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勒皮
法国上卢瓦尔省市镇与省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勒皮(法语:Le Puy),全名为沃莱地区勒皮(法语:Le Puy-en-Velay,发音:[lə pɥi ɑ̃ vəlɛ] ⓘ;奥克语:Lo Puèi de Velai),法国东南部城市,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上卢瓦尔省的一个市镇,也是该省的省会,下辖勒皮区[1]。勒皮位于上卢瓦尔省中部[2],其市镇面积为16.79平方公里,2022年1月1日时人口数量为18,989人,是该省人口最多的市镇,在法国市镇中排名第494位。
勒皮历史悠久,其所处的公共社区为艺术与历史地区。勒皮是天主教的重要朝圣地,是圣雅各之路的四大起点之一,因其境内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法国圣母雕像和艾古力圣弥额尔礼拜堂三个地标性建筑而闻名。现代勒皮也是一个区域性的综合性工商业城市,设有大学分校和中心医院,同时也是一个小型交通枢纽,开通有直达巴黎的固定航线。
Remove ads
地名来源
“勒皮”一名在现代法语中意为“火山口”,但作为城市名称,此处来源则是拉丁语“podiu”,意为“高山、高地”[3]。1988年,经法国民政局批准,“勒皮”新增“在沃莱地区”(-en-Velay)作为后缀[4]。在一些中文参考资料中,当地又被翻译为或“勒皮昂韦莱”[5]或“勒皮昂瓦莱”[6]。
历史


勒皮历史悠久,高卢时期,利古里亚人曾在此区域活动,罗马人入侵后曾在此修建驿站,并命名为“阿尼修姆”(Anicium),成为勒皮的城市前身[7]。根据图尔的额我略在其《法兰克民主史》当中的描述,勒皮教堂及主教于公元3世纪初开始设立,但关于勒皮城市在中世纪初期的信息则缺乏记载。公元924年,勒皮伯爵阿基坦的威廉二世获得了勃艮第拉乌尔授予的宗主权,并在勒皮主教阿达拉尔(Adalard)的支持下将勒皮开辟成为贸易中心[8]。公元955年,勒皮主教戈德斯卡尔克继承了宗主权,进一步加强了勒皮的宗教权威[9]。彼时,勒皮城内的“燃烧之石”(Pierre aux fièvres)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权威象征[10],在戈德斯卡尔克的号召下,虔诚的天主教徒集结于此,出发前往圣雅各的埋葬地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这一行程被称为圣雅各之路,勒皮由此成为该朝圣道路的三个起点之一,其对应的线路被称为“波迪安西之路”(又称“勒皮之路”)[11]。公元12世纪初,自由佣兵团不满桑塞尔的艾蒂安一世的暴政,在勒皮地区引发了卡皮雄骚乱,并很快衍变成为全国性的政治反抗运动[12]。13世纪,“燃烧之石”被改建成为勒皮主教座堂。中世纪中后期,勒皮所在的沃莱成为朗格多克行省的一部分,并保留了沃莱地方政权,直到法国大革命结束[13]。17世纪时,勒皮成为一个重要的花边手工业中心,同时因生产马鞍而闻名[14]。法国大革命结束后,勒皮成为上卢瓦尔省的省会。19世纪中期,雕塑家奥古斯特·德·莫尔隆担任勒皮主教,其在任期间主持修建了法国圣母雕像[15]。工业革命期间,勒皮相继建成通向圣艾蒂安、朗戈涅和布里尤德方向的铁路,但向东前往普里瓦方向的铁路最终因技术原因而未能建成。二战时期,勒皮接纳了大批来自沦陷区城市塞纳河畔沙蒂永的难民,此举使得战后塞纳河畔沙蒂永市中心的广场被更名为“勒皮城市广场”[16]。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包括勒皮在内的法国山地农业地区出现了大量的人口外流,导则当地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大量减少,引发了当地民众的不满。2018年12月1日的法国黄背心运动第三战役期间,勒皮境内多处建筑物被破坏,其中上卢瓦尔省政府大楼被烧毁,勒皮成为黄背心运动当中影响最严重的城市之一[17]。
Remove ads
地理
勒皮位于法国东南部,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南部偏西和上卢瓦尔省中部,距离大区首府里昂大约150公里[2]。与勒皮接壤的市镇包括:艾吉耶、布里沃-沙朗萨克、沙德拉克、库邦、卢瓦尔河畔屈萨克、埃斯帕利-圣马塞尔、波利尼亚克、多莱宗河畔圣克里斯托夫、勒皮附近瓦尔斯[2]。
勒皮在柯本气候分类法中属于带有温带海洋性特征的山地气候,境内年均温明显低于同纬度大陆西部地区,日温差较大[18]。
勒皮市区西部的卢德境内设有气象站,以下为该气象站的数据:
Remove ads
行政区划
勒皮是法国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上卢瓦尔省的一个市镇,编号为43157,它也是上卢瓦尔省的省会[1]。勒皮下辖勒皮区,管理勒皮第一县、第二县、第三县和第四县,同时也是勒皮城市圈公共社区的办公驻地[1]。
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简称“INSEE”)在进行数据统计时,将勒皮及相邻的另外8个市镇设为勒皮城市核心区,并将包括核心区在内的周边共49个市镇划为勒皮城市区[19]。同时,INSEE还将勒皮市镇分为了8个“信息块区”(IRIS)[2][20],以便于统计人口分布情况。
Remove ads
交通
勒皮是一个区域性的公路枢纽,法国国道N88线、N102线及多条上卢瓦尔省省道在勒皮境内交汇,勒皮东部过境快速通道于2018年7月建成通车[2]。
多个公路客运系统提供连接勒皮的长途巴士线路,其中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公共交通提供前往拉谢斯迪约的线路,奥克西塔尼大区公共交通提供前往芒德和马尔沃若勒的汽车线路[21],上卢瓦尔省城际客运则提供前往圣艾蒂安、伊桑若、朗戈涅等地的巴士线路,同时有校车线路可前往周边部分市镇[22]。
2015年,60.1%的勒皮家庭拥有至少一辆的私人汽车[23]。2016年,勒皮境内共发生各类交通事故15起,造成18人受伤[23]。
勒皮位于圣乔治多拉克-圣艾蒂安铁路线上,勒皮火车站位于市区东部,该站每天开行前往克莱蒙费朗及圣艾蒂安的区域列车[21]。
勒皮城市公共交通(商业名称为“TUDIP”)由勒皮城市圈公共社区直接管理和运营,截至2020年4月,该线路网共包括8条市区公交、2条摆渡公交和十余条校车线路,并提供定制公交服务[25]。
1896至1914年间,勒皮曾有老式有轨电车运行[26]。
政治
勒皮的现任市长为米歇尔·沙皮(Michel Chapuis)先生,自2016年起担任,在2014年的市政选举中获得了55.25%的支持率[27]。
在2017年的法国总统大选中,法国第25任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勒皮获得了77.22%的支持率[28]。
人口
2017年,勒皮市镇人口数量为18,995,在法国排名第494位。其中男性8,882人,女性10,233人,75岁及以上人口占10.3%,外籍人口数量为1,743人,人口密度为1,131人/平方公里,当地居民被称为Ponots(男性)或ponotes(女性)[29]。2018年,勒皮境内出生187人,死亡人口258人[29]。
经济
勒皮是一个区域性的工商业城市,勒皮-伊桑若工商会的总部所在地,米其林和爱马仕分别在勒皮设有加工厂,旅游业亦是勒皮的重要经济来源[34]。
财政收入
2018年,勒皮的财政收入总额为22,912,900欧元,财政支出总额为20,467,000欧元,当年的债务总额为20,931,800欧元[35]。
2014年,勒皮的人均收入总额为2,324欧元,其中高职人员为3,912欧元,普通职员为1,718欧元[36]。
2016年,勒皮境内的青壮年(15至64岁)失业率为18.8%,当地35.8%的家庭拥有纳税资格[37]。
社会事务

