我们敦促有关各方从和平大局和人民生活大局出发,立即实现停火,坚持和谈的战略选择,争取早日复谈[28]

2023年以色列—哈马斯战争,中国发布声明表示对当前巴以紧张局势加剧和暴力升级深表关切,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立即停火,保护平民,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29]。但由于北京始终拒绝谴责哈马斯的突袭,引起以色列的批评[7]。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称中方对冲突造成平民伤亡感到非常痛心,同时亦反对和谴责伤害平民的这种行为,但同时指出以巴冲突问题的根源是以色列不断吞噬本属于巴勒斯坦的领土,及逼害巴勒斯坦人。在这次记者会中,虽然中国谴责任何伤害平民的行为,但依旧没有点名批评哈马斯[8][9]。2023年10月14日,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以色列在以巴冲突的行为已超越自卫范围,应停止对加沙地带民众的集体惩罚。[10]媒体普遍体认为中国的立场偏向阿拉伯及巴勒斯坦阵营[11]

2023年10月15日,俄罗斯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呼吁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被美国否决[30][31]。10月18日,巴西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修正后的停火决议草案,这份草案得到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12个成员国支持,呼吁向加萨平民提供援助,但再度被美国动用否决权否决,受到中国在内的多个安理会成员国批评[32][33]人权观察组织的路易斯夏博诺表示,美国再次“愤世嫉俗地使用否决权,阻止联合国安理会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遭受前所未有的大屠杀时采取行动”。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辩解说,美国否决草案是“希望有更多时间让美国发挥务实外交”,同时又批评该案文没有提及以色列的自卫权[34][35]。10月24日,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张军表示,安理会必须用清晰、明确的语言要求立即停火;各国应当坚持人类道德良知,而不是固守地缘政治算计,更不应搞双重标准,被认为是在批评美国。[36]

2023年10月26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特别会议,约旦代表22个阿拉伯国家及中国草拟决议案提交联合国大会,要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装团体哈马斯立即人道主义停火,让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并保护平民,并谴责所有针对巴以平民的暴力行为,未点名哈马斯。[37]。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于10月27日对决议案进行投票,最终以120票赞成、45票弃权、14票反对,压倒性通过决议,跨越投票国2/3多数门槛。结果表决后,现场随即爆发一片掌声。伊拉克起初投了弃权票,但事后说明是因为技术问题投票按钮失灵,因此最终计票结果为121票赞成、44票弃权[38]

2024年1月,以国防军表示,哈马斯在加沙地带使用大量中国制造的武器装备。[39]

Remove ads

经贸关系

2022年,中巴双边贸易额为1.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2%。主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巴勒斯坦出口。其中中国出口1.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进口1.9万美元,同比下降94.3%[40]

交通

航空

客运

两国无直航班机,且巴勒斯坦唯一的亚西尔·阿拉法特国际机场也因故关闭,可先从中国机场→直航第三地→以色列机场英语List of Israeli airports约旦机场英语List of airports in Jordan埃及机场英语List of airports in Egypt周边国家→巴勒斯坦。

由以色列进入巴勒斯坦的距离最近,可经由:

注释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