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纵书与横书

文字書寫排列方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縱書與橫書
Remove ads

纵书指文字由上而下排列,横书则是文字各个左右并排。汉字没有限定书写方向,横排、纵排甚至混用均可,是现代语言文字比较少见的现象,是方块字语文的一种特色。

事实速览 汉语名称, 繁体字 ...
Remove ads
事实速览 汉语名称, 繁体字 ...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字使用横书,互联网领域也优先支持横书模式,传统上即使用横书的文字体系包括拉丁字母希腊字母西里尔字母阿拉伯-波斯字母希伯来字母婆罗米文字,其中发源于中东的阿拉伯和希伯来字母从右到左书写。

东亚汉文化圈国家所用文字因其以音节为文字字符基本单位的特性,大部分既可纵书也可横书传统汉字、以及受其影响的日文朝鲜文都纵排,亦即先由上至下书写,一行写完再向左方发展。因此,纵排的书籍都开左边、往右边翻。

传统上汉字只能直写,匾额招牌这些右至左横排书写的特殊情形,其实是一字一行的直写。在欧洲语文的影响下,汉字圈于近代开始出现由左至右横排书写,写完一行向下发展。时至今日,中国大陆朝鲜半岛的普通印刷品甚至几乎完全不用纵排。

东北亚蒙古语拼音文字则有两种书写方式:在蒙古国使用的是主流蒙古语西里尔字母,由左至右横排;在内蒙古使用的由回鹘文派生的传统蒙古语字母是纵排的,即先由上至下书写,此外满文锡伯文亦是由上而下书写。而东南亚的越南文在早期使用模仿自汉字的喃字,也可直书(如春联),而拉丁化的越南国语字由于采用西式的横书方式,因此不能像喃字一样以直书表示。而菲律宾古代的贝贝因字母库利坦字母也能够纵排书写。

Remove ads

横书与纵书之别

汉字文化圈的文字纵书和横书均可,但在书法中因为运笔方法等原因而比较常用纵书(直书文字)。此外,横书和纵书文字有些个别字符写法会不一样。

Thumb
繁体中文(蓝色)与日文(红色)的横排、纵排方法及日文标点

至于表示数字,横书多会使用阿拉伯数字,而纵书多会使用汉字数字。纵书如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拉丁字母,则可以照常书写,或顺时针90度旋转并排,以配合纵书行文方向。

现代横书绝大多数是由左至右书写的。看似由右至左书写的横书,多数其实是每行只有一个字符空间的纵书,常见于牌匾、日式门帘等。汽车车身或标志牌的右侧,可能也会右起横书书写。汽车右侧是因为行文方向是从车头往车尾;标志牌则是为了配合另一边的书写方向。

蒙古文如果使用畏兀儿蒙古字母则由于字母形状多用纵书,同样如果使用西里尔字母则必须横排。

标点符号

更多信息 中国大陆, 台湾 ...
  • 标点符号中的逗号“,”、顿号“、”和句号“。”在方块里的位置,台湾统一置于行中,其他地区横书标点符号置于左下角,纵书置于右上角。引号括号书名号破折号等会旋转90度书写。
  • 香港没有一套成文的标点符号规范,但民间使用的基本和台湾标准相同,有时也会使用中国大陆标准,或者二者混用。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词典(横书)大多句读点居中,使用和中国大陆相同的引号。
  • 日本的标点符号规范并不统一。政府文件中,仅逗号就有“”“”两种形式,日本官方公文以往直式文书用“”,改用横书后,文部省规定使用“”,但自治省颁布的却是“”,“”用于数字(全角)千位分隔。现除文化厅裁判所外,官方乃至一般民间习惯同自治省。日语的读点横书时置于方格左下,直排时置于右上。另外还有一些标点的使用没有规范。上表枚举的是常见的用法。
  • 日语长音棒线()也会和破折号一样,旋转90度书写;中文注音符号中的“”(i)直写时写作一,而横写时可以写成横,亦可以写成
  • 日语的拗音假名(等)和促音假名(),位置和逗号等标点符号一样;横书置于方块左下角,纵书置于右上角。
  • 用于表示生僻字发音的旁注标记,横书时置于上方,直排时置于右方。横书文本标记注音符号时,有时会将注音放在每个汉字的右边。
Remove ads