勒皮属于克莱蒙费朗学区[38]。截止2018年1月1日,勒皮境内共有3所幼儿园、14所小学、5所初级中学、4所普通高中和1所职业高中[39]。2018至2019学年度,勒皮境内共有学生5,061名[40]。
在高等教育方面,克莱蒙-奥弗涅大学在勒皮设有校区,其化学系、材料系、计算机系部分专业及下属的一个应用科技学院在此,此外还有一个卫生学校和一个示范学校[41]。
截止2017年1月1日,勒皮境内共有全科医生30名、保健师25名、牙医24名、护士39名、耳科医生1名、眼科医生4名、皮肤科医生4名、助产士1名、儿科医生1名和妇科医生2名。境内共有药房11家,养老院7家,残疾人帮扶中心7家[42]。
勒皮中心医院(Centre Hospitalier du Puy-en-Velay)位于勒皮市区,是当地规模最大的公立综合性医院[43]。
2015年,勒皮境内共有各类住房11,984套,其中82.9%为常住房屋[44]。

2017年,勒皮境内共有1家游泳池、4间健身房、2座综合体育场、10处网球场、1处马术场、5处足球或橄榄球场以及3处篮球或排球场[46]。
2014年,勒皮及附近地区共发生各类案件1,930起,其中盗窃类案件1,146起,经济类案件164起,毒品交易类案件113起[49]。
文化

2017年,勒皮境内共有2个剧场、1个电影院、1个博物馆和1个音乐厅[46]。
勒皮是法国中央高原区域内重要的旅游城市,是天主教圣雅各之路的起点之一,被《米其林旅游杂志》评为“三星级旅游推荐”[50]。
2018年,勒皮境内共有13个宾馆共计411间房间[46]。
截至2020年4月,勒皮境内共有84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勒皮圣让洗礼堂是法国首批文物保护单位[51]。
-
法国圣母雕像
-
圣母升天大教堂
-
圣让洗礼堂
-
勒皮大剧场
-
街头的一处喷泉
法国主要的媒体均可在勒皮接收,法国电视三台下属的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频道在部分时段播出勒皮所属区域的地方新闻[52]。在纸质媒介方面,总部位于克莱蒙费朗的《山地报》和总部位于里昂的《进步报》均在勒皮设有分支。
相关人物
友好城市
截至2020年4月,勒皮共与5座城市互为友好城市关系[54]: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