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区水货客关注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区水货客关注组(英语:North District Parallel Imports Concern Group)于2012年10月成立,是由香港北区近港深边界的居民所组织,对于来往水货客在交通及空间上衍生的民生问题,要求政府及港铁改进的本土派民间组织,其诉求包括取消自由行“一签多行”[1]、及严格执行行李重量检查,并且调降至15公斤[2]。
![]() |
缘起
北区水货客关注组的成员由光复上水站之行动成员所形成,由一群网民在网上向应号召所组成,他们本身没有政治组织的背景,主旨是向香港政府反映水货客对香港新界北区(尤其是港铁上水站)及港铁东铁线沿线车站近几年来的滋扰。同时,北区水货客关注组希望借着向政府及港铁施压以有效地打击水货客,令到北区回复昔日的秩序及整洁。
北区水货客关注组发起人罗子扬发起运动时为21岁,由于其居住在邻近港铁上水站之彩园邨,家中厕所之窗口正好对着水货客聚集的港铁上水站C出口。2012年8月的一日,他从窗户往外望,突然发现到极为夸张的水货活动,随即举起相机拍摄,并且上载至社交网站Facebook,其友人回复为何无人发起行动抗议?故此,他毅然在9月15日发起光复上水站行动,一连两日吸引了数百名网民呼应声援。同年10月,公开成立北区水货客关注组,每日派员留意于上水的水货活动的情况,每次有报道或者官员声言水货活动已经获得改善时,关注组的成员就会出动以图文的方式验证实情[3]。
衰落
不过关注组自2013年中起由梁金成为发言人后,虽2016年再发起光复上水行动抗议,原预料有约百人参与。但行动当日反应冷淡,参与人数只有数名,梁金成亦以“有黑帮混入游行队伍搞事”为由,突然宣布取消行动,最后只有热血公民成员李政熙现身。[4]
梁金成于2015年区议会选举中以关注组之身份出选,但最后民建联议员苏西智以2481票击败得票1975票的梁金成,五度连任。
宗旨
北区水货客关注组对水货客的定义是:“一群由集团监控或组织监控带同大量货物过境,作逃避缴纳入囗税的人士”。这些人士包括中国大陆人和香港人,而不是一般香港市民误解只是针对从中国大陆参加港澳个人游的水货客,从技术层面来说他们不是水货客而是运输工人,因为他们不是货主而只是带货者。北区水货客关注组对于旅客表示无任欢迎,却对利用港澳个人游的水货客表示反感。
北区水货客关注组的宗旨如下:
- 要求香港政府正视水货客为香港所带来的民生问题。
- 要求有关当局加大执法力度打击水货客。
- 同时监察香港政府及港铁有否严格进行执法打击水货客。
- 回复北区居民正常生活。
重大里程
2013年1月22日,北区水货客关注组与立法会议员范国威在政府总部联同保安局开会,与政府部门商讨打击走私水货的政策。[5][6]
2013年7月13日,北区水货客关注组在政府总部举行记者招待会,向公众汇报未来工作及宣传活动,并阐述最新走私水货活动情况。[7][8][9][10]
光复上水站
光复上水站于2012年9月15日开始,及后亦多次在港铁上水站举行。初次的活动,大约有350名网民响应社交网络的号召集中到上水站C出口外附近范围示威,抗议水货客充斥着上水站从事走私活动,对于水货客长期霸占著附近的通道,又促使到该区货物价格上涨,影响到北区居民的生活表示强烈不满。事件陆续地引起了香港传媒广泛的报道。及后,一些较大型的“光复上水站”亦将于行动前一星期内,透过关注组Facebook专页对外宣传,呼吁网民加入当日行动。例子包括:
北区水货客关注组成员亦会不定期、不定点举行“突击行动”,在上水站外进行小规模“光复行动”,成员又会在东铁沿线或北区拍摄水货活动,并上载至关注组的Facebook专页及YouTube频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水货活动肄虐之严重性。
2012年12月26日,北区水货客关注组在港铁上水站外派发传单及拍摄现场情况,一度与水货客冲突[11]。
宣传活动
为了让普罗市民亲身感受水货客对北区居民生活的滋扰,北区水货客关注组首次于2013年4月20日举行“上水生态导赏团”,关注组成员带领参加者巡视上水不同区域,包括工业区和石湖墟等地,视察区内走私水货活动[12]。关注组希望导赏团能以软性宣传手法,呈现北区走私水货活动对居民影响的严重性,并希望政府继续加强执法,改善北区居民的生活质素。截至2016年1月30日,关注组已累计举办共九次生态导赏团;有居住北区的导赏团参加者表示,水货客使上水区被人潮挤得水泄不通,恍如“日日春运”[13]。
