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港铁
香港铁路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港铁(英语:Mass Transit Railway,简称MTR)是香港的主要大众运输网络,由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公司)营运。港铁网络主要围绕其全长204.4公里的地铁系统,并使用轻轨铁路、巴士提供接驳服务。于2017年,港铁累积载客量过20亿人次,平均每周日的载客量约580万人次[5][6],是全球最繁忙的铁路系统之一。此外,港铁在香港专营公共交通工具市场整体占有率不断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8年的49.3%,当中港铁在过海交通工具市场的占有率更达69.1%。[7]
现在的港铁网络由香港地铁和九广铁路于2007年12月2日合并而成,九广铁路公司根据《两铁合并条例》将大众运输业务交予更名为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的原地铁有限公司,形成现今的港铁网络。此前,两铁分别为国际地铁联盟及轨道运输标竿联盟的创始会员,两铁合并后港铁亦继承香港地铁于国际地铁联盟(现国际地铁标竿联盟)的会员席位。
Remove ads
定义
“港铁”狭义上指能够通过一张港铁单程票通行的9条“市区线”(包括港岛线、荃湾线、观塘线、将军澳线、南港岛线、东涌线、迪士尼线、东铁线及屯马线,并不包括机场快线及12条轻铁线路),广义上亦包括机场快线及轻铁,合共长268.4公里。同时,港铁公司营运的昂坪360缆车系统、接驳巴士、高速铁路及城际直通车亦被视为港铁网络的一部分。
历史

2006年4月11日,香港政府和香港地铁有限公司达成有关地铁和九广铁路合并的共识,其后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通过两铁合并方案,政府和地铁亦签署了两铁合并谅解备忘录。备忘录内容包括地铁租用九铁网络50年的服务经营权、购入九铁公司的物业资产发展权,并会对车务结构进行调整、提供更方便的转线安排等。两铁合并曾引起广泛争议,有人认为合并后产生的协同效应可节省成本及营运开支,并能取消转乘车费。反对者则认为会失去竞争造成垄断,并担心合并后会以上市公司名义远离监管。
2007年6月8日,《两铁合并条例草案》获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为两铁合并提供了法律基础[8][9]。10月9日,地铁公司股东在特别股东大会以八成支持率,投票通过两铁合并方案。政府当局在2007年10月18日公布两铁合并日期为12月2日[10]。
2007年12月2日,九广铁路系统正式结束其长达97年的服务,并与有28年历史的地铁系统合并成为“港铁”系统。原属九铁的东铁、西铁、马铁分别易名为东铁线、西铁线及马鞍山线,而东铁的旺角车站亦改称旺角东站[11][12]。由当日起整体票价获得调低,转乘车费亦同时取消,但由于票务系统整合需时,至2008年9月28日方统一单程车票的使用。合并后的港铁同时改善两铁原有换乘站的设施,并拆除九龙塘站、美孚站和南昌站原来的转线用闸机以方便乘客转乘。
2008年4月9日,港铁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2008年度铁路大奖中,获得全球知名的独立轨道及交通专家评选为亚太区最佳铁路。同年,铁路网络继续扩展,将军澳线二期康城站于2009年7月26日启用[13],九龙南线亦于8月16日投入服务。[14]
2010年6月13日,港铁首次按两铁合并时开始采用的“可加可减机制”调整票价,平均加幅百分之2.05;由两铁合并至2019年共11年间,港铁有9年按照该机制加价,幅度由百分之2.05至5.4不等,直至2020年受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响才首次根据机制减价。
2012年12月21日起,负责牵引城际直通车于东铁线及广深铁路行走的东风11型柴油机车正式由韶山8型电力机车全面取代,自此所有在港铁系统内的载客列车(包括直通车)均以电力推动,实施完全电气化;在完全电气化前一天晚上10时许开出往广州东的T819次广九直通车,成为港铁最后一班载客柴油火车。
2007年中,港铁公司已经开始运作并开始在车站内更改车站内的线路图、指示牌。在指示牌方面,安装在幕门上的指示已经于2007年7月12日起陆续更换。以观塘线往调景岭的方向为例,指示牌原本写上“观塘线往调景岭”的字样,但已经被换上为“往调景岭”,以配合现时港铁的格式,但亦有部分非转线站至2010年5月仍使用旧格式。另外,所有西铁线车站,东铁线尖东站的幕门指示亦已经被转换成港铁的格式。2007年11月,部分地铁站的垃圾桶上已经换上“请保持港铁清洁”的字样,且在上方“严禁吐痰 免生细菌”的告示已换上“违反港铁附例罚款港币5,000元”字样,上面贴有小小的港铁贴纸,遮掩著地铁的标志;出入口旁标有出入口英文字母的胶牌亦已更换成港铁的模样,全部线路都严禁饮食。
为加快两铁标志换置,很多需要改动的九广铁路焗漆指示版在合并前先给换成港铁样式(例如两铁交汇的换乘站),再在新告示版上贴上纸板。好让职员可以在12月1日收车后快速换走。这些的临时纸板所有全部都是以地铁字体仿照九铁样式制造。直到2008年5月,大部分在车站出口的“一路带动生活 The ride to great living”标语后面仍是盖住九铁的“多谢搭乘九广铁路 Thank you for travelling by KCR”标语。同样地,地铁也提早为合并作出准备。例如九龙塘站、美孚站和南昌站,由于会在港铁成立(2007年12月2日)后合并车站,因此部分指示牌已经于该日前改用港铁的格式,并贴上临时贴纸。九龙塘站北面大厅亦已经于2008年9月28日完成工程,迁移商店及拆除闸机;而南昌站亦已经完成工程,在分隔一号及四号站台间的墙壁开设转车通道,方便乘客转乘;美孚站亦有进行工程,于转乘通道拆除共2条自动扶梯,改为电梯,并将C2出口的电梯改入已付费区,独立为E出口,方便残疾人士转乘两线;而在该站转线通道将有八成划为收费区,方便乘客转乘,而有关工程亦已于2008年9月28日完成。
2009年,港铁为庆祝通车30周年。公司进行“心系香江-重温往日情”计划,邀请了数名人士,包括摄影师翟伟良供应香港旧照片,让市民了解未通车前的香港面貌模样。展示的车站包括湾仔、上环、北角、佐敦、深水埗、青衣、东涌、将军澳、九龙塘、坚尼地城、蓝田、大围、罗湖、上水、荃湾、金钟及中环站。[15]
Remove ads
随着位于将军澳南,邻近将军澳车厂的全新大型物业发展区日出康城入伙,港铁于2009年7月26日正式开放康城站,而之前单纯用来让空车往返将军澳车厂和将军澳站、长达3.5公里的路轨亦开始负责康城站至沿线各站的客运服务。康城站启用后,将军澳线于繁忙时间以“3+1”(后来加密为“2+1”)形式行走两条线路:北角站至宝琳站,及北角站至康城站,即每3班往宝琳站的列车就有一班往康城站的列车提供服务。平峰时段则设有来往调景岭站及康城站的摆渡列车,每12分钟一班,并不会有列车直接来往北角站和康城站,由北角站至油塘站、坑口站、宝琳站以及其他线路沿途各站前往康城站的乘客须在调景岭站或将军澳站转乘摆渡列车前往康城站,而来往北角站至宝琳站的列车服务不受影响。
九龙南线是港铁西铁线的延伸线路,从南昌站开始,向南延伸,经过西九龙的柯士甸站,连接现有的东铁线尖东站,全长3.8公里,共3个车站,耗资83亿港元建造。现在,港铁西铁线由屯门站直接连到红磡站。九龙南线工程于2005年开始,于2009年8月16日通车,红磡站成为现时东铁线和西铁线的终点站,尖东站由东铁线终点站改为西铁线中途站[16]。工程由当时的九广铁路公司规划、批出合约及出资,但因两铁合并关系,该线由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前身为地铁有限公司)负责监督建造及营运。香港政府在《铁路发展策略2000》中建议兴建“九龙南环线”。2002年9月24日,香港政府邀请当时的九广铁路公司就九龙南环线着手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工作。2003年12月20日,九广西铁(今西铁线)正式通车,以深水埗区的南昌站作为终点站 。虽然打着方便新界西北居民直达市区的旗号,但始终南昌站并非市区中心,以市区边缘作为终点站的做法为人诟病,这被认为是西铁线通车后乘客量比预期中要低得多的主因。当时有人认为,九龙南线的兴建对西铁线的日后发展尤为重要。九龙南线接驳东铁线尖东站和西铁线南昌站,策略性地把东铁线、西铁线的南面两端连接起来,乘客可透过铁路由新界东直达新界西。香港特区政府于2005年6月24日将已审批的九龙南线方案刊登宪报,8月开始批出合约,而土木工程则于2006年开始,还有(启德环保高架铁路)不过可能2027年兴建,九龙湾连接到钻石山丶启德站途经启德邮轮码头边缘。
Remove ads
港岛线西延是港铁港岛线第三期的发展项目,将原有港岛线向西伸延,共设3个车站:西营盘站、香港大学站及坚尼地城站,为香港岛西区提供铁路服务,并且接驳香港岛其他地区。西港岛线于2009年8月10日动工,坚尼地城站及香港大学站如期在2014年12月28日通车,西营盘站则于2015年3月29日启用。
观塘线延线将原有观塘线向东南延伸,共设2个车站:何文田站及黄埔站。而何文田站会与屯马线交汇。项目于2011年7月25日动工,何文田站及黄埔站于2016年10月23日启用。其中黄埔站由于站台限制,部分观塘线列车以何文田站为总站。
南港岛线为《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长官施政报告》中的十大基建之一,它由金钟站起连接南区,除扩建金钟站外,共兴建4个新车站:海洋公园站、黄竹坑站、利东站和海怡半岛站,解决南区的交通挤塞问题。铁路为中型铁路系统,每列列车有三节车厢,并采用全自动化列车服务,为香港第二条以全自动列车营运的市区通勤铁路。项目于2011年动工,耗资152亿港元,2016年12月28日投入服务[18]。南港岛线通车后,香港十八区皆有铁路到达。
Remove ads



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总站设于香港西九龙站,实施一地两检的安排,并于2018年9月23日通车,与中国内地高铁接轨。由香港西九龙站前往广州南站最快需时48分钟。
沙田至中环线分为两段,即大围至红磡和红磡至金钟段(过海段),分别与西铁线及东铁线连接,随着九广铁路于2002年获得沙田至中环线的发展权,便于2004年重提以九广东铁(今东铁线)延伸过海的计划,即沙中线过海段。根据2008年沙中线的最新建议,香港政府将会兴建第四条过海铁路,并租予港铁营运,从现时的红磡站往南延伸至香港岛,届时东铁线南行列车会在驶经红磡站后,再经计划建于湾仔北部地底的会展站以及和现有的金钟站交汇,形成策略性铁路走廊南北走廊。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于2012年3月27日批准进行沙田至中环线铁路项目,项目于同年6月22日启动工程。大围至红磡段于2021年6月27日贯通屯马线全线[19],而红磡至金钟段(即整条南北走廊)则于2022年5月15日通车。[20]
沙中线项目把西铁线向东伸延,西铁线在经过红磡站后,可以再途经何文田站、土瓜湾站、宋皇台站、启德站、钻石山站及显径站到达大围站,再连接整条马鞍山线(大围至乌溪沙站),形成策略性铁路走廊东西走廊,后来改称为屯马线。届时,乘客毋须转车便可以往返屯门站至乌溪沙站沿途各站。
2020年2月14日,屯马线局部通车,大围至启德段正式启用,马鞍山线被并入屯马线一期运作。
2021年6月27日,原屯马线启德至红磡段通车,屯马线一期及西铁线正式合并运作并由屯马线取代,乘客毋须转车便可以往返屯门站至乌溪沙站沿途各站。
Remove ads
营运线路
两铁合并后,港铁公司将原有的地铁系统及九铁系统合并为综合港铁系统,使港铁现时共有9条重型及中型铁路系统线路(包括9条市区线及1条机场联络轨道系统线路)、12条轻铁系统线路及往返中国大陆的城际客运服务,以及多条港铁巴士及港铁接驳巴士线路等巴士服务。
现时港铁所经营的铁路线路[a]全长266.3公里[6],当中的轻铁系统则长36.2公里。整个网络共有167个车站,包括99个港铁车站和68个轻铁车站[21]。位于市区的车站大多设于地底,建于里程地面12至37米之下。而位于新界的车站,很多都以地面或高架形式建造,但坑口站、将军澳站、调景岭站、大窝口站、荃湾西站及东涌站等新界车站的站台则因为路段及车站设计问题而须建于地底。
Remove ads
港铁市区线为连接香港各区的主要铁路网,在大部分日子提供每日约19小时的服务,其中东铁线及屯马线为19.5小时[21],大约由香港时间上午5时28分至翌日凌晨1时30分(而信号系统会自动于每天凌晨2时重设一次,由此作为上下两个车务日的划分)。非行车时间则进行铁路沿线结构、路轨及其他固定装置的维修保养,由港铁公司基建维修部负责[22]。在一些节日,例如平安夜、大除夕、中秋节及农历新年前夕,或大型活动进行(如2008年奥运会马术比赛、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香港区火炬接力、港铁竞步赛、香港马拉松等),港铁曾以往有特别服务安排,部分线路甚至会提供通宵列车服务(迪士尼线通常只会延长服务时间,东铁线过境路段及机场快线则不会延长服务;而在两个车务日之间行驶的通宵列车,由于需重设信号系统,会额外在车站多停数分钟才驶出)唯此上述特别服务安排因受禁制令及节省营运成本下自2024年起已永久取消通宵列车服务。
港铁路线不是利用数字或字母来命名,而是利用特定的站名(如观塘线、荃湾线、将军澳线、东涌线)、地理位置(如东铁线、港岛线、南港岛线、屯马线)或用途(如机场快线、迪士尼线)等来命名的,为方便乘客识别,各线路附以不同配色。
两铁合并前的地铁[b]于2006年12月22日冬至日,创下单日乘客量超过294万人次[23]的新高,2007年11月的平均每日乘客量有266.5万,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系统之一,而最繁忙的五个地铁车站依次序为尖沙咀站、铜锣湾站、中环站、旺角站及九龙塘站[24]。至2013年,每周日的乘客量为449.0万人次[6]。
机场快线为专为机场而设的铁路系统,连接市区至香港国际机场及亚洲国际博览馆。
现时,超级车务控制中心负责所有线路车务运作。东铁线及马鞍山线(现屯马线乌溪沙至大围段)车务运作在2013年3月28日前由火炭车务中心负责[25];西铁线(现屯马线红磡至屯门段)在2013年6月24日前则由锦田车务中心负责。
港铁现有转线站21个(不包括下方带^号的车站):
Remove ads
轻铁是香港一个位于新界西北运行的轻型铁路系统,行驶于新界西的屯门区及元朗区,总长度36.15公里,68个车站。线路图代表颜色为泥黄色。

