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塑企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塑企業
Remove ads

台塑企业,又称台塑集团台塑关系企业,是台湾企业集团之一,源起于1954年创立之福懋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957年更名为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台塑”),其后逐步扩大经营版图。目前旗下事业横跨塑胶炼油石化纤维纺织电子能源运输、重工、生物科技医疗教育等领域。台塑企业经过六十余年的努力发展,目前共计拥有台塑、南亚、台化、台塑石化等百余家关系企业,分别在台湾、美国、中国大陆、越南、菲律宾及印尼都设有工厂。此外并拥有庞大的教育和医疗机构,是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 。

事实速览 台塑企业, 商业名称 ...
Remove ads
Thumb
位于台北市松山区敦化北路的台塑总部大楼

台塑企业的共同创办人为王永庆王永在兄弟、赵廷箴、何传何义。根据统计,自1980年代以来,台塑企业在资产总额、营收净值、员工数等方面均独占鳌头,为台湾民营企业之龙头,也让其主要创办人王永庆荣获“台湾经营之神”的称誉。王永庆于2008年10月15日辞世后,整个集团的运作正式交由2002年开始组成的“七人决策小组”,王家成员有王文渊总裁、王瑞华副总裁、王文潮、王瑞瑜等4人,专业经理人有李志村、吴钦仁、杨兆麟等3人,并于2011年因企业经营需要,增加陈宝郎、林信义二名新成员变成“九人小组”,也就是台塑企业的“行政中心”。