历史

中文

已知最早的商代甲骨文主要文字排列是由上自下,左右顺序没有明确的规定。据推测,纵向由右至左的排列方式主要来自于书写竹简时右手持笔,左手持简并顺势将其排列的方式[1]

日本书法家石川九杨不着眼于书写媒体与汉字字序(text direction)间之关系,而着眼于汉字字序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心理功能。他认为出现在商代甲骨上的草创汉字的上下垂直字序,是天与地、人与神之间互相沟通的一种表示,这垂直的构文格局[2],植根于殷代帝王和社会的宗教意识。

世上哪本才是首本横书的中文书刊并无定论,以下是各方学者的主张:

  • 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澳门印行的《华英字典》(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是首本汉英字典;
  • 卢戆章的著作《一目了然初阶》(1892年),以汉字和拉丁拼音对照[3]
  • 严复的《英文汉诂》(1904年)[4]
  • 1915年1月,创刊的《科学》杂志。当时创刊号谓:“本杂志印法,旁行上左,并用西文句读点之,以便插写算术及物理化学诸程序,非故好新奇,读者谅之。”[5]

无论如何,横书中文书籍直到20世纪初仍然是稀罕之物。1917年,《新青年》第三卷第三期发表了由钱玄同写给陈独秀的公开信,钱认为阅读纵书的文字既费力、也不符合人体眼睛设计,而且汉字笔划也符合左起横书(第一笔由左上开始)[6]。钱玄同多次发表同类主张,而陈独秀也认同,但始终未能成为主流。[5]到1940年代,不仅是学术著作,寻常书刊也出现了自左至右横书的现象。

Remove ads

中国大陆・新加坡

Thumb
天安门城楼上的匾额中的简化字标语采用横书,由左边读起
Thumb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的道路标志,按照行驶方向进行书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实施汉字简化政策之前,已逐渐推广印刷品文字横书。1955年1月1日起,《光明日报》等率先改为横书,同年12月30日文化部发布《关于汉文书籍、杂志横排的原则规定》;1956年1月1日起,《人民日报》等中央、地方报一律改为横书。[7][8]纵书文字一直到1980年代早期还在中国少数出版物(如某些连环画)中使用。目前基本只有新印古籍、学术著作和现当代人的古体诗文集还使用纵书,而引进的日本漫画至今还使用纵书。

Thumb
中国大陆对招牌书写方向限制较宽松,横书(左起)、直书(右起)混用的招牌仍很常见。
Thumb
党政部门牌匾使用右起直书。

中国大陆新加坡推行简化字之后,纵书文字已经不多见于出版物,但在排版空间受限的场合会使用,如书脊、标题等。早期的大陆规范出版物有时会采用纵书,但现今则几乎都是横书的。有些简化字书报以横排为主,但部分版面会使用纵排。传统文化内容,如大部分书法作品(硬笔书法除外)、请帖、和全部对联即使混用传统、简化字仍然直写,排印出版的古籍大多数也仍用传统汉字纵书(如果采用简化字,则极少纵书)。引入的日本漫画仍会保留原有的排版方式,面向中国大陆读者的日语读物、中日对译读物有时也使用纵书,包括中文部分。

由于日本漫画翻译时多保持纵书,轻小说的实体书版又以传统汉字版(几乎全为纵书)比较齐全、翻译较快,因此对年轻的简化字用户来说,仍有很多阅读纵书及传统汉字书刊的诱因,日常阅读中很少感觉到不习惯。

在出版界以外,纵书文字主要出现在党政部门牌匾、招牌、广告、旗帜等。有些人的私人书信也是纵书的。[9]

另外,根据新国标《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中国大陆的路面改用从“下”往“上”阅读的竖排标识,该标准引起了坊间的争议,交警解释称这种书写方向“不容易分散驾驶人员的注意力”。[10]

新加坡教育部于1974年起也规定教科书和华文考试需用左起横书印刷[11]

Remove ads

台湾・香港・澳门

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海外华人等使用繁体中文的社会没有规定出版物的文字方向,1990年代起有多使用横书的趋势[12],但在可见的未来,纵书书刊还是很普及且常见于流行领域,青少年会阅读的休闲书刊(如漫画轻小说)也多使用纵书,许多报纸甚至同一版会有横书和纵书的文章[13],或者标题以横书为主、内文以纵书为主,台湾主要报纸大多有这样的情况。