港铁接驳巴士是由港铁委托九巴营运,往返各主要屋苑与东铁线车站,方便里程东铁线车站较远的乘客前往港铁车站转车。前身为东铁接驳巴士,由九广铁路公司于1985年起开始提供服务。
港铁巴士是由港铁直接营运,提供新界西北区内交通服务及协助乘客前往屯马线和轻铁车站。前身为九铁巴士,开办原因是因为兴建轻铁时,政府在新界西北划定轻铁专区,不容许其他公司经营区内巴士线路,九铁遂开始在该区经营巴士线路。
机场快线接驳巴士则来往各主要酒店与机场快线车站之间,方便旅客转乘前往机场,凡持有搭乘当日机场快线及高速铁路的证明即可免费上车。不过由于客量低迷,港铁已于2020年6月永久停运机场快线接驳巴士。
昂坪360是一条由前地铁公司的子公司昂坪缆车有限公司营运的缆车,来往东涌至昂坪,全长5.7公里。
广深港高铁南起于西九龙填海区香港西九龙站,北讫于香港与深圳市的边界,总长26公里,途经大角咀、深水埗、长沙湾、葵涌以及新界的大帽山、石岗、鸡公岭、牛潭尾及米埔等地的地底。沿途不设站,最高营运时速为每小时200公里,每方行车方向每小时可以接载约10,000名乘客。该路段北端连接广深港高速铁路广深段,并与38,000公里长的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相通[26]。
高铁香港段原定预计于2015年竣工及通车,后来延至预计于2016年竣工[27]、并以2017年年底通车为目标,但因工程严重延误而延迟至2018年9月23日通车。高铁香港段通车后,成为香港继城际直通车(广九铁路)后,第二条跨境铁路。
同时为了配合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开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28]委托港铁公司招标采购高速动车组,经过一系列招标程序后,最终批出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承造高铁列车[29]。港铁公司将该系列高铁列车命名为动感号。
已停止营运线路
城际客运服务曾经是九广铁路公司最重要的服务之一,而且是当年兴建九广铁路的主要原因。可是东铁线的本地客运大幅扩张,使直通车不论增加班次或缩短行车时间上都遇上困难,可能要等待广深港高速铁路通车方有改善。目前共有三条直通车线路,在香港境内都沿东铁线的线路行走,分别是每日9班的粤港直通车(广东线),和每两日一班的京九直通车(北京线)及沪九直通车(上海线)。
由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2020年1月30日所有城际直通车暂停。到2022年时香港已经析出撤销城际直通车相应运营机能(解散部门、停止列车维护、下架相应服务应用)的迹象,直到2023年疫情过后,内地逐渐使用高速铁路列车服务取代城际直通车相应目的地的普通列车服务,2024年7月31日,内地关闭其境内相应的普速铁路口岸,意味着相应的普速列车城际直通车实质上终止。
车资

港铁铁路线、机场快线、轻铁、昂坪360、城际客运均设有各自的车票,港铁巴士(新界西北)及港铁接驳巴士上车时以现金缴费,而八达通也是乘客常用的车票。到2021年1月23日起,推出二维码付费乘车服务,乘客可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MTR Mobile”绑定其AlipayHK账户,或直接使用AlipayHK内的“易乘码”,可于港铁扫描二维码出入闸。目前已经有1000部出入闸机安装了二维码扫描器。[30]机场快线穿梭巴士则在乘客持有承认搭乘机场快线的有效凭证下免费乘车。
由2024年8月24日起,港铁接受 Visa、Mastercard及银联感应式信用卡或扣账卡(不包括银联扣账卡)拍卡出入闸支付车费。不适用于机场快线车站、轻铁及港铁巴士,其他港铁提供的车费优惠及政府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均不适用。
有别于一些单一票价的铁路系统,港铁收费并非划一,票价收费亦不是根据路程长短而定,转线次数亦有机会影响票价,票价的高低亦同时取决于乘车等级以及是否涉及合并前的不同网络。一般而言,乘客不能以所搭乘的里程越长,收费就会越高的常理推断车资,在一些情况下,更有短程较长程贵的现象出现。
此外,一些同地区但合并前属不同网络之车站(如奥运站与旺角站与旺角东站、荃湾站与荃湾西站、九龙站与柯士甸站与佐敦站与红磡站等),其收费存在明显不合理差异,最高可相差超过5元。例如使用成人八达通由屯门前往荃湾收费$21.2,但前往荃湾西只需$14.5,两者路面里程相若但相差$6.7。因为这样更会出现短贵长平的现象,例如钻石山前往何文田收费$8.9,但多一站前往红磡只需$6.9。这是因为港铁票价定价主要考虑乘客付费能力以及巴士服务竞争,而非成本。
虽然单程票经营成本比电子收费更高,但港铁利用大多市民已经习惯使用八达通电子收费模式,现时轻铁有70个车程组合(约0.15%)更出现使用单程票,收费比八达通更低情况。
由于车费结构的随意性,整个系统的车资有逾百个不同的价目,没有法则推算车费,故只能透过港铁公司制作的“港铁车费及优惠(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查阅特定车程的车费。
乘客如于旅途中搭乘东铁线享用头等服务,需另缴交相等于该程东铁线车程普通等车费的“头等额外车费”(学生则须支付成人头等额外费)[31]。
市区线、机场快线、城际客运、港铁巴士、轻铁及昂坪360的收费为各自独立的系统,当中轻铁及港铁巴士属开放式系统,不设闸机;乘客在不同的系统之间来往,必须在每个系统分别购买车票,车费独立计算,但使用八达通于市区线、机场快线、轻铁及港铁巴士之间转乘,可享有转乘优惠。
尖沙咀站及尖东站为两个独立车站,单程车票/车票二维码不可在尖沙咀站及尖东站转车。由于两站只由地下人行通道连接以及沿途设有多个出入口,不能像香港站–中环站般设立封闭式收费区通道,故两站间不实施免闸机转乘,因此无法接受单程车票/车票二维码乘客在此于屯马线和荃湾线之间转乘;如单程车票乘客有需要在此转乘,则必需分别购买车票;如车票二维码乘客有需要在此转乘,会按两段独立车费计算车费。而使用八达通的乘客,于30分钟内在该两站转线(中途没有使用八达通进行其他交易超过9次,或是搭乘过其他交通工具),则可连续计算旅程。
港铁的收费主要分为成人、特惠和学生三种。成人车费适用于所有乘客,3至11岁的小童可于全线缴付特惠车费乘车,而由缴费乘客陪同的3岁以下儿童无须缴费。65岁或以上长者和年龄65岁以下,并持有“残疾人士身份”个人八达通的残疾人士则可于机场快线以外缴付特惠车费乘车[d]、年龄介乎12至25岁,并持有“学生身份”个人八达通的全日制学生,则可于机场快线、东铁线过境路段以外缴付特惠车费[e]。注意的是“学生身份”或“残疾人士身份”个人八达通持有者虽可透过八达通享用优惠车资,但不能以特惠单程票/车票二维码进行车程,否则将视作逃票,并须缴交附加费HK$1,000[32][33]。
特惠车费原则上约为成人车费的一半,但部分车程的特惠车费高于成人车费的一半,尤其是短程(例如:美孚-荔枝角,成人$4.8,小童/学生$3.1)的特惠车费,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折扣。
为配合政府推行的“长者及合资格残疾人士公共交通票价优惠计划”,由2012年6月28日起,长者使用长者八达通或个人八达通及合资格残疾人士使用“残疾人士身份”个人八达通使用港铁本地服务(包括轻铁、港铁巴士(新界西北)及港铁接驳巴士,但不包括机场快线、往返罗湖及落马洲站之车程和东铁线头等额外费;港铁接驳巴士则于同年8月5日起实施),任何时间车费为每程2元或原有特惠车费[f](以较低者为准);而在2022年2月27日起,优惠扩展至60-64岁使用“乐悠咭”的香港居民。
八达通是香港的轻触式电子收费系统,普通卡片的大小和信用卡相若,内置芯片,使用时把卡片放在接收器上即能完成付款过程。港铁的前身,地铁和九铁,均为八达通始创者;本身即是最常使用八达通收费系统的业者[j]。使用八达通搭乘港铁可享受优惠,大部分车费比使用单程票便宜[k],例如来往金钟和尖沙咀,成人八达通收费为HK$10.3,但单程票收费则需HK$12。
八达通亦提供了各类优惠的可行性(包括转乘优惠、月票、第二程折扣优惠等),可替复杂的转车组合准确计算单一车资,取代其未通用前派发及出示转车券的做法;现时上水/乌溪沙-尖东全月通加强版、屯门-南昌全月通加强版、东涌-香港全月通加强版和东涌-南昌全月通加强版及由2009年12月起之屯门-红磡全月通加强版[34]的优惠都透过八达通使用,储存记录在八达通的芯片内。
2025年3月22日起,港铁开始支持使用交通联合卡搭乘重铁网络列车,乘客可使用在香港以外城市发行的“全国交通一卡通”,在附有“交通联合”标志的指定闸机出入闸乘车。使用交通联合卡的车资与使用八达通相同,并实时以人民币汇率兑换港币完成车资结算[35]。
港铁市区线的单程票是一种智能车票,只须在读卡器上啪一下至听到嘟声便可入闸,而附有磁带的车票[36]亦已经在2014年3月19日停用。
车票可在入闸前购买,并只限即日有效。各站厅设有自动售票机售卖各种单程票,另头等单程票或前往过境车站[l]的车票可于客务中心购买。机场快线则使用塑胶及纸制智能车票,亦是港铁唯一设有来回车票的系统[m]。轻铁是使用纸制车票,于车站站台购买。由于单程票是港铁公司资产,除纪念车票外,出闸机会回收使用。如在车站内或街道上拾获,一律归还客务中心。
港铁建议乘客如需前往较繁忙的车站,如中环、尖沙咀、尖东、旺角及旺角东等车站时,或前往马场站前(因该站不设售票机,如需购票即需在客务中心排队购买),可预先多购一张车票作即日回程之用。
2021年1月23日起,港铁推出二维码付费乘车服务,乘客可使用手机应用程序“MTR Mobile”绑定其AlipayHK账户,或直接使用AlipayHK内的“易乘码”,可于港铁扫描二维码出入闸。而内地用户可使用支付宝账户内的“乘车码”搭乘港铁,系统会自动将车费由港币换算成人民币。目前已经有1000部出入闸机安装了二维码扫描器。[30]
港铁宣布在2022年2月20日起引入微信支付及银联云闪付多两款电子钱包付费乘车,乘客可使用手机应用程序“MTR Mobile”绑定其微信支付及银联云闪付账户,亦可选择透过微信支付内的“腾讯乘车码”小程序或使用银联云闪付内的“港铁乘车码”小程序[37]于港铁扫描二维码出入闸。[38]
2023年1月8日起,乘客可以使用“深圳地铁”App、“AlipayHK”App、“支付宝”App中的任意一个App,在香港扫码乘坐港铁重铁线路。扫码乘车互联互认范围不包括港铁的机场快线、轻铁及和港铁接驳巴士服务。此外,使用“深圳地铁”App扫码搭乘港铁的支付渠道仅限支付宝,且暂时无法累计里程。[39]
另外,因为内地支付不可避免的是存在漏洞的问题,由于非实体卡,任何人只需要出示某个照片进行扫码即可,因此可以透过他人二维码来逃票,而另还有一种手法,只要使用两个账户,透过操作入闸手法,互相将区间设置在临站,就能透过较短的车资实现技术性逃票,而港铁则警报,违者将处以罚款之外,滥用二维码本有的设计缺陷、与他人共享二维码等破解技巧,均可能面临刑事指控。[40][41]
由2024年8月24日起,港铁接受Visa、Mastercard及银联感应式信用卡或扣账卡(不包括银联扣账卡)拍卡出入闸支付车费。不适用于机场快线车站、轻铁及港铁巴士,其他港铁提供的车费优惠及政府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均不适用。[42]
港铁设有不同的推广车票,包括港铁都会票、屯门-南昌全日通、全月通1(上水/乌溪沙-尖东)、全月通2(屯门-南昌)、全月通2(屯门-红磡)、全月通4(东涌-南昌)及全月通5(东涌-香港)。除全月通1(上水/乌溪沙-尖东)可与全月通2(屯门-南昌)或全月通3(屯门-红磡)编录于同一张八达通内之外,其余全月通均不能编录于同一张八达通内。
此外,港铁亦有多项旅游车票[43],专供留港少于14天的游客购买,在购买时要出示身份证明。旅游车票包括游客全日通、游客过境旅游票及机场快线旅游票。
港铁亦不时推出优惠,如搭十送一,乘客只需乘十程港铁,即送免费单程票一张。
载客量
设施
每个港铁车站的设计各有不同,不少车站采用较为简单的箱形结构,以2至3层的结构容纳大厅及站台,亦有部分车站则采用较为复杂的布局结构,站台设于钻挖隧道内,而大厅则位于路面以下,更有多层的地库结构,以提供更多空间给容纳站厅售票设施、商店、控制室及机房等设施。
所有车站运作由港铁公司车务部负责[22]。
2010年尾,港铁推出MTR Mobile,令乘客可以搜寻线路资料及港铁站设施[45]。