台塑企业于2017年6月1日成立“管理中心”,王永庆、王永在的家族成员,包含王文渊、王瑞华、王文潮、王瑞瑜等四位退出“行政中心”,进入“管理中心”,落实企业所有权及经营权分治的精神,原有“行政中心”则由五大公司最高专业经理人台塑林健男董事长、南亚吴嘉昭董事长、台塑石化陈宝郎董事长及台塑河静陈源成董事长、台化洪福源董事长共同组成[1]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台塑企业创办人王永庆王永在兄弟。
  • 台湾在1950年代获得美援,准备发展塑胶及轮胎工业,由行政院经济安全委员会负责规划,尹仲容为委员长。塑胶项目原先希望由永丰余创办人何传来投资建厂;但何传至欧洲考察后,认为不具规模经济,婉拒这个计划。尹仲容透过台湾银行,发现在嘉义有位米商王永庆存款超过新台币800万元,前往接洽,希望他来投资。(实际上在1943-1944年二战末期,日本政府采取配给米政策,米店经营不利,王永庆开始经营木材事业及开设小型砖厂。)王永庆与其生意伙伴赵廷箴商量后决定投入此计划,得到美援贷款79.8万美元,何传与何义兄弟也投资入股,于高雄市成立福懋塑胶公司。
  • 1954年7月,于高雄市登记设立福懋塑胶公司,从事生产PVC工作,该年11月30日获准通过。
  • 1957年4月,福懋塑胶公司开工生产,产量每日四公吨PVC,并更名为台湾塑胶公司。
  • 1958年8月,成立南亚塑胶加工公司。
  • 1963年
    • 2月,设立嘉林塑胶制品公司。
    • 8月,更名为新东塑胶制品公司。
    • 12月,设立明志工专。也于这年台塑高雄厂扩建PVC产能为每月2,100吨,开始奠定经营根基。
  • 1964年10月,成立台塑汽车货运公司,负责企业内货物运输
  • 1965年3月,成立台湾化学纤维公司,跨足纺织业
  • 1967年
    • 8月,新东塑胶制品公司并入南亚塑胶加工公司,南亚塑胶加工公司更名为南亚塑胶公司。
    • 11月,台化公司开工生产。
  • 1968年5月,成立总管理处。
  • 1973年4月19日,云林县斗六市成立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织造、染整及印花等长纤尼龙与聚酯多富达布。
  • 1976年
  • 1978年
  • 1979年7月,南亚公司在美国德拉瓦州成立南亚美国公司。
  • 1980年3月,于利比里亚登记设立赖商台塑海运公司。
  • 1983年
    • 2月,台塑美国公司建厂完成,开工生产塑胶一次加工产品。
    • 12月,南亚公司与惠普公司合作成立印刷电路板专案组,跨足电子产业。
  • 1985年4月5日,基隆长庚医院开幕。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12月,在美国德拉瓦州分别成立台塑美洲公司及南亚美洲公司。并在美国德州成立Inteplast Grou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负责下游加工。
  • 1991年
    • 2月,成立台朔重工公司,跨足自动仓储系统、大型精密机械及汽电共生设备。
    • 8月,宣布六轻计划设立于云林县麦寮乡
  • 1992年4月,成立台塑石化公司,从事油品炼制及行销。
  • 1993年4月,“林口长庚附设儿童医院”开幕,并于1997获准独立,成为全台湾首创之儿童医院。
  • 1994年,南亚公司于5月及6月分别在中国大陆广州厦门投资兴建塑胶二次加工工厂。
    • 7月,六轻计划正式动工。
  • 1995年
    • 3月,成立南亚科技公司,从事DRAM之研发、制造及销售。
    • 11月,成立台湾小松电子材料公司(2006年更名为台塑胜高科技公司),投入硅晶圆之生产。
  • 1996年
    • 4月,设立麦寮汽电公司。
    • 6月,南亚公司于中国大陆江苏省接收华丰公司,生产胶皮、胶布。
    • 7月,成立南中石化公司,生产化学纤维之原料。该月又设立台塑通运公司,提供麦寮港之船务代理业务。
    • 10月,原南亚公司电路板事业部另独立成为南亚电路板公司。
  • 1998年
    • 5月,成立台塑旭弹性纤维公司。
    • 10月,成立台朔汽车公司,跨足汽车工业。
  • 1999年
    • 2月,成立六轻汽车货运公司,负责油品运输。
    • 4月,成立台亚石油公司,全盘规划汽油、柴油销售事业。
    • 6月,成立台塑环保科技公司,针对厨余转化成有机肥料进行开发。
    • 10月,成立长庚生物科技公司,投入健康生技产业。
    • 12月,成立台塑大金精密化学公司,负责生产电子级氢氟酸
  • 2000年
    • 4月,成立台塑网科技公司。
    • 7月,设立台塑海运公司,承运环岛油品。
    • 8月,成立台塑讯科公司,负责生产蓝牙无线通讯相关产品。该月又成立台化出光公司,负责聚碳酸酯(PC)塑胶粒之销售。
    • 12月,在越南成立台湾兴业公司,生产化学纤维及塑胶二次加工产品。
  • 2002年
    • 1月,嘉义长庚纪念医院正式启用,提供当地医疗及保健服务。
    • 5月,台化塑胶公司正式投入大陆石化原料市场。
    • 6月,成立台朔光电公司,生产等离子电视面板及模组。
    • 12月,成立台湾醋酸公司,生产工业用醋酸
  • 2003年
    • 1月,成立华亚科技公司,从事12吋硅晶圆制造。
    • 10月,于菲律宾设立亚太能源公司,从事发电事业。
    • 11月,原台化公司清洁剂组另独立成为台塑生医科技公司,除生产清洁剂外,并加入肌肤保养品的研发生产。
    • 12月,成立南亚光电公司,从事高阶LED产品之研发生产。该月长庚养生文化村正式启用,为国内银发族提供全方位的照护环境。集团营收达新台币1.2兆,突破兆元,占台湾GNP约11%。
  • 2006年
    • 6月5日,王永庆董事长及王永在副董事长正式宣布将经营权交棒给决策小组。
  • 2007年,六轻四期全面完工,带动集团营收大幅成长至近新台币2兆元,占台湾GNP约15.4%。
  • 2008年
  • 5月12日,中国大陆四川省发生7.8级强烈地震,率先捐赠人民币1亿元协助灾后重建。
    • 5月20日,成立台塑长园科技公司(后更名为台塑锂铁材料科技公司),从事锂铁磷电池的研发生产,是发展电动车的核心零组件。