使用繁体中文的台湾对于文字的书写方向,过去无任何强制政策,民间则慢慢的养成“直书由右至左、横书由左至右”的默契,而后政府也将此默契订为规定,但文字排列方法混用随处可见。例如早期火车站之站名牌采右横书,旧山线泰安车站(1998年废止)即成了“安泰”,英文部分亦迁就其排序成了“AN TA”(注:TA疑为误用,应为TAI),保留至今成为一大观光特色。

2004年5月4日,中华民国立法院三读通过《公文程式条列》,将沿袭已久的公文直式书写,由2005年起改为横式书写。同月9日,联合报也宣布横式标题改为由左至右。

在台湾,自国小至高中的国民基本教育中,国语国文教科书以直书为主,其他科目则较常见横书编排。小说诗歌等文艺作品、报刊的部分版面等,也多会沿用纵书。

Remove ads

日语

Thumb
昭和13年(1938年)发行的50钱钞票。可见“大日本帝國政府紙幣”等横书文字从右边读起

日语由于模仿了汉文的书写方式,因此传统的日语也是纵书的,先由上而下、再从右至左书写。偶尔也会因为书写面积限制而采用横书,如日式门帘和寺庙的牌匾,但仍然是从右边读起,是为每行只有一个字的纵书。直到江户时代,传统的纵书文字受到兰学潮流的影响,而开始出现模仿欧洲文字的横书书写。

Thumb
使用直书和右起横书的旧式日语书写的“时的纪念日广告

横书日语广为流行之前,外文和日语并排的文字阅读甚为不便:外语会如常横书印刷,日语却由于要纵书而旋转90度印行。明治18年(1885年),首次出现日语横书印行的书籍《袖珍插图德日辞典》(袖珍挿図独和辞書)。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除了混合欧洲文字书写的文字之外,以一般大众为对象的报纸、广告排版等,如需横书则仍然由右边读起。

根据屋名池诚的研究,在1940年左右,日本各地开始出现讨论统一横书文字方向的趋势。1942年7月,文部省辖下的咨询机构国语审议会,发表统一为左起横书的报告[14]。但军方在与英美等国战争的背景下,基于军国主义民族主义,拒绝文部省左起横书的意见,认为这是崇洋媚外,当时有些爱国的报馆甚至拒绝刊登左起横书的日语广告,而“左起横书”在日本政府内部以及社会舆论之中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对声浪与争议。战后,驻日盟军总司令派遣美国的教育使节团到日本,检讨学制改革。使节团的报告书日语アメリカ教育使節団報告書提出采用罗马字废除汉字等运动,从而引出“模仿西欧的左起横书是革新的、右起横书是保守的”观念与形象,右起横书从而更进一步衰落。1946年1月1日的《读卖报知新闻》、以及1948年3月发行的B50纸币,成为了左起横书的开端。供日本政府各官厅使用的公文格式的指引《公文作成要领》,也指出“为了增进职务效率这一目的,文件书写方法……应当尽量广泛使用左起横书”。[15]

现代日语中,横书和纵书都会使用,但使用纵书的场合较多。由于纵书是传统书写的方法,书法、国语教科书、小说诗歌等文艺作品、报刊的部分版面等,多会沿用纵书,但是使用纵书也不限于传统用途,如漫画、日式个人名片(日语的一面多会纵书、另一面英文的则横书)。横书则用于外语、数学、科学、音乐等类别的书刊,较正式的文本如商业书信、演示稿书、论文等通常几乎都是横书的,这样不仅便于插入西方文字,电脑排版也比较方便。竖排书刊也可能会有些栏目或页面使用横书,以迁就版面设计。

Remove ads

韩语

Thumb
传统的韩语亦是直书的。
Thumb
金正淑墓,下方的碑文以由左至右排列

朝鲜半岛以和中国大陆处理中文类似的方法处理韩语。受推广横书影响,韩语纵书格式分为右起和左起两种。现今的主流为左起横书,比较特殊的是外语电影字幕,一般而言却是置于画面右侧,并使用直书。

