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国反西方情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国反西方情绪自1990年代初以来逐渐增长,其中尤其以中国青年为主[1]。其中使反西方情绪激增的较为突出的事件包括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2]、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2008年西藏骚乱[3][4]、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外群体示威抗议[5]、2021年新疆棉花争议事件等。而近年则主要围绕着中西方的意识形态冲突与西方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上的争议等。
![]() |
在21世纪初期,根据公共民意调查显示,多数中国人曾经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持友好态度[6]。但自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于2012年上台后,尤其是2017年新疆种族灭绝指控、2018年中美贸易战及2019年冠状病毒病疫情爆发之后,中国民族主义被强化,在国内开展如四个自信、中国梦、东升西降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巩固统一意识形态 [7][8],在海外展开战狼外交,把一些问题的责任全部甩给西方(包括无端指责),都在客观上使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的观感急剧下降。现时,中国人普遍对西方保持负面观感[9][10],怀疑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动机[6],中国当局认为这源自百年来西方对中国欺侮的历史记忆及当今西方国家的一些对华政策。[11]在多伦多大学于2020年4月进行的一项研究中,每5个30岁以下的中国人中就有4个表示他们不信任美国人。[12][13]
后来随着中国经济与市场地位快速提升,即使是移民和留学生民族主义也非常强烈,美国之音报导,中国民族主义正从过去的防卫和屈辱意识,随着军力与工业技术力的爆发式发展,思想转移到扩张与推进的形式,如果不加以控制,民族主义有趋于极端的倾向,那给中国带来民主反而可能会激化这种情绪,从而导致更大的危害性[14]。
Remove ads
历史

反西方情绪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义和团运动中就有出现。当时拳民袭击西方人,传教士和皈依的基督教的中国人。清朝内部分为了反西方派、温和派以及改革派。在支持义和团运动中,包括了端郡王载漪以及曾带领10000名穆斯林甘军在廊坊阻击战攻击并击退八国联军的清军将领董福祥[8]。
中国国民党内部也存在反西方情绪。国民党内部的穆斯林将领白崇禧在广西掀起了反西方的声浪,攻击美国、欧洲和其他外国人和传教士,使该省对外国人来说不再安全。西方人逃离该省并且一些皈依基督教的中国人被视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而被攻击。西方人在街上遭到袭击,其中许多人逃往各自国家的领事馆[10]。该运动的三个目标是反西方、反帝国主义和反宗教[9]。
作为国民党大员,白崇禧以及其他广西大员允许中国共产党继续攻击外国人以及损毁神像。因为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将列强驱逐出中国,但他们阻止了共产党所发起的社会变革。[15]
白崇禧同时也想将西方势力从中国的其他地方驱逐出去。白崇禧公开表示,宣称中国的中国少数民族正在遭受“外国压迫”。白崇禧号召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协助他们把外国人赶出去。他本人效仿左宗棠在陕甘回乱中的领导方式,想带领一支军队远赴新疆夺回新疆的控制权。值得一提的是,白崇禧也是回民中的一员[14]。
国民党中效仿墨索里尼褐衫党的法西斯式的非法军事组织蓝衣社,其反西方以及反共,并表示其日程就是将外国帝国主义(日本和西方)逐出中国,消灭共产主义以及封建主义[16]。除了反共以外,一些国民党成员,包括反美的蒋中正左膀右臂戴笠,他们都想要消除美国的影响[17]。
Remove ads
当代事例
1999年5月7日,北约空军飞机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贝尔格莱德大使馆,造成三名中国公民死亡。美国声称爆炸是使用过时地图造成的事故,但只有少数中国人接受这种解释。[18] 这起袭击引起了广泛愤怒,此次袭击发生后,中国官员将爆炸事件描述为“野蛮行径”[19]和“战争罪”[20],而在欧洲和美国的中国学生则示威反对“北约法西斯主义”[21]
在中国,数千人参与了北京和其他省会城市的抗议游行,一些抗议者向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的外交使团投掷了汽油弹和石块[22],而在成都的美国领事馆遭到了燃烧弹袭击[21]。
2021年新疆棉花争议事件又称新疆棉花事件、新疆棉花风波、新疆棉风暴,是于2021年3月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爆发的抵制事件。事件源于西方国家批评中国建立新疆再教育营和指控新疆出现种族灭绝事件期间,西方媒体政商界指控中国当局在新疆对维吾尔族人民施行“强迫劳动”并发起贸易制裁与抵制。尤其是西方时装品牌(例如瑞典H&M、耐克、阿迪达斯[24][25][26]等)因维吾尔人强迫劳动的相关报道和指控而于2020年发布声明称“不与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或原材料”所引起的一系列争议。不少服装企业也因相似原因发表过声明不使用来自新疆的原料或产品。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媒体和民间则指责西方恶意抹黑[24],并动员挺新疆棉、抵制那些弃用新疆棉花的企业。事件引起一些中国大陆企业退出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并引发了一场中国抵制洋货运动。[27]此事件是201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抵制运动。[28]
Remove ads
2022年8月2日至8月3日,美国民主党籍政治人物南希·佩洛西在担任第52任众议院议长任内率团访问台湾,与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等台湾政治人物会面,作为其亚洲之行的一部分。她成为1979年美国与中华民国断交以来,第二位于任内访问台湾的联邦众议院议长[a],也是联邦政府执政党籍首位访台的国会议长[29][30]。
本次访问不及20小时,但引起的外交关注和军事行动远超台湾战后历次外国政要访台。中国大陆当局基于与中华民国的政治对立,称此次访问为“窜访台湾”[31]或“窜访中国台湾地区”[32]及简称“窜台”[33]。佩洛西抵台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国防部官员多次警告美国政府,解放军在多个海域演习示威[34][35];美国政府则在访问前后派雷根号航空母舰及的黎波里号两栖突击舰等到台湾东部与周边的菲律宾海护卫[36]。佩洛西抵台后,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等多个官方单位相继对此发表声明表达抗议[31][37][38][39][40],并触发中国大陆对台举行一系列军事演习[34][35]。
参见
注释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