    • 6月,越南河静大炼钢厂计划获得核准,并于7月6日举行动土典礼,将兴建一贯作业炼钢厂及山阳深水港,是越南迄今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案。
    • 9月6日,大陆福建福欣特殊钢公司举行动土典礼,生产不锈钢产品。
    • 10月15日,创办人王永庆先生在美国安详辞世,由总统马英九颁发褒扬令,表彰一生对国家之贡献。
  • 2009年
    • 8月8日莫拉克台风重创南台湾,捐款新台币12亿元协助灾后重建。
    • 12月31日云林长庚医院正式启用,提供当地医疗及保健服务。
  • 2010年,浙江宁波厂获准二期扩建工程,陆续将投入逾16亿美元进行石化产品工厂新(扩)建。
  • 2011年,在美国德州投入20亿美元,陆续新建乙烷裂解、丙烷脱氢厂…等相关工厂,以掌握页岩气低成本生产石化原料优势。
    • 1月11日,林口长庚医院“质子暨放射治疗中心”举行动土典礼,将投入50亿元新台币,积极提升台湾的癌症治疗品质。
    • 8月1日,长庚技术学院获准更名为“长庚科技大学”。
    • 9月,经行政中心决议于麦寮厂区 成立“台塑企业技术训练中心”。
    • 12月,台塑等10家上市公司成立“薪资报酬委员会”,由专业人士监督公司董、监事及经理人之薪资报酬,使之更具公正性。
  • 2012年,台塑与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合资成立台塑三井精密化学有限公司,在浙江宁波兴建锂电池电解液工厂。
    • 7月,六轻4.7期扩建案经政府核准,将设立年产4万公吨之氢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厂(HSBC),强化石化高质化生产。
    • 12月2日,台塑河静公司在越南举行第一支高炉打桩仪式,展开建厂工程,规划第一期年产钢胚710万吨。
  • 2013年
    • 3月18日,台塑石化与美国Kraton公司合资成立台塑科腾化学有限公司,生产氢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HSBC)。
    • 4月,大陆四川省雅安发生强烈地震,捐赠人民币5仟万元协助灾后重建。
    • 5月30日,成立台塑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企业所需矿材原料之开发。
    • 8月,台塑等8家公司正式宣示导入优质企业 AEO 认证作业,有利简化货物出口报关流程。
  • 2014年,配合高雄市政府发展经贸园区需要,创业基地高雄厂停产,人员设备迁移,为保留创办人早期办公室,将规划为“王永庆、王永在昆仲历史建筑园区”。
    • 7月31日高雄发生大规模气爆意外,捐赠新台币2仟万元协助灾后重建。
    • 9月26日,成立台塑建设公司,为使用达40年的台塑大楼进行都市更新之各项筹备作业。
    • 11月27日,创办人王永在先生安详辞世,由总统颁发褒扬令,表彰“六轻总工程师”对台湾产业及经济之贡献。
    • 12月2日,高雄长庚医院引进全台第二部质子治疗设备,举行“质子治疗中心”动土典礼。
  • 2015年,台塑等多家上市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由独立董事组成以替代监察人,协助董事会监督公司财务、会计、稽核等执行品质及成效,以提升公司治理。
    • 2月,中国钢铁公司决议对台塑河静钢铁公司之持股提高为25%,并提供技术与钢铁经验,双方合作关系更紧密,共同开拓东南亚钢铁事业。
    • 4月,在嘉义县捐资兴建“永在食安大楼”,为全台湾首座由民间与地方政府合作的食品检验机构。
    • 5月20日,南亚美洲公司转投资设立南亚塑胶德州公司,生产乙二醇。
    • 7月30日,日本JFE钢铁公司宣布投资台塑河静钢铁公司5%股权,透过技术协助及供应钢铁产品等方式,深化彼此合作。
    • 9月3日,台塑公司在美国德州独资成立Formosa Industries Corporation,生产高密度聚乙烯(HDPE)。
    • 11月10日,林口长庚医院“质子暨放射治疗中心”正式开幕启用,正式宣告台湾癌症医疗进入质子治疗的新里程碑。
    • 12月25日,台塑河静钢铁公司热轧厂试产出越南第一卷热轧钢卷。
  • 2016年
    • 1月19日,台塑石化公司与日本出光公司合资成立台塑出光特用化学品公司,生产C5氢化石油树脂。
    • 2月6日,高雄美浓发生强烈地震重创台南地区,捐赠新台币5仟万元协助灾后重建。
  • 2017年
    • 4月,台塑生医结合企业内“产、医、学”资源,建构预防医学一站式服务模式,于桃园机场捷运A8长庚医院站5楼成立‘i医健康诊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及‘i医健康管理中心’,整合健康检查、健康管理、健康促进,打造个人专属健康管理服务,协助民众改善健康。
    • 5月29日,台塑河静钢铁公司第一号高炉正式点火试车,并于6月1日产出第一块自制扁钢胚。
  • 2018年
    • 2月8日,捐赠新台币5仟万元投入花莲强震灾后重建,并于4/21起安排9个梯次2天1夜的员工花莲旅游行程,约有7,000多名员工及眷属参与,以实际行动支持当地观光产业。
    • 5月18日,台塑河静钢铁公司二号高炉正式点火,5/19顺利产出铁水,正式宣告河静钢铁一期工程建设完成,预估2018年铁水总产量可达500万吨,年销售钢材可达465万吨。
    • 7月31日,台塑石化公司与日本日机装公司合资成立“福机装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深紫外光UV LED应用研发、生产及销售。
  • 2022年
    • 3月10日,成立“台塑尖端能源科技公司”,为台塑生医旗下新的能源事业体,资本总额30亿元。[2]
    • 7月5日,成立“台塑新智能科技公司”,投资约160亿元,规划在彰滨工业区设置50亿瓦时磷酸锂铁电池芯厂。[3]
  • 2023年
    • 10月20日,因应敦化北路台塑大楼进行都市更新,总部乔迁至台北市内湖区南京东路六段台北企业总部园区(A1、A2、A5)。
  • 2024年
    • 10月21日,2023年台塑集团碳排量约4694万吨,较2007年降低约23.6%,完成2025年减碳20%目标,获颁净零产业竞争力奖;旗下南亚塑胶栈板取得碳足迹查验证书,每片碳足迹约72kg CO2e。[4][5]
Remove ads

