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九龙公园

香港公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九龍公園
Remove ads

九龙公园(英语:Kowloon Park)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柯士甸道22号,占地13.3公顷,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是九龙区第三大的公园(仅次于摩士公园[注 1]荔枝角公园)。九龙公园的前身是威菲路军营,军营土地于1968年移交予市政局发展为文娱康乐用途,并于1970年开辟原来地址为公园。公园曾在1987年4月进行重新兴建工程,新增了室内游泳池、运动场和儿童历奇乐园等设施,工程在1989年2月1日完成。而公园内的军营营房则被改建成博物馆,并在2009年12月18日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事实速览 九龙公园 Kowloon Park, 基本资料 ...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The ONE俯瞰九龙公园

军营时代

在19世纪30年代,有西方人发现维多利亚港是个理想的船只停泊处。当时,九龙公园的所在地是个面对海港的军事战略重地,并兴建了一个炮台[1]。至1861年,英军占领九龙半岛,随即将该处改建成威菲路军营[2]

第二次世界大战[2]驻港英军在1962年表示军营的土地可以在短期内交还给港英政府[3],有人建议用来兴建公园和游乐场[4],亦有人建议用来兴建大会堂[5]。但由于当局未能腾出土地来安置迁出后的兵房,一度令兵房的迁出遥遥无期[6]

政府将兵房改建成公园

不过经时任市政局议员沙利士连番争取后,政府于1967年决定将兵房土地改建成大型公园[7]驻港英军亦在1968年停止使用威菲路兵房,将土地交还给市政局[8]。市政局遂于同年11月于原来地址改为兴建公园,命名为九龙公园[9],并在1970年6月24日由第24任香港总督戴麟趾爵士主持揭幕[10]

在1975年到1978年,九龙公园的一部分范围被用于建设地铁修正早期系统(现为荃湾线的一部分),这被认为是公园开发其余地段进展缓慢的原因[11]。市政局也将部分责任归咎于九龙公园径的兴建,因为当时港英政府坚持要把九龙公园径穿过现时公园的西南部分[12]

行政会议于1982年批准在九龙公园近弥敦道兴建一排零售物业时,引起了争议[13]。此举最初是在1976年把营房改建为公共休憩用地时提出的[14],市政局以及在清真寺附近生活的穆斯林社区都反对计划[15]。当局最后将有关土地以2.18亿港元售予新世界发展兴建购物街[16],并命名为“柏丽购物大道”,而商铺的屋顶则成为了公园的天台花园[17]。购物大道在1986年落成。

再次重建和扩展公园

Thumb
九龙公园扩展重建部分

在1987年4月,公园进行重新兴建工程,把公园面积扩展至13.3公顷,并新增室内游泳池、运动场和儿童历奇乐园等设施[18],工程在1989年2月1日完成,公园则在翌日重开,并由时任香港总督卫奕信主持开幕仪式[19],而公园的游泳池体育馆则紧接在同年9月12日启用[20]

九龙公园曾经一度成为香港博物馆(今香港历史博物馆)的临时馆址,该馆所处的建筑物原为于1910年落成之威菲路军营S61和S62号营房,军营停用后,市政局于1972年开始将其改建[21]。博物馆于1983年从星光行搬迁到该公园内的旧军营内[22],直至1998年7月位于漆咸道南100号的新馆落成为止[23]。这两幢建筑物其后一直空置,后来在2003年经过文物复修工程,成为了今日古物古迹办事处香港文物探知馆,并于2005年10月正式开放。馆内有专题展览厅、演讲厅、教育活动室及参考图书馆等设施[24]

Remove ads

设施

博物馆

威菲路军营停止使用后,港英政府保留了军营的S4、S58、S61和S62号营房,当中S4号营房为现时由食物环境卫生署营运的卫生教育展览及资料中心现址,于1997年5月17日启用[25];S58号营房为现时香港历史博物馆的藏品库;而S61和S62号营房为现时由古物古迹办事处营运的香港文物探知馆,于2005年10月启用[24]。在2009年12月18日,四座营房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26]

香港漫画星光大道

香港漫画星光大道位于公园功夫阁和艺趣坊之间,全长约100米,于2012年9月28日启用。大道展出24座本地原创漫画角色彩绘雕塑和10位本地漫画家的铜制手印,并设有“漫画历史及发展廊”及“漫画教育廊”,展示香港漫画发展史、漫画制作过程、工具、漫画家工作室情景及漫画原稿等。[27]

运动设施

九龙公园游泳池位于公园大楼东翼,设有4个户内暖水泳池及4个户外泳池[28]。户内泳池包括符合国际奥林匹克标准的50米主池、25米训练池、20米跳水池与及嬉水池。主池可以调校深度,为全香港首创[19],并设有先进的计时设备,备冷气设的观众席可容纳1,689人[29]。户外的3个嬉水池由一系列瀑布连接,另有一个可供日光浴的戏水池供婴儿及小孩耍乐[30]

