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伏伊伏丁那

塞尔维亚省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伏伊伏丁那
Remove ads

伏伊伏丁那自治省[5]塞爾維亞語:Аутономна Покрајина Војводина/Autonomna Pokrajina Vojvodina,匈牙利語:Vajdaság Autonóm Tartomány)是塞爾維亞北部的一個自治省。伏伊伏丁那民族構成複雜,其中塞爾維亞人為主體民族,馬扎爾人為第二大民族。伏伊伏丁那有六種官方語言。首府是諾維薩德

快速預覽 首都暨最大城市, 官方語言 ...
Remove ads
Remove ads

歷史

遠古時期伏伊伏丁那的居民有伊利里亞人色雷斯人凱爾特人等。後來該地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當時伏伊伏丁那屬於潘諾尼亞行省,境內的斯雷姆斯卡米特羅維察當時是該地區的重鎮,有六名羅馬皇帝在該地或附近出生。

匈人於395年將羅馬人逐出潘諾尼亞。後來匈奴人拜占庭帝國保加爾人匈牙利人相繼統治伏伊伏丁那。1526年,鄂圖曼帝國軍隊北上歐洲,在第一次摩哈赤戰役中擊敗匈牙利,匈牙利雅蓋隆王朝隨之崩潰,匈牙利大部分地區被鄂圖曼帝國兼併。

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於18世紀初接管伏伊伏丁那。奧地利皇帝給予當地塞爾維亞人選擇公爵的權利,該地因此被塞爾維亞人稱為「公爵領地英語Vojvodina」,即「伏伊伏丁那」名稱的來源。

在哈布斯堡的統治下,來自王朝其他地區的移民紛紛移居伏伊伏丁那,造成了該地的民族構成的多樣性。1867年奧地利正式改為奧匈帝國奧地利匈牙利),此時伏伊伏丁那屬於匈牙利王國管轄。

Thumb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匈帝國戰敗,旋即崩潰。伏伊伏丁那加入了塞爾維亞王國,該國後來又加入了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和斯洛文尼亞人王國的一部分。王國於1929年更名為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南斯拉夫戰役後,南斯拉夫被納粹德國肢解,伏伊伏丁那大體併入了軸心國成員的匈牙利王國和德國傀儡政權克羅地亞獨立國塞爾維亞救國政府,在1945年德軍撤出南斯拉夫、匈牙利投降後,此地被蘇聯紅軍及南斯拉夫反抗軍控制戰後又重新成為由鐵托領導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一部分。

南斯拉夫於1974年實行的新憲法給予了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的地位,被稱為伏伊伏丁那社會主義自治省。但在塞爾維亞在米洛舍維奇的領導下於1990年取消了該自治省的許多權利。但與科索沃不同,伏伊伏丁那局勢始終比較平靜,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

米洛舍維奇倒台後,伏伊伏丁那的各少數民族大體擁護新政府。2002年該自治省的自治權得到了恢復,2004年採用了新省旗。

2008年,科索沃宣布獨立,引發國際關注。另外引起注意的是,伏伊伏丁那也出現獨立聲浪,但塞爾維亞對科索沃獨立持強烈反對態度,伏伊伏丁那的獨立訴求恐難以獲得正面答覆。2009年,伏伊伏丁那通過了新的自治憲法。

Remove ads

地理

Thumb
Thumb

伏伊伏丁那位於塞爾維亞北部地區。伏伊伏丁那被多瑙河蒂薩河一分為三,其中西北部分為巴奇卡地區,東部為巴納特地區,西南部為斯雷姆地區。

行政區劃

伏伊伏丁那分成七個州:

人口

各民族人口:

按語言:

按宗教:

Remove ads

政治

伏伊伏丁那有多個地方性政黨,其中包括:伏伊伏丁那社會民主聯盟、伏伊伏丁那改革黨、伏伊伏丁那聯合黨團、伏伊伏丁那運動、伏伊伏丁那社會主義者聯盟。

伏伊伏丁那自治省首長現為博揚·帕吉蒂英語Bojan Pajtic(民主黨),伏伊伏丁那自治省議會議長為博揚·科斯特雷斯英語Bojan Kostres(伏伊伏丁那社會民主聯盟)。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