-
北区水货客关注组在上水举办“水货导赏团”(2016年1月)
北区水货客关注组于2013年1月20日至25日举办“东铁沿线水货客百态摄影比赛”,鼓励香港人将水货活动光怪陆离的情境拍摄,上载至Facebook,并个人感想写下,借此引起社会关注。同时希望以和平、理性及非暴力的形式宣泄不满,因摄影活动与激烈的抗议有别,是次以较为轻松、幽默的手法表达意见,相对较容易让香港人能接受。摄影比赛的冠、亚、季军的奖品分别为奶粉、龙虾及益力多,另外以朱古力作为五名优异奖的奖品,全数由关注组自资赞助。奖品皆为水货客热门的带货商品,富有讽刺意味[14]。参赛作品计划于上水站C出口外作展览,如反应热烈更会于各区举办巡回展览,目前已获邀出席颁奖仪式的包括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保安局局长黎栋国及多位新界东立法会议员[15]。
关注组于2013年2月2日下午三时举办“东铁沿线水货客百态摄影展暨颁奖礼”,活动地点亦特意安排在上水站C出口外,获邀的政务司司长及保安局局长与及九位新界东立法会当中,只有范国威及陈志全议员到场,两位立法会议员亦于场内就水货客问题发表建议及与在场市民即场交流,关注组亦邀请乐队Black Voice到场演出,令摄影展生色不少。其后大会按参赛作品所得的最多Facebook Like,颁发各项奖品予得奖者,活动顺利于下午六时完结。
-
“东铁沿线水货客百态摄影展暨颁奖礼”活动场地布局
-
场地宣传横幅
-
冠军得奖者因工作关系未能出席领奖,奖品由关注组代表代领
-
活动当日吸引不少市民参观
北区水货客关注组在2013年7月中旬公开刊登巴士广告的筹募计划,藉巴士车身登上反水货客广告,向政府表达居民对水货问题滋扰北区多年的强烈不满,同时亦呼吁香港市民关注走私水货猖獗问题。筹募计划历时两个月,至9月中旬,总共筹得超过港币$16,000,并顺利于同月22日在四辆行走北区路线的九巴巴士车身上刊登广告。四辆巴士车身广告横幅各有不同,分别有“香港要宁静 水客无得剩”、“光复上水站 保卫我家园”、“上水我做主 水货客过主”及“港B冇奶粉 限奶令要稳”四款设计。另外,是次亦是香港第一次本土压力团体成功于巴士上登广告,获广泛传媒报导[16][17][18]。
关注组在巴士登上广告后,亦发起摄影比赛,鼓励市民纪录巴士行踪并拍下照片参赛。摄影比赛联同香港巴士论坛举办,香港巴士论坛亦提供“水货巴士行踪”,由巴士迷报告巴士行踪作参考。比赛设公开组别及巴士迷组别,每组冠军可获“丹尼士巨龙9.9米巴士”(指登上“港B冇奶粉 限奶令要稳”广告的九巴,车牌:JD3215)模型一部,亚军及季军则获印有关注组广告的回力巴士(指登上“香港要宁静 水客无得剩”广告的九巴,车牌:LL3910)模型各一部[19][20]。
-
香港要宁静 水客无得剩 广告横幅巴士 LL 3910
-
光复上水站 保卫我家园 广告横幅巴士 GX 7153
-
港B冇奶粉 限奶令要稳 广告横幅巴士 JD 3215
-
上水我做主 水货客过主 广告横幅巴士 HL 615
评论
2012年3月,学者雷鼎鸣认为,香港要为港澳个人游的政策付上代价,例如欧美名牌、奶粉等产品都非香港制造,香港可以分到的利润有限,港澳个人游旅客来购物时,亦造成租金和物价上升,本地人生活水平下降。大量港澳个人游游客令地方挤迫、酒店价格上升,使欧美及亚洲其它地方的旅客却步[21][22][23][24]。
有港澳个人游游客不守秩序,如个人卫生、喧哗、插队等“横行霸道”行为,而游客消费推高租金和物价,令港人不安,部分港人抗拒感觉扩大,渐演化成社群对立[25]。2012年,香港零售管理协会主席麦瑞琼表示,大陆客确令港人困扰,有港人已不喜欢去铜锣湾及尖沙咀。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锺剑华根据调查分析,每三个港人就有一人抗拒自由行。[26]当港澳个人游实施逾八个年头,次文化堂社长彭志铭认为大陆消费力令香港失去本土性格,旺角被迎接大陆客的药房、珠宝店、电子产品店及化妆品店所占,他更痛斥大陆人一些恶习。不过,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马伟明认为,大陆人正文明起来,不是人人都不礼貌,有些水平都很高[27]。
参考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