台塑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创立缘由

自董事长王瑞瑜为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父亲研发保湿凝胶,领导台化公司清洁剂组转型为台塑生医,正式进军美容保养、走入民生消费市场,遂于2004年正式成立台塑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7]

旗下品牌

迄今20年已跨界“生活、生物、生化、医疗、医药、医材”六大专业领域,并打造“FORTE、Dr’s Formula、DF美肌医生、医之方”四个品牌。[6]第一个10年,自2003年于彰化建立台湾第一个符合GMP等级无尘室规格厂区来生产化妆品,第二个10年,自四个品牌推出超过600项产品,达成生技界3个第一,包含“Dr’s Formula:洗发精销售2,000万瓶、品牌满意度第一”、“医之方:舒畅益生菌销售7,000万包、网购市占率第一”以及取得全国第一张流感快筛许可证、获全国最多张体外诊断试剂许可证,销售6千万支试剂,并于新冠肺炎期间成为防疫国家队一员奉献心力。[8]

营业额自2004年10.69亿元至2022年的32.56亿元,并转投资17家公司共计价值30亿元,将事业横跨至新能源、绿色循环经济、制药、疫苗、再生医疗等领域,以期达成预防医学及永续社会的目标愿景。[9]

  • Dr’s Formula为2012年由台塑生医联合研发中心、长庚医学专业团队与发艺专家吴依霖作为品牌顾问,以台塑生医预防医学的精神与理念,耗时3年研发、最早推出“头皮护理”为概念的洗发精,并于2023年进军美国外销当地市场[10][11]。迄今产品范围自个人洗沐用品到涵盖到居家生活的清洁用品。
  • Dr’s Formula头皮护理系列洗发精,获得2015年台湾消费者调查满意度第一名[12],迄今卖超过2,000万瓶、荣登药妆店回购率第一的洗发精,其中控油抗屑、发根强化这两款也成为康是美2021年第一季销售冠军和季军。[13]
  • FORTE来自长庚医学团队的美容保养品牌,起源于2003年1罐备受台塑企业创办人王永庆爱用的保湿凝胶,由台塑生医董事长王瑞瑜当年为了常在海外出差的父亲而研发保湿护肤产品,更于2004年在台北微风广场设立第一个专柜。[14]
  • FORTE草本水嫩活力凝胶,不只由创办人王永庆出差至寒冷的哈尔滨,为避免皮肤会龟裂而使用过,因应消费者近年需求改变,几经改良也成为FORTE的明星商品、持续畅销20年。[15]
Remove ads