由于每日有大量乘客使用港铁,因此站台均设有大量自动扶梯,虽然早期有意见认为伤残人士不适合搭乘铁路而未设旅客用电梯,但因应机场快线及东涌线的开通,所有车站均最少有一部电梯;此外,另有个别车站亦已陆续安装自助式楼梯升降椅,以便解决部分车站未能加装电梯的问题。
与此同时,为配合无障碍运输,合并前的地铁在1998年起作出多项改善措拖,以方便伤健人士使用地铁。包括在车厢内加设轮椅专用位置、失明人士引导径、阔闸机及电梯等。
站厅同时设有客务中心处理乘客票务问题。此外,每个港铁车站亦设有收费电话、自动售卖机及自动照相机等自助服务。此外,有14个车站设有互联网服务──iCentre,供予乘客浏览网页,车站包括香港、中环、湾仔、铜锣湾、鲗鱼涌、金钟、太古、九龙塘、九龙湾、旺角、太子、深水埗、葵芳及荃湾[46]。2013年7月8日起,全线港铁车站均设置最少一个免费WiFi热点,让乘客每日可以享用最多5节,每节15分钟的免费WiFi服务。[47]
而站台各个车站在1979年地铁通车时安装雷达(RADO)时钟,方便乘客。[48]而该时钟更是全世界只有香港地铁独有。[49]不过到2020年,港铁指相关公司的合约已经完结为由,决定陆续清拆已损坏的时钟。[50]
有别于世界各大地铁系统,当时的前地铁基于卫生及安全理由,除了机场快线及迪士尼线之外,大部分车站均不设洗手间设施,对乘客不便。现时乘客如有需要,可向职员提出,由港铁职员带领下使用职员洗手间。相反地,前九铁的各个车站在兴建时已包括洗手间设施(不包括马场站),所以在2007年讨论两铁合并时,有立法会议员建议港铁在其原来线路的车站加建洗手间[51]。相隔9年,港铁才表示在7个转线车站陆续添置洗手间,争取在2020年前完成。[52]
为协助身体不适的乘客,自2015年每逢冬季,港铁于星期一至五的繁忙时间(早上7:30至9:30及下午5:30至7:30)在九龙湾、彩虹、黄大仙、九龙塘、金钟和北角站设立“乘客不适支援点”。到达后会有站员提供协助。[53][54]

港铁车站拥有不少商店,种类不断增多。由初期的便利店和银行,到现在的快餐店和成衣店,部分客流量高的车站已俨如小型商场。在大部分港铁车站内,都有以下服务:
由于不少车站都有上面的设施或商店,遂成为等候亲友的主要地标。例如相约朋友到“尖地恒”,意思就是在尖沙咀站的恒生银行见面。
站内的报刊派发处及客务中心,分别派送不同的免费报刊。早期有Recruit和JobMarket求职广场招聘杂志,到2000年代中免费报纸兴起,都市日报、Metropop、都市盛世、头条日报和am730在站内派发。不过近年智能手机和网上媒体发展成熟,已经减少了免费报刊。
在1979年通车时,由于前地铁公司当时认为香港部分市民是文盲,因而透过车站颜色方便乘客知道自己身处的位置。车站颜色主要有4个原则作决定,包括车站名本身与颜色字有关(如黄大仙站采用黄色)、是否具意境(钻石山站采用黑色,再加上少量白色,便展示钻石在黑洞中闪烁)、根据周围环境(如坚尼地城站靠近海边,故采用湖水蓝色;或海洋公园站为刻意配合其邻近设施之主题而采用海洋蓝色)和随机决定(如西营盘站的紫色与相连的上环站的泥黄色形成对比)。而繁忙地区的大型车站、换乘站或终点站则倾向采用红色,希望吸引乘客的注意力(如荃湾站、旺角站、中环站及红磡站)。
港铁其车站颜色的特色更被旅游指南Lonely Planet介绍。[56]