最后一个将排版改为横排的主要韩国媒体为朝鲜日报,该报坚持使用竖排直到1999年3月1日。[16]

另外,直书及横书的标点符号在韩国标准语(표준어)有不同写法。直书使用类似日语的标点符号,横书则使用西式半角标点。

其它文字

除上述三类使用较多的文字外,还有蒙古文满文西夏文回鹘文彜文东巴文水书等文字在古时多用纵书,然而其中大多数已经成为死文字

东南亚国家的一些古代文字也能够纵书。例如:菲律宾贝贝因字母库利坦字母印度尼西亚巴塔克字母、米南加保字母、楠榜字母、比马字母、隆塔拉字母。

而对于西方文字,通常只在横向空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会使用一字母一行的左起“直书”,也有时将文字旋转90度排列,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读的情况都有。

实例

漫画

Thumb
日本漫画阅读方向示例

由日本发扬光大的漫画,多数采用纵排文字;书册左开往右翻,每格的图画也会因应配合,由上方先看右、再看左,再往下看。这种排版方式也适合汉字圈的市场(包含中文、韩文),所以日本漫画的中文版也同样会采用纵排。不过,这些漫画要打入文字不能纵排的市场,则可能需要稍作改动。一些翻译成英文版的日本漫画,可能会保留原有的排版方式,但会预先“教导”读者如何翻页阅读;还有一些版本会印刷原图的镜像,让全册右开往左翻,适合英文行文方向。

其他

Thumb
部分汽车的一侧会采用右起横书,以便在行进时让行人阅读

纵排的书刊一般会左开往右翻、横排的书刊则右开往左翻,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中国的报刊有时会使用竖排左起格式。

香港大部分报章均为左开往右翻;2003年改版后的《明报》虽然全部使用横排,但继续沿用适合纵排的左开往右翻设计。

由于中国大陆通常使用横排,美国的繁体中文报章《世界日报》改成横排后,被一些读者视为立场偏向亲北京的举动。[17]

除了常规的排版方式外,中文有时也“迁就”其他语言的排列方向,例如许多阿拉伯语(右起横书)辞典的中文部分也是从右往左阅读的。

一些汽车和飞机会使用右起横书,便于在行进中让行人阅读。

电脑文字处理

电脑是由使用左起横排的英语国家美国发明的,所用的阿拉伯数字系统也是横排的,因此就初期性能较差的电脑来说,横排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当时用电脑排版的汉字圈语文,多数也采用横排。

但由于台湾公文书、文史教科书、文学向来都使用直排,台湾出产的电脑软件在很早之前就开始支持纵排功能。除倚天中文系统本身以打印码方式提供纵排功能(即画面显示是横排,打印出来才是竖排)外,专业的排版软件如新人类莎士比亚从最早版本就一直支持在同一个版面上进行横纵排并陈的排版。而中国金山公司WPS也加入了纵排支持。日本则有一太郎排版系统支持纵排,且日本早年流行的文字处理器均有支持纵排的功能。

这使国外的排版软件也必须支持纵排才能在东亚的市场上有竞争力。Microsoft Word文字处理软件就引入了纵排系统。后来的一些电子书籍贺卡制作软件等,也加入了兼容纵排的功能。

目前能够进行纵排编辑与桌面出版电脑文书软件Adobe IndesignMicrosoft WordQuarkXPressXeTeX[18]等等,这些软件对于中文纵排编辑的支持主要有:增加中英文混排,可以将中文字体与西方语言字体结合成自定义的字体集;避头尾功能,能自动不让特定的标点符号出现在行首或行末,减少中文排版上的不美观[19]。过去这些功能必须要进行插件才能够实现,目前新的桌面出版软件则都支持了中文纵排功能。

但另一方面,在中华民国行政院规划提出后,立法院于2004年三读通过《公文程序条例》将政府公文一律改成横排印刷,以方便电子政务运作、并方便混合西方语文及数字的排版。从2005年起,中华民国政府推动公文横式书写,公务机关与学校公文依法全面改为横式书写。而文史教科书多仍维持纵书。