关系企业

  • 石油化学事业
    • 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台证所1301
    •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台证所1303
    • 台湾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台证所1326
    • 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台证所6505
    • 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台证所1434
    • 台塑大金精密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台塑旭弹性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达兴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文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台湾醋酸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台亚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 台化出光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日商出光兴产合资)
    • 南中石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台塑科腾化学有限公司(美商Kraton合资)
    • 台塑出光特用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日商出光兴产合资)
    • 南亚美国公司(Nan Ya Plastics Corporation USA)
    • 印尼南亚公司(PT. Indonesia Nanya Indah Plastics Corp.)
    • 南亚塑胶美洲公司(Nanya Plastics Corporation, America)
    • 台塑美国公司(Formosa Plastics Corporation, U.S.A.)
    • 美国德州塑胶公司(Inteplast Group) (下游加工)
  • 电子制造事业
  • 医疗事业
  • 教育事业
  • 交通运输事业
  • 管理顾问与投资、开发事业
    • 台塑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育志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华亚园区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 麦寮工业区专用港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亚太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亚朔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桃园科技工业园区、桃园机场捷运联合开发案〕
  • 钢铁业
  • 公益事业
    • 台塑企业暨王詹样基金会
    • 台塑企业暨勤劳基金会
    • 台塑企业暨王詹样公益信托
    • 台塑企业暨庆宝公益信托
  • 其他
    • 台塑乐活圈
    • 台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台塑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FTC)
    • 台塑网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旅游业)
    • 宜济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台化地毯股份有限公司
    • 台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厨余肥料业)
    • 麦寮汽电股份有限公司(发电厂)
    • 华亚汽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台塑锂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能源科技、汽车燃料电池)
    • 台塑建设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台塑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 台塑丙烯酸酯(宁波)有限公司
    • 台塑聚乙烯(宁波)有限公司
    • 台塑聚丙烯(宁波)有限公司
    • 台塑吸水树脂(宁波)有限公司
    • 台塑电子(宁波)有限公司
    • 台塑合成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长庚球场高尔夫球场
    • 台塑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台塑尖端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合并或解散事业
Remove ads

Formosa乐活圈

缘起

台塑企业除石化、塑胶、纤维等产业对台湾经济有重要贡献外,在乐龄健康、休闲养生、预防医学等也做了非常多努力,故台塑企业希望以“圈”的概念,将厂区周边在地资源,如社区、小农、商家及地方政府等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共荣圈,共同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活络地方观光、照护居民健康。

理念

乐活圈重要理念为“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善尽责任,期待对台湾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以环境永续及社会参与为主轴,展现台塑企业对社会的关怀,透过举办各种活动,让外界有更多机会,进而了解、认同,感受到台塑企业的温度。

愿景

期待Formosa 乐活圈发掘台湾在地的美好,为台塑企业传达关怀社会、关怀环境、善尽企业责任,与地方共荣、共好为目标,为台湾社会带来更多正面能量。

推动情形

台塑乐活圈初期主要是整合企业内健康、乐活、休闲、养生资源对外行销,目的在脱离本企业只有石化业的刻板印象。经不断调整后,目前系以企业社会责任角度,以环境永续、社会参与及乐活意象为主轴,结合企业厂区周边之邻里社区、厂商、小农及地方政府,共同来推动“Formosa乐活圈”,目前全台有桃园、宜兰、云林、彰化及高雄等5大乐活圈,各自发展出不同特色。

宜兰乐活圈:生态.人文产业

在宜兰龙潭湖地区,整合区内湖景、涌泉、自然生态、丰富人文历史及众多观光工厂,以龙潭湖生态教室为平台,推广深度生态旅游及环境教育。

桃园乐活圈:乐活养生

结合健康乐活、老人养生、运动休闲、购物、农村轻旅行等多元服务面向之乐活圈。

杨梅乐活圈:推广有机种植、食农教育

以台塑杨梅有机农场为基地,设置食农教育场域及教室,结合休闲农业区发展协会、周边牧场及农场共同推动农事体验活动。

彰化乐活圈:亲子童趣、循环经济:

以台塑生医健康悠活馆、台化彰化厂及周边邻里为腹地,结合二手玩具,发展亲子童趣基地及塑胶回收。

云林乐活圈:农业体验、社区旅行

除了生态丰富的麦寮工业港、阿妈公园外,可深入体验农、渔业、地方社区旅游。

高雄乐活圈:工业发展史、文创

以台塑高雄厂为基地,与昆仲公园基金会合作,营造工业遗址、历史建筑、文创、教育、休闲、艺文活动之场域。

Remove ads

社会回馈

台塑企业为落实二位创办人的理念,积极与政府及各民间团体合作,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关怀及协助弱势族群,历年来在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社会公益事业累积已投入超过新台币550亿元。