指示设计由前地铁公司建筑部门底下设计小组的工作,其中一部分为设计站牌的字体。当年采用“地铁宋”是明体,曾令许多设计师费解,因为这是华人世界第一个城市大运量快速客运系统所使用的字牌。设计者之一柯炽坚表示,地铁是城市精神的表征,而明体本身为带有浓厚楷书基因的字体,用于站牌可彰显中华文化的气氛。对于香港这样的国际都会来说,或许有宣示在地主体性的意味在。而且该字体虽然横笔细,但关键的竖笔却很粗,所以当作指示,并不会有看不清楚的问题,只要再把横线加粗,就更好了。而英文字型为Helvetica。其后地铁公司在1982年3月制成“指标规范手册”,作为日后指示设计的准则。[57]
到1995年,为了方便乘客认别出口位置,出口均加设英文字母并沿用至今。而指示牌在1998年起使用Myriad Pro Semibold,同时改良指示设计,弃用1979年沿用的红黑底作背景,全面改为黑底。
港铁列车上均贴有包括所有港铁路线的线路图,方便乘客。当中南港岛线、港岛线、荃湾线、观塘线、将军澳线、东涌线及机场快线列车均安装了闪灯线路图,供乘客留意列车的行驶方向、停靠车站及转乘信息。
此外,港岛线、荃湾线、观塘线及将军澳线列车都装有“港铁资趣台”,除显示列车讯息及报站提示之外,更提供由商业电台提供的文字新闻及其他广告信息。
东铁线、屯马线、港铁中国制列车、港铁屯马线中国制列车及港铁南港岛线中国制列车列车则安装了新闻直线(全称“港铁新闻直线列车信息娱乐系统”),在车厢内播放包括由有线电视提供的新闻及娱乐节目、铁路安全讯息及广告的连续片段,让乘客在旅程中得知最新信息,同时带来广告收益。将来因应新列车的陆续引入,新闻直线亦会引入全市区线。
虽然新闻直线系统在列车经过某些路段时会出现间歇信号中断情况;但这系统在“2007香港信息及通信科技奖”中获得“最佳无间断网络(流动信息娱乐)银奖”[58],也肯定了其系统的稳定性。
港铁各个车站及行车隧道内铺设了移动电话网络,使乘客不论在地面或地下均可无间断地使用移动电话。港铁也是全球首个引入第三代流动通信(3G)及Wi-Fi无线上网的铁路系统[o],乘客可于车站及列车上使用移动电话、电子手帐等浏览互联网或高速传输数据[21]。
安全
港铁系统的治安以及保安由香港警务处铁路警区以及港铁辖下的保安公司 (当中包括附例特检队) 负责。港铁系统一向被誉为全世界最安全的铁路网络之一,在港铁发生的罪案,仅占全港罪案的1.5%,相对港铁每天近400万人次的搭乘。[59]
港铁一直都举行不少活动,确保乘客注意使用港铁时的安全。例如在各个车站内有不少海报,站台及车厢亦有广播提醒乘客。宣导标语常以粤语口语表示,如“紧握扶手,企定定,照顾同行长者同小朋友。”[60](使用自动扶梯时,紧握扶手,不要乱行走”)或“听到嘟嘟声,停低你至精”[61](听见嘟嘟声(列乘降门在关闭时发出的警号)时,停下来是最聪明)、“搭港铁,咪冲门,要小心”(搭乘港铁时,不应冲门,要小心)等。此外,港铁引入附例来防止乘客进行不当或危险的行为,例如禁止携带易燃物品,违规者可被罚款甚至入狱。港铁禁止携带金属气球进入车厢范围,以免影响架空接触网运作。
机场快线、东涌线、将军澳线、屯马线(前西铁线)和尖东站兴建时的新建车站均在通车时已装设了高站台门。1992年[62],工联会港岛东地区服务处就西湾河站有乘客堕轨事件发起市民签名行动,民建联东区区议会议员亦联名于区议会提出同样要求,正式要求当时的地铁公司加装站台玻璃幕门,其时地铁只答允于计划兴建之机场铁路沿线研究设立站台门,同时表示在使用中及有弧度的地铁站加建幕门存在技术和资金上颇大困难,只作考虑。1997年11月19日[62],地铁公司答复工联会和民建联多位区议员要求时透露,正式决定耗资10亿港元[62],陆续于全港28个地底车站加装全高式高站台门,以防再有乘客于该等车站意外堕轨或蓄意跳轨自杀,同时防止站台冷气流失至路轨隧道内,但不包括10个地面或高架车站(因应该些站台不设空调,后来改为安装半高式低站台门),最初计划幕门工程1999年动工、同年至2000年之间完成首对幕门安装[62],后延至2002年8月起,港岛线、荃湾线和观塘线各个地底站台才开始出现站台门,是全世界首条铁路在营运中铁路系统加建高站台门,所有安装工程于2005年10月全部完成。高站台门能够防止乘客堕轨,及防止站台的冷气流失。迪士尼线的欣澳站及迪士尼站车站设计以开放式为主,无安装空气调节,故此发明低站台门。低站台门高1.5米(约高站台门的一半)。低站台门能够防止乘客堕轨,成本亦较便宜。
全线99座所有车站已经完成安装幕门或闸门。[63]
根据港铁资料显示,自站台安装幕门后,发生的事故的数字明显减少[64]。
每个站台两端均有压力感应器,一旦有人经站台两端的楼梯步行到路轨,感应器便会传送信号到站长室,通知职员。此外,每个站台都设有紧急停车掣,防止有人堕到路轨而被列车辗过。东铁线因部分车站站台弯度过大及空隙较大,乘客可能会误堕缝隙或被困于闸门与站台边缘之间的空间,港铁曾试验安装站台伸缩踏板。有关罗湖站伸缩板的工程已经完成安装,分别于2009年4月14至5月25日以及同年8月21至10月15日内试用,期间列车抵达车站时需要额外时间15-20秒。因站台伸缩踏板令列车延迟而影响乘客及班次。2014年9月。港铁就沙中线二期安装高站台门及东铁线加装低站台门工程进行招标前的资格预审,工程范围同时包括了为部分东铁线车站加建站台伸缩板,罗湖、大学及至旺角东站会合共加建约140个伸缩板。2017年12月底马鞍山线低站台门安装工程全部完成。
于2010年10月29日,港铁宣布于10个繁忙车站(红磡站、罗湖站、中环站、金钟站、旺角站、太子站、九龙塘站、铜锣湾站、荃湾站及香港站)的站长室、客户服务中心及站台监察亭设置共39部自动体外心脏去颤器,由香港消防处救护总区训练港铁前线职员,有需要时,由前者及铁路警区警务人员优先负责处理操作。至此,有300名前线职员接受过训练学习使用除颤器,港铁会试验1年,然后检讨成效,考虑是否推广至全香港所有车站。[65]
在试验期间,在3次情况底下,站内有人成功利用自动体外心脏去颤器救回两名心脏病发者。于2011年11月1日,港铁落实将自动体外心脏去颤器装置至全香港93座车站,包括2部置于城际客运的九广通列车上,耗资350万港元购置200多部相关的装置,分布于站长室及站台监察亭,总数为237部,每站装置两部。配备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的客务中心和站台监察亭的玻璃窗上,都会被贴上特别标志,方便识别。至2011年11月1日,有750名前线职员接受过训练学习使用除颤器。届时,救护总区亦会向所有督导级的员工教授急救知识。[66][67]自2012年开始,全线84个车站及城际客运的九广列车上,已设有237部自动体外心脏去颤器。
公众认为两铁合并后会为乘客带来更高效率的服务,但不少调查均指自合并以来,港铁服务延误个案有上升之势。《文汇报》的调查指港铁的延误由2008年的240宗,逐步增至2010年278宗,上升近一成六,2011年录得300宗延误事故。其中逾半起因是机件故障,达169宗。[68]其中2011年夏季,21日内更发生至少6宗事故。[69]服务延误逾一小时的严重事故亦持续发生,2008年累计至2011年9月底已有17宗。
有港铁工会人士透露,港铁近年削减维修资源,单是2010年保养及相关工程开支却较2009年减少300万元至9.12亿元[70],引致前线维修保养人手不足,并大量聘请外包公司负责维修保养工序,做成近年事故频密。立法会议员亦批评赚大钱的港铁只会加价,却减少资源改善服务质量,将乘客安全置之不理[71]。
而港铁的事故通报机制亦受不少公众批评,有媒体向港铁查询2011年第二季事故数字,发言人以资料未有公开为由拒绝提供。一群80后港铁员工因而决定在twitter及facebook开设MTR Service Update,即时公布事故信息,至今吸引了逾3万名网民关注。[72]
1993年4月27日,当时未与九广铁路合并的地铁公司,曾发生全球首宗脱卡意外。事发时,一列荃湾线载客列车由荃湾站驶往大窝口站途中,一个车卡的连接器松脱,导致最后3卡车厢与前面车卡分离,失去动力后停在隧道内。但车长未察觉列车脱卡继续行驶,驶至大窝口站时,经站台职员通知才揭发事故。幸好当时没有乘客站在车卡与车卡中间,所以没有人命伤亡。[73][74][75]
1994年1月28日晚上,一列观塘线载客列车由牛头角站驶进九龙湾站2号站台时,其中两节车卡出轨,服务严重受阻,为地铁自启用以来首宗载客列车出轨事件。[76][77]
2004年1月5日,有精神病患者在荃湾线列车上纵火,事件造成14人受轻伤,是地铁自启用以来首宗纵火案。事件使地铁公司严厉执行禁止携带危险物品的禁令,以进一步保障乘客的安全。另一方面,地铁当局亦定期进行意外演习,使员工保持危机意识。[78]
2012年5月3日早上8时上班时间,西铁线美孚站架空接触网发生电力故障,900名乘客被困车厢近两小时,港铁要疏散尾随一部列车,由管道步行约100米返回车站站台。事件中有一名孕妇感不适,需戴上氧气罩送院。屯门来往荃湾西维持5至10分钟一班车,而红磡来回南昌站亦维持5至10分钟一班车。而荃湾西来回南昌站,港铁则提供接驳巴士服务。服务受延误约2小时,直至上午9时,工程人员确认高压电缆运作正常,立即将肇事列车拖回车厂,所有列车服务于9时40分回复正常。
在荃湾西站及南昌站外一度有过百人排队等候,部分乘客找不到港铁的接驳巴士,职员亦是一问三不知。有市民不满列车在尖东站和柯士甸站停车超过10分钟。住在屯门的工联会立法会议员王国兴因为遇上西铁线故障,赶不及到立法会开会,他批评港铁的处理手法,说一定会在立法会跟进,认为要设立惩罚制度。[79]
港铁董事局主席钱果丰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后,对西铁线早上故障造成的不便,向公众致歉,认为港铁现时有200公里长的列车服务,无可避免会出现事故,最重要是找出事发原因,减少意外发生的机会,他认为港铁员工今早处理事故的表现算是不错。[80]
2012年7月23日晚上11时,因强台风韦森特袭港,大埔墟站附近有大树倒塌,导致电力故障,再加上其他路段亦出现跳电情况,引致东铁线全线暂停服务,共有8列东铁线列车受影响。其中4班列车停留在大围站、大学站、大埔墟站及火炭站达8小时,亦有乘客半夜被迫滞留在沙田、大围等站厅。逾千名乘客受事件影响,被迫在该处过夜。[81]
有乘客不满港铁没安排接驳巴士,亦有人鼓噪跟车站站长理论,不满港铁的广播并无交待服务何时恢复。港铁派职员向乘客讲解情况。沙田站部分乘客不满行程受阻,与职员理论,要求港铁提供穿梭巴士或协助他们截出租车。港铁其后向这批乘客,每人派发200元。
直至2012年7月24日早上7时半,经抢修后,东铁线全线恢复通车。但在早上10点过后,8号风球除下,大批市民出门上班,港铁观塘线九龙塘站往油麻地方向的站台上,非常挤迫,一般要等3班车才上到车。港铁要实施人流管制措施,乘客鼓噪。
港铁车务营运总管刘天成表示,解释因天气恶劣影响,东铁线列车服务在凌晨2时44分回复正常,但由于凌晨列车服务已停止,加上要进行维修工程,不能再发车接载滞留的乘客。港铁亦强调,有广播通知乘客,并已开放车站给乘客休息,并提供水和洗手间设备。
对于记者不断质询为何出现“大细超”派钱情况,即不同车站乘客有不同待遇,刘回避不答,但承认有职员协助乘客乘出租车,他又赞扬恶劣环境下仍在港铁沿线加班当值的职员,重申希望受影响乘客谅解港铁,拒绝向受影响的乘客道歉。[82]
时任立法会议员郑家富批评港铁应变手法差劣,过去立法会曾多次讨论港铁在紧急事故提供接驳巴士的安排,但今次事件反映港铁仍然准备不足。他敦促港铁检讨事件,并加快在东铁线沿线加装屏障,防止因塌树损毁电流制式。[83]
2013年12月16日中午12时40分,观塘线一列由调景岭往油塘站方行驶的港铁北车长客电力动车组,驶至两站之间的五桂山隧道时,一段30米长架空接触网松脱,列车车顶碰撞电缆后冒烟抢火,数名乘客称听到几响爆炸声,并见车身外有火花,车厢灯光一度半熄,遂报警求助。消防到场后,发现列车停在离油塘站约50米外的管道内,疏散车上150名乘客,由车头的紧急出口离开车厢,徒步走到油塘站站台,事件中无人受伤。油塘站亦要全面封闭,油塘站至宝琳站及康城站服务完全瘫痪。[84]2时许,港铁抽调观塘线列车,有限度提供将军澳线过海服务。港铁维持每8分钟的列车在蓝田站接载乘客后,使用蓝田站后备行车隧道直接驶入将军澳线过海段,途经鲗鱼涌站,以北角站作终点站(即等同2002年前将军澳线尚未通车时的观塘线列车行走线路)。此安排一直维持至当天下午5时35分,直至架空接触网维修完成,瘫痪5小时,是港铁22年来最长时间的故障。
由于将军澳近年巴士重组大削跨区和过海线,地铁成为区内最重要交通工具。发生事故时估计约10万居民出入严重受阻,大批受影响乘客在车站内外等候,只可等港铁安排接驳旅游巴。其中观塘站、宝琳站和坑口站的港铁免费接驳巴士站外有数百人排队,大批乘客冒寒风冷雨排队两小时才能搭到巴士。唯港铁职员没提供清晰指示,有夫妇排队到上车一刻才发现上错车,要重新排队;将军澳站职员更发出错误资料,派发的“乘车应变锦囊”小册子列有2013年11月底已取消的692巴士线。[85]与此同时,将军澳隧道在半小时内发生两宗交通意外,共10人受轻伤送院治理无大碍。连环车祸令区内交通“雪上加霜”,严重挤塞。[86]
根据服务表现安排,若出现港铁可控制范围内的事故而导致服务中断超过31分钟,港铁须缴交“罚款”,透过回程九折优惠安排回赠市民。今次事故令服务中断4小时55分钟,故港铁或被罚款750万元,估计提供5.7日的回程优惠。[87]
2015年3月21日,港铁东铁线红磡站附近的沙中线地盘发生混凝土浆灌入车道轨事件。当天下午三时半,工人正为隔音屏障工程灌浆,疑其间部分围板破裂,大量混凝土浆由地盘溢出,一直涌入东铁线路轨范围内,部分混凝土浆盖着路轨,约80名工人接报到场清理。工人先用铁铲将路轨上的混凝土浆铲走,并开水喉冲走混凝土浆,然后由其他工人用布袋盛载石屎,再一袋袋运走。北行线往旺角东方向的路轨旁边有围板倾斜并明显破损,相信该处是肇事围板缺口,外边堆积大量混凝土[88]。
受事件影响,东铁线来往红磡至旺角东站的列车,需采取单轨双程行车,服务延误。红磡、九龙塘及沙田等多个车站的站台挤满候车乘客,到站的列车亦极为拥挤,不少乘客需要等候两、三班车才能上车。列车服务受阻约三小时,至晚上6:34才逐步回复正常。港铁为事故向乘客致歉,肇事沙中线地盘事后已暂时停工,以待作进一步调查。
2017年2月10日晚上约7时15分,一列由金钟开往荃湾的荃湾线列车在开往尖沙咀站期间,有乘客在车厢内纵火,车上亦有浓烟冒出。列车开往尖沙咀站后停驶,所有乘客即时离开车厢及车站,而尖沙咀站的职员亦疏散乘客,车站其后封闭。事故发生期间所有荃湾线列车不停尖沙咀站。而事件最后令19人受伤,包括1名台湾旅客。其后,纵火的乘客伤重不治,造成1死18伤。[89][90][91]
2017年4月10日傍晚约6时,观塘线彩虹站至九龙湾车厂的轨道电缆装置在下班繁忙时间出现故障,起初暂停观塘站至彩虹站之间服务,其后工程人员需要扩大检查范围,占用更多路轨,导致服务中止范围由彩虹站延长至九龙塘站。有列车于九龙湾站至彩虹站之间的隧道故障停下,用了近2小时才可将所有乘客经路轨疏散至站台[92];部分列车照明系统局部暂停,空调亦暂停,多人不适甚至晕倒,要用氧气罩协助呼吸,共有8人送往联合医院。由九龙塘至黄埔站班次减至10分钟一班,来往观塘至调景岭站更需12分钟一班。港铁安排接驳巴士接载乘客来往九龙塘至观塘站,共5,000多人搭乘。观塘线列车服务瘫痪近2个半小时至8时25分才恢复。[93][94][95][96][97][98]
2017年5月18日下午约3时,东铁线红磡站至旺角东站的一座架空接触网力装置断裂,起初暂停红磡站至沙田站之间服务。最终于晚上7时30分,服务全面恢复正常。[99]
2017年8月5日早上11时,观塘线牛头角站与蓝田站之间路段发生罕见的“锁闭系统”故障,故障初期彩虹站至调景岭站每15分钟一班,到下午2时30分,观塘线列车维持5分钟一班,车程较正常延误约5至10分钟。港铁同时安排免费接驳巴士,接载受影响乘客往来彩虹站至油塘站。根据服务延误罚款机制的计算方程式,港铁料罚2000万元罚款,打破过往纪录。[100]惟运输及房屋局以“影响铁路安全”为由,港铁只需罚款200万,因为罚款机制仅以83分钟计算罚款。立法会议员林卓廷不满政府的说法等同“港铁发言人”。[101]
2018年1月11日上午9时25分,负责控制东铁线信号系统的服务器运作不畅顺,工程人员转换使用后备系统及改由人手操作,同时尝试重新启动服务器,但仍不成功。为进行跟进修复,控制中心宣布暂停东铁线全线列车服务,包括城际直通车也停驶。服务瘫痪两小时至11时半列车服务才陆续恢复运作。故障期间港铁加派接驳巴士疏导受影响乘客,惟指示不清晰引起混乱[102][103][104]。在粉岭站及火炭站曾有乘客被困车厢良久但得不到任何救援下打开乘降门沿路轨离开[105][106]。后来港铁调查发现故障源于信号系统发出有问题指令,估计属软件运作有问题[107]。同年3月12日,港铁向政府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事件起因乃列车控制系统软件存在编码误差,导致系统发出了“无效讯息”,使控制系统服务器及所有工作站停止运作[108]。
2018年10月16日,发生自1979年启用以来最严重故障,引致上班繁忙时间全港交通大混乱。荃湾线信号系统在深夜更新后,由于两个信号系统不配合,引致荃湾、观塘及港岛线发生信号故障,控制中心不能传送列车车速指令。为确保行车安全,列车改由人手操作,并需要慢驶。港铁在清晨5时56分通知传媒,同时称维持12至15分钟一班车,车程额外多40分钟。但有乘客表示站台迫满乘客,等了一小时都未有列车,职员在站内实施人流管制。大批赶上班市民转乘其他交通工具,但巴士站、小巴站和出租车招呼站亦出现大批人龙。有乘客由上水来到九龙塘后转搭出租车,但结果也要等一个多小时才能上车。故障亦引致港九多条主要道路出现大塞车。[109]
港岛线列车于9时20分回复正常,但到早上10时20分,将军澳线亦出现信号系统故障到下午1时才完成紧急维修。[110]
港铁常务总监金泽培连同车务总监刘天成表示今次故障是自90年代后期营运以来从未发生过,会成立调查委员会调查事件,同时会选择一天为乘客提供半价乘车优惠。[111]10月29日,港铁在11月3和4日(周六和周日)推出优惠,以感谢乘客故障期间的体谅。使用成人八达通的乘客可以享有小童票价优惠、长者小童及学生则可一元乘车。港铁车务总监刘天成形容为“一点心意”。但多位议员批评和不满港铁的安排,应在平日推出优惠。[112]而乘客认为优惠只在周末推出,不觉得开心。[113]
2019年3月18日凌晨3时,在调试新信号系统时,一列由中环站开往荃湾的列车在驶出车站不久,与另一列开往中环站的列车擦撞,幸当时列车没载客,只有一名列车上司机受伤。事后,暂停荃湾线来住中环站和金钟站的服务。列车服务维持3.5分钟一班。港铁表示已暂停调试新信号系统,直至事故查到水落石出。[114]