九龙公园体育馆位于公园大楼西翼,占地3,600平方米,内有1个占地1,760平方米多用途主场(可分成3个排球场或篮网球场、12个羽毛球场或1个手球场)、3个壁球室,以及健身室、舞蹈室、活动室和副场各一。[31][32]

此外,九龙公园亦设有有一个硬地小型足球场暨手球场,设有泛光灯可供晚间比赛,每日早上7时至晚上11时开放。[33]

Remove ads

康乐设施

公园设有三个康乐设施,包括儿童游乐场、由公园内的原有炮台改建而成的儿童历奇乐园[34]和面积约800平方米、由竹编围墙组成的迷宫花园[35],全部设施都是在公园重建时增添的[36]

艺趣坊摊档

九龙公园长廊逢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下午一时至七时设有售卖工艺品、传统书法、绘画、纸艺和草编等的摊档,不仅可提高香港的文化艺术气息,亦可增加公园游人的游园乐趣。[37][38]

园景区

公园内的鸟湖前身是第一代的儿童游乐场,在1989年改建为鸟湖,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39]。水禽湖内包括了两个池塘-大型红鹳池塘和较小的水禽池塘,合共饲养了5个不同品种的130多只雀鸟[40]。此外,公园鸟湖侧还种稙了石墙树[41];而公园内的百鸟苑设有7个笼舍,饲养24个品种合共90多只雀鸟,包括蓝黄麦鸟鷎、红绿麦鸟鷎、维多利亚凤冠鸠及尼柯巴鸠[42],于1980年6月21日在市政局主席沙利士主持下开幕[43];中国式花园则仿照中式园林,设有一个两层的荷花池,池中更建有古色古香的中国式凉亭,园内并设有卵石路步行径[44]

公园内设有雕塑廊和雕塑园,面积1,900平方米,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由香港及外国年青艺术家创作的12件雕塑作品供长期展出;另一部分为8个小园地,用作轮流或短期陈列著名艺术家的雕塑作品。园内一件主要的雕塑“牛顿的构思”便是由雕塑家爱德华多·包洛奇爵士的作品。[45]

此外,公园近小型足球场观众席种有一棵细叶榕,是全香港最大、树干最粗的榕树,高15米,树冠阔20米,树干直径4米,树龄超过200年,在1997年被选为“香港树王之王”,亦是康文署古树名木之一[46]。九龙公园于1989年重建时令到部分树根部受到创伤,加上重建后,榕树周边铺上地砖,妨碍空气和水分渗透入泥土中,影响了树木根部的呼吸和发展,亦令榕树受到真菌的感染[47]。于2007年8月13日下午1时15分,在连续遭受台风吹袭和大雨冲击后,其中三分一的树干向旁边的足球场看台塌下[48]。康文署事后以钢缆巩固其余尚未倒塌的树干,虽然有树木专家指树王状态有改善,但在2015年仍被列作18棵拟将移除古树之一[46]

政府亦于2005年在九龙公园近海防道的入口辟建长约240米的树木研习径,并种植了35棵香港最常见显花品种的树木,供市民观赏。[49]

Remove ads

未来发展

Thumb
被纳入建议发展范围的回归十年纪念园

香港特区政府在2014年起已研究在九龙公园进行地下空间发展[50],并认为公园地底有条件发展一个全天候的地下行人网络,接通尖沙嘴站尖东海旁、西九文化区及高铁西九龙站[51]。政府建议兴建最多4层的地下空间,并指出公园涉及3个可具发展地下空间潜力的区域,分别位于现时广场、九龙公园游泳池至儿童游乐场一带;迷宫、湖心亭至鸟湖一带的核心位置,以及贴近九龙公园径的瑰丽花园和回归十年纪念园一带[52]。在2019年的方案中,政府建议在九龙公园建造一个多用途的地下空间,内设全天候和无障碍的地下行人网络,亦提供多元设施,例如社区空间、零售餐饮和泊车设施等,以回应地区的迫切需求,并优化地下空间的使用[53]。立法会议员田北辰期望把地下街项目打造成香港品牌推广区,并相信若地下街规划得宜,既能为香港经济带来正面影响,也能带动香港品牌的发展[54]。然而,有环保团体认为地下街工程涉及大规模挖掘,公园可能需局部封闭多年,树木被砍伐,严重影响园内物种及市民休憩,要求撤回计划[55]

交通

九龙公园位于尖沙嘴,游人可经由港铁尖沙咀站A1出口、佐敦站C1出口或柯士甸站F出口到达九龙公园;另外,九龙公园对出的弥敦道柯士甸道有不少巴士、小巴路线途经,游人可乘搭相关交通,在九龙公园附近下车再步行前往。[56]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