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九肚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九肚山
Remove ads

狗肚山(英语:Kau To Shan,又名Cove Hill),部分土地雅称九肚山[注 1],古称龙窝[1],是香港一座山峰,位于新界沙田区火炭之西北,海拔399米。

事实速览 狗肚山, 最高点 ...
Thumb
火炭近九肚山的住宅
Thumb
自2011年起,政府于新九肚的丽坪路(沙田第56A区)推出8幅地皮,并已建成低密度豪宅区
Thumb
水泉澳邨向东北方眺望,从前方的富豪花园御龙山银禧花园到远方的新九肚一带。

狗肚山东部山腰位置雅称“九肚山”[2],在清朝期间已有原居民居住。乡村旁边的土地在1970年代成为英皇御准香港赛马会(现称香港赛马会)兴建沙田马场而设立的挖泥区。挖泥区现变成两个主要地区:1980年代发展的传统九肚山地区及2000年代发展的新九肚山地区。此地点为新界东部传统的豪宅区,以低密度的洋房及私人住宅为主。

狗肚山是新界的士的经营范围界线,新界的士不能驶经九肚山路往九肚山[3],以及不能驶经骏景路火炭[4]

Remove ads

屋苑

九肚山

Thumb
红桥小筑

九肚山地区前身为赛马会为填筑沙田马场而设立的挖泥区,随着马场在1978年启用而关闭,交予政府,规划作低密度住宅,并于1979年起陆续推出拍卖;其时,九肚山地区亦有“沙田渣甸山”之称[5]

传统九肚山地区大部分屋苑都是依附区内两条主要干道,一条是由北向南的九肚山路,而另一条则是由东向西的马铃径马乐径

  • 骏发山庄
  • 宝松苑
  • 宝柏苑 一期、二期
  • 松柏苑
  • 晧朗山庄
  • 宝翠小筑
  • 南庄苑
  • 红桥小筑:“玩具大王”蔡志明住所,靠近中文大学崇基学院[6]
  • 沙田小筑

新九肚

新九肚与传统的九肚山区域一样,前身都是挖泥区,亦在1978年停止开采[7],至翌年完成平整工程[8];但新九肚发展则较迟。而在1982年初至2003年间,新九肚的玖珑山及富豪·山峯用地,曾长期用作临时储物用地,而较高位置的用地则一直丢空[9]

1998年,政府开始拟议发展同样是前挖泥区的沙田52区(今水泉澳邨)及沙田56A区(新九肚),并在新九肚进行前期斜坡修缮工程,翌年完工。但由于亚洲金融风暴,楼市大跌,此两项工程要到2002年才交上立法会通过,2003年才动工。两项工程历时六年,于2009年完工,而新九肚新建道路则命名为丽坪路,同时通车。而自2011年起,政府于新九肚推出共9幅地皮,规划作低密度豪宅区;而新九肚第一个发展项目玖珑山,已于2015年完工。而直到2017年尾,新九肚山顶将同时有4个新盘同时获批入伙及开售。

乡村

Thumb
马料村
  • 九肚村罗姓原居民乡村,罗氏太公罗日兴于清朝乾隆年间由广东省兴宁县南迁,先居于樟树滩,后向山上发展,乃搬至现址定居,原名“龙窝”,改名“狗肚”,后以“狗”不雅,再改用“九”代之。康有为次女康同璧丈夫罗昌是九肚人士,曾任北京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教授。
  • 马料村:正名为“马嫽”(Ma Liu),客家话Liu有休息,作乐的意思,即“马在休憩”,因为村后有山,而山峰则为平地,每当朝廷官员路经此地,必下马稍作休息,于是村民称该处为“马嫽处”,其后被误传为“马尿”(Ma Niu)。两姓人家聚居,刘氏由落路下分支至此,而邱氏则源自赤坭坪
  • 长沥尾村温姓客家乡村,与马鞍山“温家村”温氏同源,同是来自广东省梅县。十多年前,因旧屋多已塌下,村民大多搬到山下甚至区外居住,成为人迹罕见的破旧废村。

学院和学校

气候

更多信息 九肚山 (399m), 月份 ...
Remove ads

参见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