2019年9月17日早上8时半,东铁线一列港铁中期翻新列车(E21/E81编组)从旺角东站驶入红磡站一号站台期间突然脱轨,导致第4、第5及第6卡车厢偏离路轨,以及第4至第5卡车厢之间接驳位断开,部分车厢的乘降门因列车脱轨冲力而飞脱,继1994年后第二宗港铁载客列车出轨严重事故[p][115][116]。事故造成8人受伤[117]。受事故影响,东铁线红磡站至旺角东站服务全日暂停,旺角东站至罗湖站服务维持6分钟一班,旺角东站至落马洲站服务维持18分钟一班,另安排免费接驳巴士往来大围站至钻石山站,而19班城际直通车班次取消[118]。经过一轮复修工作,红磡站于9月18日可使用1个站台服务。免费接驳巴士于上午6时半取消,而6班城际直通车班次取消。
2019年10月4日,香港经历了接近4个月的反修例运动,部分示威者尝试透过影响港铁车站运作及对其进行大规模破坏,以进行全港大罢工。港铁表示,由于大量车站遭到严重破坏,为顾及所有乘客和员工安全,港铁宣布全线暂停服务,港铁巴士亦暂停。[119]
2019年10月5日,港铁宣布全线全日继续暂停服务,该日下午2点半起仅维持机场快线香港站及机场站两站服务。
2019年10月6日,港铁关闭48个车站,其中马鞍山线全线暂停,重开45个车站。晚上8点22分,港铁表示,由于大量车站遭到反修例示威者暴力破坏,港铁宣布全线暂停服务,仅维持机场快线香港站及机场站两站服务。
2019年10月7日,港铁关闭54个车站,其中荃湾线及马鞍山线全线暂停,重开39个车站[120],并预告晚上6点后全线提早暂停服务以便抢修。
2019年10月8日,有市民发现港铁站关闭后,凌晨时分有黑衣人破坏港铁站内设施,然而一名蒙面人手持强光手电筒照向闸外围观的人,并对闸外围观的人态度恶劣,人们随即把该名不明身份的蒙面人拍下[121]。同日港铁关闭13个车站,开放其余车站[122],并预告晚上8点后全线提早暂停服务以便抢修。
2019年10月9日,港铁关闭7个车站,包括观塘站、旺角站、将军澳站、坑口站、车公庙站、沙田围站、石门站,开放其余车站,并预告晚上8点后全线提早暂停服务以便抢修[123]。
2019年10月10日,港铁只关闭将军澳站,并预告晚上9点后全线提早暂停服务以便抢修[123]。
2019年10月11日或以后日子,港铁所有重铁车站正常开放,并预告晚上10点后全线提早暂停服务以便抢修。
2019年10月23日,港铁预告平日晚上11点后全线提早暂停服务,但周末仍维持晚上10点后全线提早暂停服务。
2019年11月24日,因应2019年香港区议会选举,港铁打破过往周末晚上10点结束服务的规律,于晚上11时才结束服务。
2019年12月2日,港铁所有线路回复正常服务,惟维持风险评估需会在特别情况下关闭车站。
2021年12月2日傍晚近6时,当时正值下班高峰时间,港岛线一列西行列车驶至铜锣湾站时,首卡列车一对面向广告牌的乘降门整幅脱落,跌入路轨,门顶的线路图亦松脱,脱落的乘降门其后在第二卡车厢的路轨被发现,乘降门玻璃粉碎;而路轨旁一个广告箱下部边缘有撬起,大量散落的玻璃碎片布满路轨上。
列车服务在晚上9时前陆续恢复正常,而湾仔至鲗鱼涌站列车服务因此暂停近三小时。
港铁期后表示事件涉及一种供灯箱和大型贴纸共享的“可转换广告板”,因广告牌用作更换广告的部件移位,与乘降门碰撞,导致首卡一对乘降门脱落,与乘降门没有关系。[124]
2022年11月13日9时33分,一列荃湾线列车往中环的列车驶向至油麻地站时;转向架迁离导致乘降门飞脱,乘降门飞脱的车厢停在玻璃幕门显示第6卡车厢5号门及第7卡1号门的位置上。事故发生后,荃湾线荔景至佐敦站区间暂停服务。[125][126]
2022年11月16日,港铁向政府提交油麻地站有列车偏离路轨及乘降门脱落的初步调查报告。当日有约150名乘客事发后,经车尾紧急出口斜道,行路轨折返旺角站,港铁车务总监李家润表示,原意是安排乘客疏散到油麻地站站台,但因广播问题,以致部分人往车尾紧急通道离开。
李家润又说,由于车头的驾驶室受损,车尾出口打开后,警报没有传到车长,几分钟后站内职员察觉到情况,向控制中心汇报,中心启动应变安排,指示观塘线往黄埔方向的列车暂停服务,并协助乘客到达旺角站站台。但由于有时间差,乘客在路轨期间,观塘线曾有列车在旺角往黄埔方向开出,相信有乘客见到列车。李家润认为,让乘客有此经验是绝不理想,对此致歉,承诺港铁会深入调查及跟进,亦感谢当日乘客有序前往旺角站。[127]
港铁将军澳线有列车 ( 港铁市区线韩制列车 ) 其中两卡的接驳位机件出现故障,列车启动安全防护装置,列车服务一度暂停[128],1500名乘客从漆黑的路轨疏散[129]。立法会铁路事宜小组委员会副主席张欣宇指,港铁用较中性字眼去形容今次事故,但他推断是两卡车之间出现松脱,用“甩卡”形容较为合适。港铁代表在记者会上被问及事故是否因“甩卡”导致,港铁回应指列车已返回车厂深入调查接驳装置,并没有正面回应[130]。因本次事故,来往调景岭站至宝琳站及康城站服务暂停约4小时,期间大批市民需排队转乘港铁免费接驳巴士或其他交通工具,认为形容排队情况混乱,当中包括市民排错队白等,有人更称由康城步行了一小时出来到调景岭站。[131]列车服务到中午后才恢复正常。两名女乘客包括一名孕妇,报称不适要送院。[130][132]
2023年9月7日深夜,当日香港受到低压槽影响而出现暴雨,天文台发出黑色暴雨警报,期间黄大仙站出入口的楼梯及自动扶梯有大量雨水涌进站厅甚至站台而导致水浸。而港铁于翌日(2023年9月8日)凌晨约12时宣布黄大仙站需要关闭,期间观塘线列车不停黄大仙站;其后亦在凌晨约12时30分宣布观塘线黄埔站至观塘站的列车服务暂停[133]。而在当日日间,位于黄大仙中心北馆外的车站B3出口几乎被雨水掩没[134]。直到同日晚上,港铁表示会在翌日(2023年9月9日)重开黄大仙站,但部分自动扶梯、电梯、入闸机、高站台门以及广播设备等因损坏而未必能全数恢复使用[135]。然而在重开当日早上9时许车站有电缆发生故障,事故期间车站须进行紧急疏散,而观塘线石硖尾站至彩虹站的列车服务亦须暂停。其后有消防员及警员到场并进入站台视察,而经初步检查后发现是车站往调景岭方向的隧道顶部有轻微滴水,初步相信与早前暴雨水浸有关[136][137]。
2025年5月22日下午5时15分,港铁将军澳线油塘至北角站之间的列车隧道有架空接触网出现跳掣并传出火光巨响,导致电力供应受阻,北角至调景岭站服务先暂停。后来康城至宝琳站信号系统亦受阻,将军澳线全线服务暂停[138][139]。其后港铁立即进行抢修,晚上约8时40分恢复部分服务:调景岭来往宝琳及康城分别6及10分钟一班;调景岭来往北角继续停驶[140]。至晚上10时33分,港铁抢修完成,将军澳线全线恢复服务,事故历时逾5小时。
因事发正值晚高峰时间,受影响人流众多,港铁提供免费接驳巴士疏导人流,九巴、城巴及渡轮等交通工具亦加强服务。惟期间将军澳隧道亦曾发生交通意外,导致将军澳一带的交通颇为挤塞,并有市民反映安排欠佳[141][142]。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表示高度关注事件,机电署已派人跟进,要求港铁尽快递交报告。港铁就事件向受影响乘客致歉[143]。
- 2008年12月,港铁观塘线因维修人员疏忽架空接触网隔离器,触发短路架空接触网损坏断裂(架空接触网受损的地方约为油塘站向油麻地方向前行约150米的地方),令列车服务一度停顿近4小时。
- 2010年10月21日早高峰时间,港铁荃湾线因油麻地站上一条架空接触网断裂,导致油麻地站至佐敦站服务完全停顿。大批市民于上班时间滞留站内。至早上10时才回复正常。
- 2011年5月,观塘线九龙湾站正逐步安装站台半身闸门于5月15日曾发生故障,部分已安装的闸门未能开启,要人手操作打开闸门让乘客上下车。到了同年8月2日早上上班繁忙时间,九龙湾站往调景岭方向的低站台门发生故障,要由站台助理及乘客合力拉开闸门让乘客上落。故障时列车须改为人手操作,入站时要慢驶,导致沿线列车服务受阻两小时,大批乘客要在彩虹站下车转乘列车,彩虹站非常挤迫。有乘客不满“港铁职员以广播粗暴喝令乘客下车”,对港铁安排混乱大表愤怒,但港铁至今并没有交代。
- 2011年7月14日,东涌线一列开往东涌站列车行驶途中冒烟及传出烧焦味,驶抵欣澳站疏散乘客,港铁指车卡煞掣系统失灵,其中一卡车煞掣后,“逼力”未能完全松开产生磨擦所致。
- 2011年7月20日,一列由欣澳站开往东涌站列车由于重力制动产生磨擦,自动煞停,传出浓烈烧焦味,港铁发言人解释是因为重力制动产生磨擦引致。
- 2011年7月24日,一列列车驶入东涌站后出现摇晃及冒烟,令行车不稳定。列车班次延长7分钟。经检查后发现车底的轴承移位,令车厢重量不平均及出现不规律跳动,导致部分用作固定路轨的钢夹损坏。由于往后数天须维修多部列车及钢夹,东涌线列车服务在7月尾期间延迟约一分钟。
- 2011年8月3日早晨上班繁忙时间,港岛线天后至金钟段出现电力跳掣,列车由铜锣湾站开往湾仔站途中,电流制式突然故障跳掣,近车尾底部传来一声巨响,继而有烟冒出,列车随即停下,车内电力则告中断,后备电力启动,提供基本照明及开动抽气机。列车跳掣后,触动电力保护装置,使天后站至金钟站受流系统亦跳掣,未能向列车提受流力,港铁随即检查沿线列车情况,发现除跳掣列车故障外,尾随其后正驶近铜锣湾站的列车亦有故障。合共造成2,000多名乘客被困在无冷气车厢10多分钟,服务受阻逾20分钟,多个港铁站挤满乘客,逾万人受影响。约8分钟后,港铁安排两列车先后进入湾仔站及铜锣湾站,乘客疏散返回站台。消防员抵达湾仔站,向冒烟列车进行检查,证实未有发生火警,无人受伤。两列车其后驶往金钟站避车处进行检查。[144]港铁发言人指,事发期间共有4列列车受影响,其中2列列车显示电力故障,要在铜锣湾及湾仔站分别下客,返厂检查,疏散乘客约2,200人;另两列列车则一度停在隧道内,至9时20分系统才回复正常。[145]
- 2011年8月6日下午1点半时,东铁线近大埔墟站的信号系统发生故障,有乘客投诉由粉岭前往大埔墟3个站之间,列车停顿3、4次,延误近10分钟。其间车站内有广播,亦有车务调动,部分北行往罗湖方向列车要改以沙田为终点站。服务于下午3点10分回复正常。该故障更是港铁6日内所发生的第7次事故。[146]
- 2012年7月3日早上8时30分,一列往北角的将军澳线列车,驶至将军澳站上下客后,当车长准备开车之际,发觉其中一扇乘降门未能关闭,列车无法开出,车长立即向上级请示,决定通知车厢内1,700名乘客被迫下车,需转乘另一班列车。由于正值上班繁忙时间,乘客指当时站台逼爆候车人群,苦候10多分钟才能够上车,引起乘客鼓噪。不过,港铁指事故仅服务受阻三至四分钟。[147]
- 2013年1月24日,北角站有幕门起火,港岛线不停北角站,将军澳线调景岭至宝琳维持五分钟一班,调景岭至康城维持十分钟一班。
- 2017年10月26日凌晨1时10分,知情人士[谁?]报道一部无载客港岛线列车驶回厂时,第三卡车轮突然出轨,偏离轨道,车卡辗压路轨及轨道旁的设备造成损毁,并撞毁一条供车长上落的石屎楼梯。港铁证实事件,指事件中无人受伤,公司现正全面调查,政府相关部门并已知悉事件。[148]
- 2019年3月24日凌晨零时许,东涌线一列开往香港站的列车,行驶途中因高架组件松脱,令车顶的受电弓堕下,列车慢驶至欣澳站停下。受事件影响,机场快线来往香港站和机场站的列车服务暂停,来往机场站及博览馆站,维持15分钟一班车,市区预办登机服务现已暂停。东涌线来往香港站至欣澳站列车服务维持10分钟一班车,来往欣澳站至东涌站列车服务暂停。机管局未有收到因机场快线列车服务而不能登机的投诉。
- 2019年7月25日凌晨3时50分,一列工程车于进行例行更换路轨维修工程期间,于东铁线大学站附近,其中一组转向架出轨。由于紧急维修仍然进行中,当天早上暂停火炭站至大埔墟站之间服务,港铁安排免费接驳巴士行走沙田站至大埔墟站,中途停火炭及大学站。下午2时27分,即工程人员经抢修约9小时后,东铁线服务陆续恢复正常。
- 2019年8月25日凌晨0时25分,东铁线大埔墟站附近的一座架空接触网因塌树受损,暂停火炭站至上水站之间服务,期间分别有一列往红磡列车及一列往上水列车停在该路段,未能继续行程。由于紧急维修仍然进行中,当天早上暂停大学站至粉岭站之间服务,港铁安排免费接驳巴士行走大学站至粉岭站。早上10时36分,即工程人员经抢修超过10小时后,东铁线服务陆续恢复正常。[149]
- 2019年10月6日,一列由葵兴站(当时荃湾线受反修例事件影响,只停葵兴、荔景及美孚)开往美孚站的列车在荔景站渡线以时速10公里慢速行驶时超越停车灯号位置,该路轨平常不会使用,列车越过该位置时触碰到轨旁石屎趸,但列车车轮没有偏离轨道。6名乘客及2名职员受伤,车长被暂时调离驾驶职务。[150][151]
争议事件
2014年8月20日早上约9时50分,一只啡黄色的中型唐狗突然闯入上水站南行线路轨,当时有乘客发现后即通知车站职员。有目击者指出,车站职员曾暂停列车行驶,走入路轨尝试驱赶唐狗,扰攘约6至7分钟后,却未能成功将唐狗带离路轨,但车站职员仍重启列车服务。最后该唐狗跑到粉岭站路轨,遭一列当时驶入站台的城际直通车直接辗毙。
多名目击意外的乘客在网上发放事发图片,质疑港铁在利润优先前提下,避免列车延误延迟引致通报政府及巨额罚款,所以于明确知悉有犬只在路轨范围仍决定继续让列车行驶。[152] 有媒体就事件向港铁查询,港铁回复时指事发时有站台乘客发现唐狗,通知站台上车务人员,但职员经搜索后一直未有发现唐狗,直至20分钟后尸体出现于粉岭站路轨上,狗尸交渔护署处理。[153]
港铁发言人无正面交代唐狗被辗毙的原因,以及为何唐狗未离开路轨便重启列车服务。港铁当时更表示无法证实犬只死亡和来自中方的跨境直通列车有关。[154][155]
有网民发起联署,要求港铁交代列车辗毙唐狗意外真相,至8月21日中午已有逾4万人参加联署[156],及后有近9万市民网上签名要求港铁解释事件。港铁回应市民要求,于事件约35小时后,再发出另一份声明,内容提到:昨日早上约9时50分,港铁职员于上水站发现有犬只进入了路轨范围。车务控制中心即时停止列车驶入该路段,而车站职员则尝试引领该犬只到安全地点,然而他们并不成功,犬只匿藏在站台底部,职员随即进入路轨范围,尝试将犬只抱起带走,但过程中因犬只挣扎,一位港铁职员受伤。[157]《苹果日报》更向食环署及渔护署求证,两个部门均声称没有处理过有关动物尸体。港铁最后承认狗尸已弃垃圾站。[158]
港铁发表详尽版解释后,有市民上载当时录视频段,证实港铁补充声明内多处不尽不实,包括:两名职员进入上水站的路轨范围欲将犬只驱离路轨范围,但无直接与犬只接触,职员并无将唐狗抱起;唐狗没有挣扎过;两名职员并没有受伤;职员离开路轨时犬只仍在路轨上,并非匿藏在站台底。片段更证实职员曾警报,阻止站台乘客协助犬只返回站台。[159][160]
港铁车务总监金泽培于8月22日记者会上为未能救狗道歉,并应要求向犬只遗照献花[161],但仍然未有承认犬只被列车撞死,亦没有解释为何控制中心施压上水站于一分钟内解决事件。车务总监金泽培于会上亦承诺彻查事件,并于一周内公开调查报告。[162]直至翌年3月,港铁方公开调查报告,但仍拒绝就此事而道歉。
九铁车务员协会则发表声明谴责公司高层未完成调查就向公众道歉,坚持事件并非铁路员工处理失当,认为此举影响铁路员工的专业形象和使前线员工受到压力。[163]对此事件,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批评港人“小题大做”,但《南方都市报》发表文章指出事件源于香港这个高度发达社会对于生命的重视及对动物权益保护有着悠久的传统,文章并分析了小狗死亡引发轩然大波的深层次原因。[164]
“香港十八区动物保护专员”召集人麦志豪及“争取成立动物警察大联盟”向香港警察举报港铁在事件上触犯第169章《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条例》刑事罪行,但香港警察只将事件列为求警协助案,案件最后获警方不了了之方式处理。[165][166]
前亚运金牌选手、现任香港桌球总会教练陈国明,于2015年7月14日由上水乘港铁前往火炭香港体院教波时,在上水站被港铁职员截停,并指他的桌球棍盒为160厘米,违反“携带行李不可超过130厘米”的规例,不仅被禁止乘车,更当场收到警报信,如有再犯将罚款2千元,甚至入狱。陈国明坦言虽明白港铁职员只是执行职务,但亦理应视乎实际情况才采取行动:“其实有好多桌球员、甚至世界女子冠军吴安仪,都试过好多次搭火车因桌球棍盒长度问题被逐,不过有部分被检查过知道盒内是桌球棍就获放行,但我今次讲得清清楚楚都不得要令。”他将事件放上Facebook,引起极大回响。有网友反应激烈,直指港铁职员矫枉过正,更有人说“捉水货客又唔见你哋咁落力”,另有网民希望港铁方面可以听取各方意见,妥善处理同类情况。[167]
2015年8月13日,有网民在facebook群组“香港机场实况讨论区”上载照片,指其同事的朋友昨在荔枝角站内饮水,被港铁发警报通知书,呼吁其他乘客小心。该通知书照片显示涉事乘客前日下午约四时,在荔枝角站一号站台,违反港铁附例第27b条“饮食”,声明港铁会纪绿该次违例事件,并指若乘客再犯可被检控及处以罚款2,000元的最高刑罚。不少网民指天气炎热,乘客须饮水相当正常,否则若中暑,后果可大可小,讽刺港铁“严过班房(即是严过课室)”。港铁回应指,由于涉及个人隐私,未能提供上述个案资料,但指已透过告示及广播提醒乘客入闸后切勿饮食,职员会不时巡查,若发现乘客违例饮食会劝喻、警报或有需要时作出检控,呼吁乘客为他人着想,入闸后切勿饮食,保持港铁清洁。[168]


