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航空2265号班机空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华航空2265号班机(CI2265/CAL2265)是1986年2月16日的一班由台北松山机场飞往澎湖县马公机场的春节加班机,由一架编号为B-1870的波音737-200执行。当天,该班机在降落马公机场进近失败(重落地)后复飞,又因复飞失败而坠毁于目斗屿附近海域,导致机上13人全部遇难。[1][2]
事故经过
1986年2月16日当天为农历正月初八,华航加开班机以疏运春节返乡的旅客。[3]2265号班机于当晚18时14分从台北起飞,由编号为B-1870的波音737-281执行,机长为杨明诠,副机长为朱齐原。
18时41分落地时,飞机鼻轮触地爆胎,疑似重落地所致,鼻轮舱门于机场跑道头附近被发现,故研判客机降落触地时力道过猛于是又拉起复飞。当时机组人员决定复飞,并试图再次降落,却因此而和马公塔台失去联系,于是马公机场方面立即通报消防救难单位协寻并请求中华民国海军、中华民国空军紧急动员舰艇飞机多梯次方式搜索,事后证实机上6名乘客和7名机组人员全数遇难。[4]飞机残骸于同年3月10日在马公以北12英里处的190英尺深的水域中被发现。[5]
坠机地点说法及残骸打捞
当时参与救难的中华民国国军退伍士官回忆,当时坠机第一时间信息纷乱不齐,各方信息及目击者说法也不一,因为是落海时爆炸故已知鸟屿有居民听见爆炸巨响并向相关单位报案;但是海军、空军同步进行搜寻皆未有所发现,无浮油也无残骸及遗物飘在海中。
几个月后才在最北边的目斗屿附近找到残骸。也发现部分罹难者残肢,由于当时是空机,只有六名乘客(五名中华民国陆军军人及澎湖县警察局督察长)及七名机组员殉难(二名飞行员、二名随机保安官、三名空服员),罹难人数远低于预期。[6]
客机引进及事件
相关事故及影响
事故发生于澎湖群岛一带,这一区域因自1967年以来多发空难而被称为“台湾百慕大”。[9][10]除CI2265空难外,澎湖一带曾先后发生的重大空难包括中华航空825号班机空难(1971年)、中华航空611号班机空难(2002年)、复兴航空791号班机空难(2002年)和复兴航空222号班机空难(2014年)。[11]而这些重大飞安事故除对相关家属是种沉痛之外,对于以观光业发展的澎湖而言更是一种冲击,由其是近年的飞安意外更为尤钜。
2月16日对台湾航空界而且也是一个不祥的日子,因为1968年发生的民航公司010号班机空难、本次空难以及1998年的大园空难皆是发生于2月16日。
注释及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