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文字

符號系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字
Remove ads

文字(script)是人类用来记录和传播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1][2],可单独或经组合表达某种或某些语意信息[3]书写体系(writing system)则是一种基于文字和使用规则以利在视觉上表现口语沟通的方法。

更多信息 全音素文字 [A]lphabetical, 语素文字、音节文字 [L]ogographic, [S]yllabic ...
Thumb
事实速览 文字, 文字系统类型(维基数据:Q119520394) ...
Remove ads

类文字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书写符号体系,用来记录特定事物、简化图像。文字在发展早期都是图画形式的,有些是以形表意,有些是以形表音,其中有表意文字象形文字,以形表意的文字),与语音无甚关系,中国文字便是从此渐次演变而成。有些中文字可以从表面、部首、字旁看到一些联系旁通的字义。而这些特色是拼音文字所没有的。所以古代中国文字在不同的语系区域拥有不同发音,即方言的存在。汉字已经被邻近的族群借用其文字用作为书写纪录。一般认为,文字是文明社会的标志。

有些文字是以形表音的图画文字,其后历经不同演变,部分发展成语言符号体系,后亦可用来纪录人生经验与见闻。除了汉字及其衍生文字之外,当代世界绝大部分的文字的历史都可追溯至古埃及圣书体文字

以形表音的图画文字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古埃及文、罗马文字、及拉丁文字则发展到后期都成为语音符号,即文字的字母,不同的字母合并成一个文字。由于不同字母分别付予一个,不同的字母合并成切音(混音),形成音节,合并不合的音节,成为了记录语音的表音文字

Remove ads

文字史

Thumb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被广泛采用的意音文字

依现在的观点,侧重表意或侧重表音是文字的不同发展方向。有研究者认为,人类的文字史分为形意文字意音文字拼音文字三个发展方向[4][5]

象形文字

又称为表意文字,是一种以图像表示内容的象形符号。像中文中的“日”、“月”等字都属于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文字萌芽时期的产物,主要的优势便是易于理解,一看便懂,用于记录语言会有些困难,尤其是纪录虚词,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刻符、岩画、文字画和图画字。不过到今天,这种表达意义的符号依旧很常见。比如网络上流行的颜文字。

意音文字

有些意音文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这种文字既吸收了象形文字易于理解的优点,又吸收了拼音文字造字方便的优势,尤其是对于虚词的造字,同时汉字摒弃了原音意文字中的读音成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指示会意文字体系,克服了拼音文字只能被一种语言拘束的缺点,无论是操何种语言都可以用一套指示会意文字来很好的交流。有的语言学者认为意音文字代表人类文字史走出原始时期,进入高度文明时期,而这种文字已经可以编写历史了。如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体、中国的汉字、中美洲的玛雅象形文字。发展成熟而又代表高度文化的意音文字不多,目前主要有中国的汉字。楔形文字、圣书体、玛雅象形文字早已没人使用(有学者认为楔形文字、圣书体、玛雅文字其实仍然只是一种以形表音的表音文字不应看做音意文字,但更多人认为实际上所有的文字字形本来就都是用来记录语音的,按这种观点连汉字都是表音文字了),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被广泛采用的意音文字。但意音文字的缺点也是极为明显的,意音文字对应每项事物解释会创一个字体来表达,若将来遇到现有文字库没有对应解释的字,在新的字体创造与决定出来前,该事物便无法普遍表达,因此意音文字对应新事物的限制较大,没有拼音文字使用上的弹性。但是也可以通过组合其他字词而产生新的意思。像是"母牛",而不是用牝。

拼音文字

又称为字母文字,有些学者认为它是形意文字和意音文字之外的、人类文字的第三个方向。拼音文字只以简单的笔画来标音,而且泛用性高,可以套用在多数语言。

  • 汉语拼音:根据字母所表示的语音单位,拼音文字可以分成以下两类:半音节文字和全音素文字。
  • 英文拼写:用字母来表示语音的文字。
  • 现在世界各国所用的文字多数是拼音文字,中国的藏文、蒙古文、维吾尔文等也都是拼音文字。

分类:

  • 半音节文字:一个字母所表示的语音单位介于音节和音位之间,如注音字母。
  • 元音附标文字和辅音音素文字: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位,但是元音和辅音区别对待。
  • 全音素文字: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位,现今绝大多数存在的文字体系都是属于拼音文字。目前最多语言使用的拼音文字体系是拉丁字母。

与音节文字的区别:

拼音文字(音素文字)和音节文字(日文)的区别是,音节文字的一个字位表示一个音节,如日文假名;而拼音文字的一个字位只表示一个音素。

周有光等某些学者曾提出字母文字的发展又分为三个时期:

但这种观点明显不符合考古和历史,例如腓尼基字母直接脱胎于埃及圣书体,并没有经过音节文字阶段。因此该观点是不对的。

Remove ads

基本术语

Thumb
1728年的百科全书;或艺术与科学通用字典中,字形和样式的范本

各种文字的研究已独立发展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有些术语的定义可能会随领域或是文字而不同。

文字(text)一词一般是指书面资料。编写及记录文字可称为写作,观看及解释文字的活动则称为阅读正字法是指字母体系的方式及规则,也包括拼音的概念。

字位是书写体系的一个特殊基础单位,是最小的有意义元素。字位的概念类似语言中的音位,例如在使用拉丁字母的英文,字位包括二十六个字母的大写小写,一些附加符号,以及阿拉伯数字等。

一个字位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示,有些变化在视觉上可以清楚的识别,但这些不同的表示方式仍对应同一个字位,这称为字位的异形文字英语allograph,类似语言学研究中的同位异音。例如小写字母a手写体及印刷体的字形都有所不同。会选用的异形文字和使用的媒介、写作器具、写作者的风格、前后文字的形状、预期的读者等有关。

有时会字形或字母之类的词来表示字位。常见的用法也随领域而不同。比较楔形文字玛雅象形文字汉字,大部分书写体系的字位是由直线(或笔画)所组成,因此称为“线性文字体系”,但也有字位不由直线构成的“非线性文字体系”,像楔形文字及点字

文字是和对应的语言一様,是一种概念系统英语conceptual system。若文字可以表达所有语言可以表示到的极致,则此文字可以称为“完整”。

Remove ads

文字类型

更多信息 类型, 每字位代表 ...