2015年9月16日,facebook“大围联盟”群组于15日晚上载一张照片,一名身高约1.6米、身穿校服的女学生,背着一个与她身高相约的古筝,站在港铁大围站。当时,她正被3名港铁职员包围,疑因携带体积大的深啡色古筝盒,而遭截停查问。有网友指,事件发生于傍晚6时许,该名女生被指古筝太大,不获进入站台。该相片在网上疯传,网民纷纷“洗版式”抨击港铁处理乘客携带大型物件的条例时,“双重标准”及“执法不公”。他们以水货客事件作比较,指港铁对水货客宽容,却严禁乘客携带大型乐器上车。当中更有不少音乐爱好者坦言“身同感受”,促港铁检讨现行条例。有网民亦随即在Facebook上载多张摄于港铁车厢的相片,相中可见乘客带着关刀、长枪及洗衣机等上车,但未见有职员阻止,有网民质疑港铁双重标准,欺善怕恶。[169]
其后不准学生乘客携带乐器搭乘列车的风波愈演愈烈,一名香港浸会大学音乐系学生,携带大提琴在大围站上车后,被“追踪”到九龙塘站转车时,遭两名港铁职员截停。男生被带到房内量度大提琴高度,发现大提琴高134厘米,超出港铁行李规定的标准4厘米,向他发出警报信,并警报他若再犯,港铁法律部再发警报信就会正式控告他,由法庭决定罚款额。事件再惹网民不满。[170]
到9月25日,香港管弦乐团和教联会发出声明,对港铁的限制表达关注,前者认为措施影响音乐爱好者,要求探讨解决方案,后者深表不满,认为措施对学生学习乐器构成严重不便,妨碍体艺发展。9月25日晚于香港站中环地下人行通道表演的“香港众乐团”,有乐手于演奏时在谱架及乐器上展示“请尊重音乐人携带乐器的权利”、“乐器不是货物”等标语,向港铁抗议。[171]有市民在网上号召全港中西乐学生、老师、乐手,于10月3日(周六)晚上6时,携带大型乐器到大围站抗议,期望争取港铁酌情容许携带大型乐器的市民使用港铁。最后,港铁态度软化,承诺会检讨行李规定。[171]
2015年10月3日傍晚6时许,逾百市民于大围站大厅示威,抗议港铁禁止携带大型乐器及纵容水货客,当中数十名为音乐人,分别携带大型乐器如大提琴、吉他、手风琴等到场,成功入闸乘车。抗议亦吸引大批市民到场,对港铁执法不一表示不满,认为港铁“放生”水货客。港铁事务总监苏家碧表示有关人士利用该场合,于车站范围内作出不恰当及破坏行为,滋扰其他乘客,又对港铁职员无理指控,影响车站整体运作,对此非常遗憾。[172]
《中国好声音》香港区冠军、音乐人刘卓轩于2015年9月26日晚在港铁观塘站,近APM商场出口的人行天桥唱歌,被港铁职员阻止,港铁职员其后报警。音乐人自称是测量师,质疑该地属公共空间,指职员无权干涉。翻查地政署资料,创纪之城第五期连接港铁站出口、横跨观塘道的人行天桥“位于政府土地”。立法会议员田北辰表示,政府土地也可以由港铁管理,若政府批准该处为《港铁附例》管辖地方,港铁便有权要求停止表演。若政府只是委托港铁清洁该地点,港铁行动前要先联络政府相关部门。[173]
2016年9月10日,《明报》取得一封由港铁车务营运总管李圣基于2016年9月5日传送予其他管理层的内部电邮,内容提及名为Michael Tien的人表明打算在港铁车站内感谢支持者,要求港铁站主管行使“合理弹性”(exercise reasonable flexibility),并在电邮末段称,若发现任何“传媒敏感的事情”(media sensitive issue),需通知客户服务部。
《明报》记者于9月8日傍晚发现田北辰与助理在轻铁兆康站转乘西铁站的范围内谢票,其间未有港铁职员干预。不过根据港铁车站平面图,该处为港铁附例适用的铁路处所。任何候选人都不可在港铁的铁路处所及管理范围内进行任何竞选活动,派发单张或任何印刷品,否则有可能违反相关附属法例。[174]
2016年12月5日,屋宇署在港铁北角站B4出口张贴告示,指港铁在该出口的上盖大厦之檐篷底一个悬挂式港铁标志招牌及支架属于僭建,事前并无根据《建筑物条例》事先向屋宇署申请及获得批准,署方按照《建筑物条例》命令港铁在30日内展开拆除工程,事件是由署方委聘的顾问公司在北角七姊妹道进行“大规模违例招牌清拆行动”时揭发。署方续指任何人若在指定日期内仍未遵从命令,又无合理辩解,即属违法,当局将提出检控。一经定罪,可处罚款20万港元及监禁1年,更可就罪行每持续一天另外罚款2万元。[175]
2016年12月18日早上时分,港铁调景岭站入闸机曾一度出错,四百多名乘客的八达通卡被多扣八角车资,港铁表示正跟进相关事件。
2017年3月初,港铁为针对车厢挤迫问题,制作短片及海报宣传呼吁乘客上车时放下背囊,以免阻碍其他乘客。不过短片上载到facebook专页后,引起大量网民激烈批评,认为是丑化及变相带头公审、针对带背囊的乘客,却忽视了行李箧违规的严重,认为要解决车厢过于挤逼的问题,应从分流入手,以及阻截超过许可尺寸的行李箧。梁金成计划发动“戒背囊、齐拖箧”行动抗议。[176]港铁董事局主席马时亨回应指,有关呼吁只是“希望方便乘客”,“大家将就下”,希望市民明白其出发点。[177]
西铁线站厅空间广阔,但港铁一直未有设置座位让市民休憩。有市民更会在坐在走廊玻璃幕墙地台休息和凉冷气。不过由2021年3月开始,港铁称有人投诉车站环境造成影响为由,在天水围站、元朗站及朗屏站大厅近玻璃幕墙位置加装了铁链,禁止市民坐下。市民批评港铁没有人性,也认为铁链十分核突(丑)[178]。
2021年4月17日早上,一名21岁有精神病纪录的男子手持一张残疾人士身份个人八达通和公立医院精神科医疗纪录文件证明,在杏花邨站出闸时突然被在场港铁职员要求查票。男子情绪激动,网媒拍摄到港铁职员以跪颈动作,按地制服该男子。警员接报后持盾到场把他拘捕。被捕男子受伤与5名受伤职员同送东区医院治理。港铁未有正面回应为何要使用跪颈方式制服乘客,只表示会在致力可行情况下维持车站秩序,于安全情况下截停拒合作和逃跑的逃票人士。[179]香港复康联盟主席张健辉批评港铁做法离谱,认为不必要派出五名职员截查一个乘客,并使用压颈方法制服,加上使用残疾人士八达通的人士可能样子与平常人无异,不排除事件因误会引起,港铁应加强培训员工。[180]事后该名青年患上横纹肌溶解症和强迫症,至今亦不敢独自搭乘港铁,同时需定期服药及接受心理辅导。[181]
到2023年7月12日,被告否认3项袭击致造成身体伤害罪、两项普通袭击罪及一项刑毁罪。案件审讯期间控方一度质疑医生的专业资格,但裁判官对于控方的指控感到不解。裁判官曾宗尧裁定被告5项袭击罪名不成立,刑毁职员眼镜则罪成,被判罚款2,500元及赔偿2000元。裁判官曾宗尧指出虽然港铁附例列明职员有权查核乘客车票,但无赋予使用合理武力的权力,并无公民逮捕权。法官又指4名港铁职员口供出现矛盾、遗漏关键情节,而片段与事实是违背。形容被告在职员人多势众的环境以不堪手法按压被告。[182]
2022年4月7日,网民在facebook“公务员secrets”社交群组发出帖文和两张照片,称自己在杏花邨站出闸时遭多名查票人员大声凶恶,期间更有职员出手推撞,要求事主出示八达通卡作检查。其后事主虽然配合职员要求,但其后查票人员亦要求示身份证。而事主要求展示职员证投诉却遭到拒绝,之后用手机拍摄更“作势”试图抢夺手机和要求删除相片,同时指职员挑衅要求事主返回车站。事主批评涉事职员无礼貌,认为公营机构不懂得为市民提供合理服务。港铁回应指“当日杏花邨站并无相关事件,公司亦无进行查票工作。依据图中车站环境,相信有关照片并非近期拍摄。”网民发出的照片背景之OK便利店招牌使用旧商标,唯该分店招牌已更换成新标志。[183]