互联网

进入互联网时代,大部分网页在显示东亚语文的时候会采用横排方式。但由于有将支持纵排的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所编辑之文档转换为网页的需求,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引入了一些CSS扩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以呈现这样的文本。1990年代末W3C提出一项CSS草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让世界各种文字皆能按其传统字序行款在网页上舒展自如。2011年的成果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显示出对先前用于纵排输出及文本显示的Writing Mode属性的一些修订。以前的writing-mode:tb-rl格式修改为writing-mode: vertical-rl,原来的格式成为SVG 1.1标准的一部分。目前,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9.0+)[20][21]Google Chrome(8.0+)[21]Opera(15.0+)[21]Safari(5.1+)[21]Mozilla Firefox(41.0+)[21][22]能直接支持writing-mode产生的纵排方式。

示例

目前,透过CSS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文字直排,但许多浏览器支持程度各异。下图是微软IE9显示的HTML直行文本网页一例:

Thumb

以下是各种实现文字直排方法的示例,若您的设备支持,文字将垂直排列。直排时,text-align属性与vertical-align属性的效果变为上下对齐,即“text-align:right;”的意义变为底部对齐[23]

更多信息 属性, writing-mode ...

注:

  • 由于技术原因,“中文效果”一栏的高度被固定为20em,“日文效果”一栏的高度被固定为25em
  • 由于微软正黑体设计的缺陷,其标点直排时的显示效果并不符合繁体中文的规范。
  • 在简体中文环境下,一些文字处理软件在横排改纵排时会自动将引号“”改为『』,但这需要相关字体的支持。

视认绩效差异

早在1917年,钱玄同便指出纵书的种种弊端并宣传中文横书。[6]

中外现代研究表明,由于双眼为水平排列且视线惯于左右移动,横排文字相较于竖排视认绩效更高,更便于阅读、理解。[24][25]然而在信息量少的场景(如路牌上的文字)下则相反,竖排文字视认绩效更高。[26]

相关事例

Thumb
武汉大学正门题字
Thumb
“国泰民安”的横幅
  • 南北朝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世界文字的书写方向,有纵书与横书,左起横书和右起横书之分。在南朝梁代,僧祐撰的《出三藏记集》和唐代西明寺道世法师(?-683年)在其名作《法苑珠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其书右行;次曰佉卢,其书左行;少者苍颉,其书下行。”[27]
  • 台湾高雄市中国钢铁公司过去在厂外招牌和制服上制作右起的“中國鋼鐵”四字,因此该公司常有人戏称“铁钢国中”(“国中”是台湾对初中的称呼)。[28]
  • 武汉大学正门牌坊上题字“国立武汉大学”是右起的,常被学生戏读为“学大汉,武立国”。
  • 中华民国九十九年(2010年)蒋经国10圆纪念币[注 1]之中文排版,采用左起横书,与现行之普通拾圆硬币采一字一行的纵排相反;其中所铸文字“國泰民安”中的“国泰”,有时会被误认成“泰国”,引为趣谈。
  • 广州海珠桥于2013年修缮完毕准备通车时,网友发现胡汉民的右起题字“海珠橋”被调转顺序,变为左起。广州市建委对此解释是“为了配合现代阅读习惯”,而专家则认为,既然用了繁体字,就应该尊重当时文字特点,用回从右到左的排列方式。同时,海珠桥的纪念雕塑碑文(使用简体字)被发现竖排使用横排标点,其中更有几个错别字,市建委负责人解释是因为“制作单位简单地将横排版印刷的文字调整为竖排版,导致标点的使用和位置都没有改过来”[31]。经反映后,相关工作人员修改了问题碑文。
  • “十月”、“十日”直写时可以组成“”字[32][33][34][35][36],所以有人将10月10日视为萌日或萌之日萌えの日
  • 香港庇理罗士女子中学校训为“登高见博”,曾被网民误读为“博见高登”(按:高登是香港著名网上论坛)。[37]
  • 贵州纳雍县高速公路上曾有一块宣传习近平的大型广告版,上有左书之标语“功成不必在我”,被其反对者以传统汉字右书方式讽刺式戏读为“我在必不成功”。[38]
  • 文言文维基百科“维基大典”标题书写方向亦由右至左。
  • 台中澳门等地有小吃店名为“友朋小吃”或“友朋小食”,若逆读则为“吃小朋友”或“食小朋友”。[39]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