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业岛
南海島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业岛(英语:Thitu Island,直译:“铁峙岛”,菲律宾语:Pulo ng Pag-asa,直译:“希望岛”,越南语:Đảo Thị Tứ/島市肆),位于南海南沙群岛中业群礁中部,扼铁峙水道之西,面积约0.4平方公里,高3.4米,是南沙群岛第二大天然岛。[1]目前中业岛由菲律宾实际控制,岛上建有小型港口和飞机跑道,并住有约300名居民。[2]

中华民国海军在1971年因台风避难撤出中业岛后,菲律宾便乘机占领中业岛,其后于1978年将该岛设为巴拉望省卡拉延市的行政中心至今。目前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及越南亦宣称对此岛拥有主权。
Remove ads
名称
中业岛的英语名称为“Thitu Island”,实际上是源自“铁峙”(海南话白话字:Hih-tu)的海南话读音,是中国海南渔民对此岛的俗称[3]。“Thitu Reefs and Island”之名及其水文地理详情,首见于1867年的英国航海指南,是由英国皇家海军测量船利福民号(HMS Rifleman)所勘测[4]。
1933年,法国占领南沙群岛的13座岛礁,其中包括此岛,称为“L'île Thi-Thai”[5]。1935年,中华民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审定公布《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其中“Thitu island and reef”被音译为“帝都岛与群礁”[6]。1939年,日本占领南沙群岛,把此岛命名为“三角岛”,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为止[7]。
1946年12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派遣中业号战车登陆舰前往南沙群岛。1947年10月,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布《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帝都群礁更名为“中业群礁”,帝都岛更名为“中业岛”,以纪念首次抵达的该舰[8][9]。
1971年4月,为躲避台风,中业岛的中华民国(台湾)驻军撤到太平岛。7月底菲律宾派军占领中业岛至今,并更名为“巴牙沙岛”[10](他加禄语:Pulo ng Pag-asa),又译作“派格阿萨岛”[9]、“帕加萨岛”[11]等,意为“希望岛”[12][13]。
Remove ads
历史
- 1933年
- 4月,法国占领包括中业岛在内的南沙群岛13座小岛,其时见到中业岛上有5名中国人[14]。
- 日本《新南群岛概况》记载,中业岛有渔民“栽种之甘薯”,“昔时有中华民国渔民居住于此岛,并种植椰子、木瓜、蕃薯和蔬菜等”。 [15]
- 1935年
- 1939年
- 1946年
- 12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派遣海军代将林遵率“太平”号、“中业”号前往南沙群岛,姚汝钰率“永兴”号、“中建”号前往西沙群岛,巡视了中业岛,并建碑测图。[18][19]“中业岛”一名正是为了纪念军舰“中业”号前往南海诸岛。[1]

- 1956年
- 中华民国海军先后派出立威部队、威远部队和宁远部队三次巡察南沙群岛。。[20][21]在巡弋过程中,曾在太平岛、南威岛、西月岛重树石碑、举行升旗礼,并改编为“南沙守备区”,改派海军陆战队守备太平岛。
- 5月11日,马尼拉航海学校校长汤玛斯克罗马带同40人到南沙群岛探险,并声称“发现”了中业岛等9个主要岛屿,命名为“自由群岛”[22](Kalayaan,意指Freedom Land,自由地),成立“自由邦政府”。[23]
- 5月19日,菲律宾外交部长宣布卡拉延无主地先占主权声明。
- 7月,克洛马派国务卿请菲律宾政府收自由邦为“保护邦”。中华民国威远部队派舰艇登陆搜索中业岛[24]。
- 9月,克洛马在菲律宾总统麦格塞塞的压力下,以一比索将其王国出售给菲律宾。[23]
