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华罗庚

中国数学家(1910-1985)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华罗庚
Remove ads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男,江苏金坛人,中国现代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全国政协前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委员。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多元复变函数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奠基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

事实速览 华罗庚,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

华罗庚童年时就读于金坛仁劬小学。1922年,华罗庚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1925年毕业。由于家中贫穷,他只好到免学费的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但华罗庚还是因为家中无力提供杂费和住宿费而退学[1][2]

1926年,16岁的华罗庚回到金坛后,帮助父亲打理杂货铺,同时开始自学数学。1929年12月,华罗庚在《科学》杂志第14卷第14期上发表《施图姆定理之研究》。1930年12月,华罗庚在《科学》第15卷第2期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华罗庚崭露头角,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

早年学术生涯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学完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并同时自学了英、法、德、日语,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1933年被熊庆来破格任用为助教,1934年9月被提拔为讲师。

1935年,诺伯特·维纳访华,注意到了华罗庚,并向当时英国著名数学家戈弗雷·哈罗德·哈代极力推荐。1936年,华罗庚访问剑桥大学,受到了哈代-李特尔伍德学派的影响,获益匪浅,在那至少发表了15篇论文。1937年回国,任清华大学正教授直到1945年,期间历经西南联合大学时期。1946年2月至5月在苏联访问,9月前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1948年被伊利诺伊大学聘为正教授至1950年。同年,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3]

他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在多元复变数函数论方面的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著有“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王方法”、“华氏恒等式英语Hua's identity”、“华氏引理”等。

Remove ads

1950年回中国发展数学

Thumb
1964年华罗庚与数学竞赛优等奖学生进行交流

1949年10月华罗庚得知“祖国解放了”的消息后决定回中国,1950年3月放弃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职位回到中国北京,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4][5]。1952年7月,受中科院院长郭沫若之邀建立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9月加入民盟。1953年赴苏联访问,并出席了在匈牙利召开的世界数学家代表大会,以及亚太和平会议、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被选聘为中科院院士。由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所确定的所系结合的思想,于1958年主持创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并任该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因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华罗庚大师讲席”,并于2009年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合作,在数学系设立了“华罗庚班”,班上的学生在中国科大合肥校本部学习基础课,而在北京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学习专业选修课。[6]丘成桐的看法,他是三个对当代世界数学潮流有影响的中国数学家之一。另两个人是陈省身冯康。同时他还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如陈景润王元龚昇等。1960年代初,华罗庚提出和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及经济效益[4][5]

政治运动中受批判

华罗庚回国后在1950年代后期及1960年代的反右斗争拔白旗插红旗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中曾遭受冲击和批判,但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高层领导的特别关照,得到了特别保护[4][5][7]

1969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华罗庚的文章,华在文中作自我批判,还提出了两条关于教育革命的建议[8]

晚年

1980年,法国南锡大学法语Nancy Université授予华罗庚荣誉博士,这是他得到的第一个学位[9]

1980年3月15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选出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其被选为副主席[10][11]。1982年,被评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2]。1983年,被评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应邀到日本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期间高度兴奋,结果报告结束后由于急性心肌梗塞倒在讲台上,送院后证实不治,终年74岁[13]。华罗庚遗体在日本当地火化,骨灰运回国内。[14]

政治参与

北伐时期(192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北伐后没有参加登记自动脱党。1942年12月,由朱家骅介绍重新入党,1945年国民党六大召开前夕,被朱家骅与陈立夫联名列入向蒋介石推荐98名“最优秀教授党员[1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曾当选为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5年4月),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1979年)。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6]

著作

科普类

  • 《统筹方法平话》
  • 《统筹方法平话及其补充》
  • 《从杨辉三角谈起》
  • 《优选法》
  • 《优选法平话》
  • 《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
  • 《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
  •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非科普类

  • 数论导引
  • 《多复变数函数论中的曲型域的调和分析》
  • 高等数学引论
  • 《典型群》(与万哲先合著)
  • 《堆垒素数论》
  • 《从单位圆谈起》
  • 《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
  • 《优选学》

家庭

华罗庚父亲华瑞栋,以经营小杂货铺为生。华罗庚与吴筱之于1927年结婚,育有三男(华俊东、华陵、华光)三女(华顺、华苏、华密)。

纪念

参见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