2019年香港爆发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各区不断出现示威活动。6月12日金钟被示威群众占领道路,港铁于晚上因应警方要求封闭金钟站,港岛线及荃湾线列车不停金钟站,转车乘客需改到中环站转车,而南港岛线服务更被缩短至海洋公园站,无法往返港岛北,只提供海洋公园站至坚尼地城站的接驳巴士,有关安排至翌日下午才回复正常,影响大批南区市民上班[184],多名南区区议员对此向警方表达不满[185]。
7月14日沙田区游行的警民冲突后,港铁因应警方要求,宣布东铁线沙田站列车服务暂停,惟此举引起示威者恐慌,担心未能离开现场,于是有不少示威者在沙田站站台阻碍当时最后一班停站的列车,希望容许更多示威者赶及上车,直至港铁宣布列车服务回复正常为止。经过当日事件后,港铁一度改善有关安排,当因应警方要求暂停某一车站常规班次列车服务的时候,会同时安排特别班次由该车站开出,接载乘客离开车站。
直到8月21日元朗静坐活动的示威者遭武装警察驱散后,港铁一如以往于元朗站安排特别班次,然而,此举引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传媒《人民日报》点名批评港铁,斥责有关安排是“护送黑衣暴徒离开”。及后,受压的港铁再更改安排,表示可随时暂停列车服务及关闭车站。
8月23日晚上8时,逾21万人牵手筑起香港之路,港铁于9时关闭葵芳站。10时,人链解散后,大批市民于葵芳站抗议。
8月24日下午1时,有市民发起在观塘区举行“燃点香港·全民觉醒”大游行,惟港铁在早上10时许突然宣布因应公众活动,中午12时起观塘线彩虹站至调景岭站之间的列车服务暂停;而九龙湾站至蓝田站之间各车站则暂时关闭。同时亦未有提供接驳巴士。这是反修例事件6月爆发以来港铁首次在获发不反对通知书游行开始前便关站及停驶。不少市民批评港铁停运决定严重影响市民生活。立法会议员批评做法妨扰市民参与合法的公众活动。到近下午1时许,观塘站A出口闸下有4人静坐抗议封站,要求港铁高层交代。到1时55分警员强行清场后,市民在站外踢闸抗议。[186][187]
到晚上8时38分,港铁车务总监刘天成向乘客发出公开信,指社会上的政治争议所引发了一些在铁路发生的事件和冲突是公司运作40年来最大的挑战,希望乘客谅解当日观塘线的特别车务安排。他说关闭个别车站是“经过审慎考虑、不得已的决定”,以“确保车站内所有人安全”。[188]列车服务于晚上11时45分回复正常。[189]运输及房屋局表示港铁关闭车站非人为错误、由港铁公司自行提出并经政府同意,港铁公司不需根据服务表现安排作出罚款。[190][191]
8月25日荃葵青游行,港铁实施同样做法,将荃湾线荃湾站至大窝口站之间的列车服务暂停;而荃湾站、葵芳站及西铁线荃湾西站则暂时关闭。
8月30日九个伤残人士组织包括自强协会、香港自闭症联盟及龙耳等向政府及港铁发表联署公开信,反对港铁的封站措施。该信件指出港铁多次以人流控制、配合警方行动等原因,关闭不同港铁站出口,亦安排列车不停某些港铁站。这指施不但影响乘客,更令有需要出行的伤残人士大受影响[192]。
8月31日民阵原定举办的游行及集会因警方反对而宣告取消,但港铁仍安排当日下午关闭港岛线西营盘站。[193]到晚上11时更配合警方拘捕乘客,同时将市区主要五条线提早关闭服务,包括荃湾线、观塘线、港岛线、南港岛线、将军澳线,导致旺角站、太子站发生严重冲突。[194][195][196]
9月12日,港铁宣布不在13日中秋节提供提供通宵列车服务,为港铁(及其前身地铁)自1994年开始提供有关服务25年以来首次不提供[197]。
受10月4日示威者大肆破坏车站影响,港铁宣布于10月5日全日全线停驶,10月6日恢复部分车站服务,惟晚上七时半宣布只维持机场快线及部分港铁巴士线路的有限度服务,此后港铁一直维持提前停止服务(机场快线除外)的安排直至12月2日起恢复正常服务时间为止:10月7日提前晚上六时收车;10月8及9日提前晚上八时收车;10月10日提前晚上九时收车;10月11日起提前晚上十时收车;10月23日起逢星期一至五提前晚上十一时收车,逢星期六至日维持提前晚上十时收车;11月4日起逢星期一至五提前晚上十一时半收车,星期六至日维持提前晚上十时收车;11月13日起、11月23日提前晚上十时收车;11月18日起、11月24日起提前晚上十一时收车;11月26日起提前晚上十一时半收车。对于坊间质疑港铁提前停止服务的安排是变相“宵禁”[198],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否认,并指出有关安排基于确保铁路安全的考虑[199]。

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初期,示威者对港铁关系友善,即使有激进示威者堵塞路面交通,也没有出现任何干扰港铁运作的行为,以便透过港铁动员人手及安全撤退。此外,不少示威者为免使用八达通留下乘车纪录,购买较昂贵的单程票,有些人更在购票机顶部留下现金(大多为硬币方便购票)让其他有需要人士购买车票[200]。
然而,8月11日警方闯入葵芳站及太古站镇压示威者及施放催泪弹,部分示威者指责港铁未有谴责警方滥暴行为及未有彻底清洁车站,开始对港铁有不满情绪。8月22日港铁遭《人民日报》批评“护送黑衣暴徒离开”后,对示威者的态度转趋强硬,开始在示威地区预早关闭车站及暂停服务,引起示威者强烈反感,并冠以“党铁”的贬称[201]。此后,示威者开始进行针对港铁的报复行为,包括以“跳闸”方式不付车资搭乘港铁、在车站涂鸦,以及对闭路电视、闸机及售票机等对车站设备及列车大肆破坏甚至纵火。8月31日太子站袭击事件后,因港铁不愿公开站内闭路电视片段(及后港铁败诉,需要公开一些闭路电视片段的截图,但同时限制不得复制或公开该片段),令示威者对港铁对不满大幅上升,此后的破坏目标也少不了港铁各设施。
9月20日港铁主席欧阳伯权接受访问时表示,港铁在运动初期的处理手法是“效果欠佳”及“难睇”,又称提供特别班次接载滞留示威者离开的影像是“好肉酸”,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尹兆坚批评有关言论无助改善港铁形象[202]。
其后示威者破坏车站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港铁称有超过九成车站持续受到破坏,形容为成立40年以来最严重的恶意破坏,截至2019年11月底,估计有关设施复修及更换费用约5亿港元。[203]
虽然在2019年港铁并没有因反条例运动而削减平安夜及除夕的通宵服务,但是自2020年11月中第四波新型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防疫措施被多次收紧,这影响圣诞新年的庆祝活动,导致除夕倒数活动须取消,故2020年平安夜和除夕夜首次不设通宵列车服务,只会在有需要情况下,于深宵时段提供有限度服务。紧随的农历年三十,港铁亦没有通宵服务。此后港铁亦决定安排永久取消日后所有通宵列车服务。
2020年7月28日早上,西湾河站一名职员查票期间大声指骂乘客,更指该名人士:“你做咩走,系咪有汽油弹,使唔使报警搜?”事件被人拍下短片在网上流传,网民批评职员态度差劣。港铁回复媒体时表示,已经收到乘客反映涉事港铁职员的言行不恰当,会作跟进。[204]
2022年7月20日,一名66岁老翁在红磡站与其家人失去联络,直到约6小时后才被站内清洁工发现其昏迷于非付费区的伤残洗手间。随后该名老翁被送往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抢救,唯最后宣告不治[205][206]。而同年8月11日,港铁首席执行官金泽培在召开2022年港铁中期业绩公布会期间亦提及对该男子在红磡站死亡事件深感婉惜,并向事主家人致以深切慰问[207][208];而港铁香港客运服务总监杨美珍表示已展开详细内部调查,结果显示当日协助寻找事主的处理方式以至跟进及沟通有方面不足之处,并会严肃跟进要改善的地方及措施,亦会配合警方调查与切实执行相关结果,亦会与事主家人保持联络,并提供可行协助[209]。
工业行动
港铁目前有8家工会及会员,其中工联会属下有4间铁路工会(香港铁路总工会九广铁路职工会、香港铁路公司员工协会、香港铁路管理及专业人员工会及香港铁道从业员总工会),职工盟属下“香港铁路公司员工协会”和在2019年11月在反条例风波下筹组的新工会“港铁新动力”。[210]
地下铁路车务部职工会前身为“列车司机职工会”,现属香港铁路公司员工协会。当年地铁服务初期,曾发生多次工业行动及罢工。
列车司机职工会于1980年5月成立,当时有会员110余人,有90%列车司机参加。由于当年地铁设高度规范的作业制度,及管理层的傲慢作风。在一次试车时,列车司机拒绝服从英国首席执行官的命令,为来宾奉上饮料,认为这不是工作范围,首席执行官不满地说:“由现在起,所有列车司机不获升迁”,激发了本地基层员工感觉有成立工会的需要。
1981年7月14日,工会召开会员大会,一致通过采取渐进式工业行动,首先在车站和列车张贴标语,接着是按章工作及罢工。但公司得到消息后,立即向法庭申请禁制令,禁止工会在车站和列车张贴标语。工会于是转向劳工处投诉,在劳工处的调停下,管理层接纳了工会的建议,答应改善升级制度,及设立考绩增薪制度,风波得以平息。
1983年1月,公司为了削减人手减低经营成本,首先在车站方面施行长短更,即每更的工作时间以6至10小时不等轮值。工会方面认为此举不单止影响员工的生活规律,而且日夜颠倒及连续一星期的十小时工作,会令员工十分疲劳,及容易出错,再加上大量削减人手,不单止增加员工的工作量,更令员工对乘客的服务水平下降。而短缩人手,亦不足以应付突发的意外,故此极力反对长短更的施行,工会先后去信董事局及劳工处,并在行政大楼及两局议员办事处请愿,但管理层以试验6个月为借口,不理会员工的反对便在车站实施长短更制。
1984年1月,地铁宣布在车站试行长短更制成绩令人满意,并将在2月初在列车司机部试行长短更制。1月21日,工会召开会员大会,列车司机认为在车站方面前车可鉴,即使与管理层谈判亦是白费心机的,会议通过采取工业行动,即时生效。由于事出突然,令管理层措手不及,再加上劳工处及多个劳工团体领袖如:基督敎工业委员会主任刘千石、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会长司徒华、政府土地测量员协会主席黄伟雄等排解下,双方终于在劳工处代表见证下签订协议。
唯到了3月22日,地铁经过一连串的部署后,单方面宣布于4月9日起,在列车部施行长短更,推翻1月份的协议,工会向管理层提出强烈抗议,并立即知会劳工处,由劳工处出面调停。3月29日至4月6日期间,先后举行4次会议。工会代表原则上答应接受长短更,但有20点关于工作安排的细则要管理层改善,地铁代表在劳工处的代表见证下,亦答应改善部分工作细则。
4月7日上午,地铁代表致电工会,表示由于管理层不答应,要求取消其中1条,有关给予车站员工10分钟进膳步行时间的承诺。
4月8日,工会召开特别大会,各会员认为公司根本无诚意谈判,而且屡次破坏协议,是不负责的行为,于是进行投票表决,以95%的绝大多数通过罢工。4月9日凌晨,罢工开始,当时有百多人发起地铁罢工,部分员工在九龙湾地铁总部静坐。罢工期间,工会主席及副主席两人同时绝食,表示对罢工的决心。唯事件内有300多个员工被解雇,后来公司容许部分员工复职,但最终有13人没有再被聘用,当中包括当年地铁工会副主席。[211]
使用车辆
港铁市区线使用的是重型铁路系统,能有效应付众多的乘客需求量。其中港岛线、荃湾线、观塘线、将军澳线、东涌线、机场快线、及屯马线[q]以每列8卡车营运;而东铁线[q]采用9卡车,南港岛线为3卡车,迪士尼线则是4卡车。
于早高峰时间,港岛线及荃湾线的班次最频密可达120秒一班;载客量最多的东铁线列车,每小时载客量可高达120,000人次。港铁列车车厢数目由地铁通车时的210节,增加至2,106节[6]。
除南港岛线、迪士尼线列车外,其他均为“6M2T”编组;至于南港岛线、迪士尼线,为全动车,即“3M”、“4M”。
- 现代化列车:这是香港地下铁路最早投入营运的电力动车组,由英国都城嘉慕制造。现时,观塘线部分列车、荃湾线、港岛线和将军澳线一小部分列车使用本型号列车行走。列车最高时速80公里。为配合地铁更改公司徽号和形象,地铁于1998年起把所有英制列车全面翻新,翻新工程由澳洲的铁路车厢生产商负责,于2001年8月完成,预计本型号列车于2022年至2027年内全数陆续退役。
- 韩制列车:为配合将军澳线通车,地铁从韩国Rotem及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购入13列韩制列车。此列车本来是设计来行走将军澳线,但后来发现新列车不能即时适应两套新旧列车系统[212]。最终安排所有韩制列车改走观塘线。直到2010年,韩制列车经过改良后,于4月8日再次安排全部行走将军澳线。而之前跟观塘线对调来行走将军澳线的15列第2C及3代英制列车,则全数调回观塘线。韩制列车的规格跟英制列车相同。
- 迪士尼线列车:迪士尼线的车厢,则是从市区线(港岛线、荃湾线及观塘线)调动12卡第3代英制列车在九龙湾车厂进行改装,成为香港的首批无人驾驶港铁列车,并配合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而被重新设计,例如车厢窗户及车厢内的扶手皆为米奇老鼠头部的形状,最高时速达70公里。
- 市区线中国长春制列车(DKZ28):港铁为了加强应付港岛线、观塘线、荃湾线及将军澳线未来的乘客量增长,先后于2008年、2011年和2012年向中国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订购其自行研制的22列共176卡车的新款列车。该批列车是不锈钢制轻量化列车,最高营运时速达80公里,同时强调该批列车的车体强度、噪音控制、防火性能等达世界级水平,可服务40年。新列车的车厢将采用22英寸彩色液晶体显示屏,取代电子二极管显示器,为乘客提供车务资料及新闻信息等。[213]
- 南港岛线中国制列车(DKZ50):港铁于2012年向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订购10列共30卡车的新款列车。该批列车是不锈钢制轻量化列车,最高营运时速达80公里,同时强调该批列车的车体强度、噪音控制、防火性能等达世界级水平,可服务40年。新列车的车厢将采用22英寸彩色液晶体显示屏,取代电子二极管显示器,为乘客提供车务资料及新闻信息等。
- 市区线中国青岛四方制列车(SFM47/47A[214]):港铁公司2015年7月22日宣布,落实购买93列8卡车厢列车,全面取代现时行走观塘线、荃湾线、港岛线及将军澳线的第一代英制列车。新购置的港铁列车将配备更先进的运作系统及设备,合约批予中国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至2023年陆续运送至香港。[215]
港铁于两铁合并时向九铁租用东铁线、屯马线的全数列车,并分别继续在各线路上行驶。而于1982年5月6日投入东铁线服务的英国都城嘉慕制列车已于2022年5月6日全数退役。
- 近畿川崎列车:九铁于1999年购置由日本伊藤忠·近畿·川崎财团制造的电力动车组,又有“SP1900”、“千九”、“IKK-Train”等俗称。其中8列E200系列车供九广东铁[q]使用,以便增加东铁的行车班次和客运能力。其余22列E300系列车供2003年通车的九广西铁[q]使用。前马鞍山铁路[q]的所有E500系SP1950型电力动车组也是由上述日本财团制造。为配合九龙南线通车而带来的列车需求,九铁再增订E300系的列车车厢,并把马鞍山线其中8个E500系车厢调往西铁线,并扩编为西铁线列车投入服务。然而为配合屯马线的通车,从2015年7月起,港铁开始把现有8列东铁线SP1900型列车调往西铁线重新编组,供日后屯马线使用,而第一列SP1900列车已于2015年7月2日深夜调往八乡车厂,并于东铁线于2021年2月6日当9卡编组韩国制造的港铁东铁线现代列车开始投入服务后,将其余5列东铁线SP1900列车也调至八乡车厂进行改装工程,换言之,这些SP1900列车不会再于东铁线行走。
- 屯马线中国制列车:2014年1月24日,港铁公司宣布批出新列车合约批予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负责17列新车的设计、供应、制造及营运调试。每列新列车设有8卡车厢;新列车于2016年中陆续付运到港进行调试,至2018年全面投入服务。列车外观大致参照SP1900/1950列车,但车身颜色有别,而列车内部亦参考了近年新购入的港铁列车的设计。[216][217]
- 东铁线现代列车:2012年12月14日,港铁公司宣布批出新列车合约批予韩国现代Rotem,总值约40亿港元。负责37部新车的设计、供应、制造及营运调试。每列新列车设有9卡车厢,主要在韩国设计及制造。首部列车已于2015年9月14日付运到香港后及进行调试,2021年整批新车便会全面投入服务,全面取替中期翻新列车及SP1900型电力动车组于东铁线服务。[218]2022年5月7日该款列车已全面在东铁线行走。