注:1.这里音素音位(英语:phoneme)同义。 2.语素文字又称意音文字

语素文字

Thumb
甲骨文的日

语素文字也称为表意文字是表示语素(语言的最小语义单位)的文字,一般来说可以分解为字位,一个字位代表一个语素。语素文字的文字本身可能有表示声音、意义或是形状的部分。例如汉字楔形文字都属于语素文字。

音节文字

音节文字是表音文字的一种,是一套代表着用以构成音节音拍字位,一般一个音节对应一个字符。[6]音节文字中的字位被称为“syllabogram”,一般是由一个辅音(不是必须有)加上一个在后的元音组合而成,比如音节CV或V。有些表音文字中,可以看到CVC的组合和代表CV发音的字。代表有日语假名。像假名一样并不是音素的组合,各音节有独自字位的音节文字,在世界上也是相当稀少的。

拼音文字(或称音素文字)

全音素文字

辅音音素文字

Thumb
阿拉伯文属于辅音音素文字

辅音音素文字对每种辅音都有一个符号,元音符号通常不标示。

某些辅音音素文字有元音的符号,但只用在特殊场合,如教学。

元音附标文字

特征文字

模糊的文字

盲文

盲人使用的文字,透过特定工具在纸张上制作出不同组合的凸点而组成。盲文的基本单位是长方形的盲符,有位置固定的六个点,每个点可以凸出或不凸出,形成64种可能之表达方式。

文字的图像上分类

也许,最主要以图像上区别来分类的是线条。线性书写体系是指字符由许多线条所组成,如拉丁字母汉字汉字如果是用圆珠笔、毛笔或铸刻在青铜器上,则视为是线性的。类似地,埃及象形文字玛雅文字则通常是描绘线性外框,但在正式场合,他们雕刻在bas-relief中。另一方面,非线性书写体系则如盲文,不论是用什么材质,都非由线条构成。最早的例子则是线条的:公元前3300年的楔形文字是线条的,虽然从它衍生的楔形文字不是。

楔形文字也许是最早的非线条文字。它的字形是由芦苇笔尖所压制在潮湿泥板而成,而非之前在泥板上用笔尖描绘线条。 最后变成其文字的字根外观上的变化。

盲文则是拉丁文字的非线条版本,它完全放弃拉丁文字的外形。字母是由凸块所组成,其基底可以是皮革(路易斯·布莱叶原本采用的材质),坚硬塑胶或金属。

也有拉丁文字的非线条的短暂性版本,包含摩尔斯电码手语manual alphabet英语manual alphabet版本和借由旗帜或布条放置在不同角度旗语。然而,如果文字是定义成永久纪录资讯的能力的话,因为这些符号很快就会消失,则这些体系根本并非文字。

书写方向

文稿的一项特征是它们书写的方向。埃及圣书体可以任一方向横写,只要动物或人的字形面向书写它们的方向。早期的字母可以被以很多方向书写,包含横向(左至右或右至左)或纵向(上或下)。它一般是用牛耕式转行书写法。由一个(水平)方向开始,然后在一行结尾转折以反方向书写。

希腊字母和其后继者则是左至右的模式,然后在一页中由上往下写。在Timed Text (TT) Authoring Format中,这个模式被简称为LRTB[7]。其它文字,如阿拉伯文字希伯来语则由右至左书写。汉字传统上是纵向书写(上至下),接着在页中由右至左排列。但近年来因为西方文化的影响,为了能使用罗马字母的术语及电子文件的技术上限制,则逐渐出现由左至右,上而下的方式书写,但传统写法在台湾、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仍然常见,甚至迁就于无法直写,以“一字一行”方式,由右向左横写的书写方式也尚未完全消失(例如匾额)。回鹘文字母和其后继者则是由上至下,左至右的文字;这种方向源自于将祖传闪语方向90°逆时针方向以便在外观上适合中文书写。一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文字,如哈努诺文英语Hanunó'o alphabet,则是以远离写者方向,由下而上的方式书写。

最常见的几种文字

世界上有文字的语言里,绝大多数都是用以下文字形式写成的:

其它的(往往是孤立的)文字形式有: 希腊字母回鹘字母亚美尼亚字母叙利亚字母希伯来字母格鲁吉亚字母吉兹字母它拿字母提非纳文字加拿大原住民音节文字古匈牙利字母

文字对人类的影响

  • 系统的语言使人于禽兽分离,而文字则使人步入文明社会。
  • 使历史脱离了口传身授的阶段,得以记录历史,进入文明时代;
  • 突破时间限制,后人可通过文字了解前人已取得之成就,人类的思想、文化不会失传中断,而文字使文明得以延续,文化得以累积;
  • 突破空间限制,不同地区之人可透过文字体系转译进行交流;
  • 在文明社会中,文字作为高效的资讯传播工具,大大提高了文化、思想、艺术、技术等人类文明的传播速度和效率。

文字列表

Thumb
今日各类书写体系
  西里尔字母(拼音)
  谚文(拼音;特征文字))
  其他字母
  其他辅音音素文字
  其他元音附标文字

在当今大的语种里,文字主要分为:

参考资料

参阅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