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社宋江馆

臺灣臺南市學甲區的宋江民俗技藝學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社宋江馆台湾台南市学甲区的一个宋江民俗技艺学会,其原是学甲中社的一个宋江阵会馆,会馆内供奉田府元帅(即田都元帅),因馆内除了五营神将外,仅供俸主祀田都元帅,因此,庄民也称其为田都元帅坛或者田都元帅庙。[1][2]会馆也是旧时学甲十三庄学甲庄中社角的聚落角头庙,在学甲慈济宫8大代表选举区中的归为学甲中角区。另外,宋江馆除了是中社角的角头庙之外,同时亦为学甲慈济宫上白礁谒祖学甲刈香的基本参与单位,也是祭典中重要武阵之一。[3][4]

行政区在早期原为西明村,学甲设镇之后改为西明里,其后于2006年2月1日实施行政区域调整,将西明里及宜民里合并明宜里,2010年台南县市合并,故中社宋江馆目前位于学甲明宜里境内。[5][2][6]

沿革

学甲中社宋江阵创起于清领台的末期,至今已约有一百二十余年历史,所袭承接派别为黄脚巾,初期成立的目的主要是做为护庄之用,因此许多的阵法都是有实质的武术防御功能。此外,长久以来几乎都是以会馆形式在庄头,惟之后强庄护民的功能逐渐失去,其后也渐渐演变成阵头的表演性质,尤其是在学甲慈济宫上白礁谒祖学甲刈香,都会担任整个绕境游行队伍的护卫工作。[7][8][5]

但由于近年来由于社会少子化情况日渐严重下,加上庄内一些民众经常性的不在聚落中,并且愿意学习民俗技艺的人口锐减,中社宋江馆为求宋江阵技艺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便于2004年10月2日正式申请为学会,并定社名为“社团法人台南市学甲中社宋江民俗技艺学会”,尝试借由会馆的学会形式的运作,加上目标为传承宋江阵的民俗技艺,期许能达到操练会员有强健体魄。[9][10] 

会馆运作

宋江阵会馆平时并不会有特别的活动,只有在学甲慈济宫遇有庙事活动才会出阵支援,尤其上白礁谒祖学甲刈香两大活动,会在活动开始前一段时间即进行整队与组训,主要行程就是提前进行“入馆”与“开馆”两大宋江阵仪式,随着便是开始一练串的阵式训练,最后就是在谒祖与刈香活动上的演出。[8]

一般传统的宋江阵从活动前的准备到正式出阵,乃至各种的活动结束之后,都会按著一定的流程(或说仪式)。即:“入馆”→“开馆”→“探馆”→“谢馆”等流程,并且每个流程也都其慎重的意义。[9][11]

传承、轶事

中社宋江阵出阵时演出阵容都是三十六人,他们保存最传统的“八卦”等阵法,而所有的武术基础与阵容队形,都由会馆中的教练团自行教授与传承。除了宋江阵中所需要的基本武艺及阵法外,会馆更将宋江阵技艺传授至学甲中洲北门三寮湾麻豆寮仔廍高雄前金等地区,甚至到后山的台东卑南等地。另外,1949时中洲田都元帅庙也曾来中社会馆分灵香火[9][1][7]

早期中社宋江阵队员仅限本庄(中社)且陈姓宗亲参加,然而近年来因少子化加上人口不断外流等因素,阵头对于团员的招募愈来愈难,但会馆为让传统技艺不至于消失,开始了一些传承与推广的措施。首先是与邻近的北门高中进行文化技艺合作,教导学生参与宋江阵兵器运用的实务,并且去感受对打以及阵法走位等地练习,让学生深入认识宋江阵文化进而愿意传承。[12][13]

学甲中社宋江馆至今虽有百年历史,然而之前从不招收女学员,即便目前其他地区的宋江阵已不少有女性团员,原先该团也仍然不收女性学员。但基于现今社会男女平等的思维日渐成形,加上团员的招收也确实愈来愈不容易,因此宋江馆不得不摆脱往日只收男生的传统,于2022年开始招募女性团员,当时有5位女性队员加入练习,并且最小年纪仅11岁。[9][14][12][13]

图集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