- Ktt“九广通”客车:为双层客运列车,九铁于1995年为配合广深铁路电气化所购置。客车部分由日本近畿车辆制造,共12辆;并由2辆瑞士SLM公司制造之SBB Re 460型电气机车拉动,在广深铁路的最高营运速度为时速160公里。现时不再提供服务。

- 港铁动感号高速动车组:港铁会购置9列有8节车厢的列车行走广深港高速铁路。列车由中国中车集团子公司中车四方公司制造,以和谐号CRH380A型动车组的技术平台为基础改良。[219][220]该动车组列车是唯一一个没有餐车车卡的高铁列车。

港铁现时向九广铁路公司租借了154辆空调低地板公交车,营运接驳东铁线的港铁接驳巴士,及于新界西北提供接驳和辅助轻铁及西铁线的巴士服务。车队包括亚历山大丹尼斯Enviro 500、富豪B9TL、亚历山大丹尼斯Enviro 500 MMC、亚历山大丹尼斯Enviro 200 Dart及亚历山大丹尼斯Enviro 400型巴士。
两铁合并前,九铁曾于2002至04年间向城巴及新巴租借巴士提供服务,现已把巴士全数退还两间巴士公司。九铁亦分别于2004及05年底向新巴购入二手丹尼斯三叉戟巴士和于2007年向亚历山大丹尼斯购买符合欧盟4型废气排放标准的环保巴士,并悉数投入服务。
港铁除了客运上使用的列车之外,还有3种用于日常维修及牵引工程列车所用的工程机车。
- 港铁Schoma柴油机车及Brush电力机车:用于观塘线、荃湾线、港岛线、东涌线、机场快线、将军澳线、迪士尼线、南港岛线及东铁线(仅前者)的工程机车。
- 港铁G16型柴油机车、港铁G26型柴油机车:于九广铁路 ( 现称东铁线 ) 电气化以前,用作拉动客车之用,于电气化后只作拉动货卡及紧急用途之用。
- 港铁ER20型柴油机车:用于东铁线、屯马线上,及取代1950年代制造的九铁G12型柴油机车。
- 港铁CKD0A型柴油机车:同样用于东铁线、屯马线上。
维修车厂

港铁观塘线、荃湾线、港岛线、将军澳线及南港岛线的1,500伏直流电电动车组维修保养工作由5个维修车厂负责,分别为九龙湾车厂、荃湾车厂、柴湾车厂、将军澳车厂及黄竹坑车厂;东铁线及屯马线[q]的25千伏交流电电动车组维修保养由另外3个维修车厂及中心负责,分别设于何东楼车厂、大围车厂及八乡车厂。轻铁车辆的维修在屯门车厂进行,机场快线、东涌线及迪士尼线的电动车组则由小蚝湾车厂负责维修保养。唯一例外的是广深港高铁。作为高铁车场的石岗列车停放处启用后仅作为临时停放高铁列车、初步维修及例行清洁服务等场所。但列车大修则由国铁(国铁广州局集团下属的广州南动车所)及中车四方担当。该车场还具备各类型救援车、路轨维修车、路轨探伤车、隧道清洗车以及备用工程车,可以于有需要时拖拉失灵的列车[221]。
每个维修车厂除了负责为相应车道的电动车组提供电力外,亦设有停车设施、洗车设施与预防及纠正性维修设施,例如更换重型设备时用的起重及顶升设备。
未来发展
港铁现时有多条新铁路的发展计划,当中包括自两铁合并前由九广铁路公司兴建及筹备中的线路,以便扩展服务范围及提供更完善的服务。这些新线路日后将交予港铁兴建及营运。然而,各项发展计划遇到不同程度的延误,使原定的通车时间一再延迟。[222]

当中包括:加建新的车站出口、电梯、行人通道、座椅、翻新陈旧车站、加建车站洗手间、加设隔音屏障以降低噪音及加建低站台门。
由于现时亦有搭乘机场快线的乘客,可以由香港站1号站台原车返回不设闸机的机场,从而利用票务系统的漏洞逃票[238],当该工程完成后,届时机场快线列车将会使用位于1号站台对侧的已预留2号站台作为下客之用,机场快线两站台的相应路轨之间以墙壁完全分隔,有望杜绝以上情形。作为中环第三期填海工程的一部分,香港站东面的将会建造四条长约500米的明挖回填隧道,连接香港站,称为香港站延展掉车隧道。[239]
为了方便乘客掌握车务和站务信息,港铁将会推出两个全新数码信息平台,包括于旺角站设置一块42寸的大型轻触式屏幕,以供乘客搜寻车务资料和车站附近地标的位置及线路,乘客可以QR码将线路储存至手提电话,方便前往目的地。此项措施将会试行3个月,视乎反应,会考虑推扩至全香港的铁路站。另外,港铁于2011年9月推出全新手提电话应用程序“MTR Mobile”,当中功能“Next Train”向乘客提供所有线路实时列车到站时间,方便乘客计划行程。
此外,港铁现时有7个车站将街道图和出口指示牌集中展示于车站站内的当眼处,方便乘客搜寻道路信息,而车站街道图上的每个地标旁边都印刷有QR码,乘客对其进行“扫描”后,便可以将前往地标的线路“储存”至手提电话,措施于2012年年内扩展至多6个车站,至2013年扩展至合共20个车站[240]。
环境保护
2015年12月,港铁斥资3亿6千万港元在5条新线路采用环境保护、节约能源设计。其中南港岛线、沙田至中环线及观塘线延线都采用山谷形走势行走,即是列车在驶离铁路站时会稍为下坡,于到站时稍为上斜,以物理学原理帮助驱动列车及制动,此举可以较平常节约2至3%电力。此外,5条均会采用变频技术,吸收乘客上下车时由身体重量所产生的能源用在电梯上,及将电梯及自动扶梯下行时的坠力循环再用,将所收集得来的电力供予照明、高站台门及液晶显示器等,预计最高可以节省20%电力[241];又会利用高效能照明设备和水冷式空调,分别可以节省1至3%电力。推行上述设计,预计每年可以总共节省1,980万度电力,相等于55,000个家庭每年的总用电量[242][243],占港铁整体耗电1.4%;预计每年减少14,000吨二氧化碳排放[244][245]。
其他
尽管地铁和九广铁路已经合并,但是大部分香港市民仍然习惯沿用两铁合并前的名称,将港铁的不同部分分别称呼为地铁(原属地铁公司的线路,观塘线、荃湾线、港岛线、将军澳线、东涌线、迪士尼线,以及2016年通车的南港岛线)、机铁(机场快线)、西铁(西铁线)、马铁(马鞍山线)[t]与东铁/火车[u](东铁线),亦有称“MTR”(相当于外地的捷运MRT),但所有传媒和香港政府则已改称“港铁”。
现时的商标,在地铁和九广铁路合并前沿用至今。其商标其实是“木”字的小篆[246],相传是由于地铁系统属金、但是放在土里面,因此香港地铁公司当时设计商标时选择了会五行中克土的“木”来作为商标,于是金克木、木克土,只要火不来,属金的地铁自可平安运行。而从商标图案的寓意上,它上、下两个半圆形分别象征着九龙与港岛,中间贯穿的一竖,表示当时地下铁路贯通了一水之隔的两岸。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