- 12月14日,克罗马向菲律宾总统麦格塞塞递交请愿书,请求卡拉延自由领地成为菲律宾的保护国。
- 12月29日,菲律宾政府宣布接受克罗玛的请求。
- 1971年
- 4月18日,因台风温黛吹袭中业岛[25],中华民国政府下令中业岛上的全部驻军撤至太平岛躲避台风,台风过后,再进行换防。[26][27]
- 7月29日,菲律宾趁机派遣部队登陆中业岛,之后将此岛命名为“希望岛”(Pag-asa Island)[28][29]。根据2005年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出版的《陆战薪传》一书[30],当时中华民国海军支队长郝德云上校,本来已经下令驱逐舰以主炮攻击,打算一个小时内歼灭入侵的菲律宾军队,只是在开炮的前一刻接获了国府的命令,要求他不得挑战菲律宾人的行动。有评论认为这项不抵抗的命令或许是因为当年中华民国正面临严峻的国际局势,联合国席位岌岌可危,重要盟邦接连断交。蒋中正与蒋经国基于政权生存优先于领土完整的考量,决定避免在南海和东海与美国发生利益冲突[31]。
- 1978年
- 2月,菲律宾在中业岛上修建简易机场。菲律宾开始扩充南沙岛礁上的兵力,并将此岛设定为南沙群岛的指挥中心。
- 6月11日,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签发1596号总统法令,正式把“自由邦”纳入菲律宾领土,把自由邦岛礁连同附近海域划入了“卡拉扬区域”,正式宣布设立卡拉扬市。[23]
- 1982年
- 菲律宾总理维拉塔至中业岛视察。
- 1980年
- 岛上首次举行选举,Aloner M. Heraldo当选卡拉扬市市长(居民两百余人)。[23]
- 1992年
- 5月11日,岛上首次举行完全民主的选举,Gil D. Policarpio当选卡拉扬市市长,任期为九年。[23]
- 2008年
- 3月28日,菲律宾空军总司令卡登戈表示,该国即将把中业岛上的军用机场扩建,岛上的跑道将加长,遭侵蚀的部分将修补,以维护C-130军用机的起降安全;至于破旧的驻军营房也将予以修缮保养,并为驻军的营房修筑工事。
- 2011年
- 7月20日,菲律宾国会议员登中业岛,并宣示主权。[3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对菲律宾作出抗议。
- 2012年
- 2013年
- 2月,当地政府在岛上设置太阳能电灯,建设市政大楼和学校大楼。[23]
- 10月28日,菲律宾在岛上举行派格阿萨村村长选举,前菲律宾空军飞行员罗伯托·迪蒙度(Roberto del Mundo)获得61票,击败其余两名参选人接替因健康原因而不竞选连任的维多利亚诺·蒙迪斯(Victoriano Montes),当选村长。
- 2021年
- 11月20日,菲律宾总统参选人兼参议员拉克森登上中业岛宣示主权。《菲律宾每日询问者报》11月22日报道,拉克森当日乘搭飞机登上在南海的中业岛,竖立菲律宾国旗宣示主权。他除了以参议院国防安全委员会主席身份听取军方简报,还与岛上居民和菲律宾武装部队人员对话,了解他们对南海议题的看法。22日,他发表声明称,“这是我的国家,任何外国武装部队都不可以令我置身事外。”[35]
- 2023年
Remove ads
生态资源
中业岛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岛屿,岛上有茂密的丛林,是海鸟的栖息地,岛屿中部形成鸟粪层,土地肥沃。南沙海域渔业资源也很丰富,正因如此,这里渔业纠纷时常发生。
岛上状况
- 一口淡水井。
- 一座海水淡化厂。
- 一座柴油发电厂。
- 计划建设一座太阳能发电厂。
- 有一家商店、一所市政厅及选举办公室、多座民居为轻木搭建的棚屋。
- 军营靠近海边,有两座40mm口径的(防空)高射机枪;建有一座八层楼高的瞭望塔。
- 岛上有50名菲军士兵,兵种包括海陆空三军。每六个月轮换驻守。
- 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除部队外,岛上约有300居民,12户人家;近期有约200个居民[23],基本上均为渔民,有儿童在岛上生活。
2020年6月,西北方港池建设完成,并在飞机跑道西端增设船舰停靠设施。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