老旧及灾后校舍重建

台塑企业在921地震后,响应教育部结合民间力量重建老旧中小学校舍计划,认养云林、嘉义、台南、高雄、林口及台东等地16所中小学校重建,以崭新且安全的硬件设施,让学童受教品质随之提升。2009年8月莫拉克风灾导致许多民众伤亡,房屋、学校、公共设施也严重受损,台塑企业于第一时间即捐赠2亿元,员工亦发起一日所得捐款协助救灾,并配合政府展开全面性灾后重建,再宣布捐赠10亿元协助政府重建灾区学校。另外,2010年3月4日高雄甲仙发生6.4级地震,造成严重灾害,台塑企业亦秉持回馈社会的一贯精神协助重建。 截至2018年底,对于921地震、莫拉克风灾及甲仙震灾等亟需重建的校舍,台塑企业共认养全台各地76所中小学学校重建。

捐赠老人肺炎链球菌疫苗

台塑企业自2007年起捐赠肺炎链球菌疫苗给“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共同推动75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计划,至2016年底捐赠数量达106万剂,约估为政府节省近120亿元的肺炎医疗费用开支。

污染诉讼和判决

  • 2009 年9月29日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因台塑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工厂多次违反环保条例,对台塑罚款2.8百万美元。另外,根据协议,台塑须支付一千万美元来改善工厂的放污措施和设备。[16]
  • 2019年10月美国德州南部地方法院裁定台塑违法排放塑料,并于2019年尾批准和解协议。台塑须支付5千万美元用于减缓环境污染,栖息地重建,环保教育等。[17] [18]

相关事件

云林离岛工业区开发

台钢为台塑集团投资的一贯作业炼钢厂,又称“台塑大炼钢厂”,已故台塑企业创人王永庆曾说,投资大炼钢厂是台塑企业的理想,因此台塑企业多年前起,便积极评估两岸建厂环境与条件,从最初浙江宁波梅山岛到彰化大城滨海区,因两岸关系及土地取得因素,台塑大炼钢厂的落脚处始终无法定案。一直到2004年底前,在政府从旁协助下,台塑终于取得云林离岛工业区用地若进行顺利,台塑企业并可望拥有第一座自有的高炉,正式跨足钢铁产业的最上游:炼钢。依据最初的规划,台塑集团将斥资1000亿元台币以上,兴建一贯作业炼钢高炉,全部完工后,粗钢产能将高达800万公吨,将是继中钢后,台湾第二家拥有自有高炉的钢铁厂商。云林离岛工业区整体环评原先已于1996年通过,但由于当时仅是一般工业区,后来变更为石化工业园区,除了台钢之外,另外可能引进国光石化工业,需要重新进行变更工业区环境评估。2008年1月23日进行审查会议,委员会认为变更案中用水问题未能改善、无法实质回馈当地居民,且附近出现保育类动物中华白海豚,变更案中相关保育措施不足,发回重审。

伊利诺伊州化学工厂爆炸事件

2004年,台塑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化学工厂发生爆炸,造成5人死亡。美国劳工部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因此对台塑罚款30万美元。[19]2005年,台塑位于南德克萨斯州的工厂发生爆炸事件造成11名工人受伤。[20]

台塑仁武厂污染事件

2009年,台塑高雄仁武厂区被环保署测出污染物过量。前环评委员、地球公民协会执行长李根政表示,台塑六轻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6755.7万吨,占台湾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26.57%,台塑大炼钢厂若再设立,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再加1489.6万吨,合计总排放量将占台湾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32.43%,“相当于全国人民停止所有住宅、商业、交通活动省下的减碳量”。[21]德国伦理暨经济基金会英语Ethecon Foundation曾于2009年11月21日于柏林召开的ethecon大会上颁发象征声名狼藉的黑星球奖给台塑关系企业,理由是台塑本身太不负社会责任台湾蛮野心足生态协会因此花15万7千元购买三重客运新店客运大都会客运三家客运业者共10条线23台公车的广告宣传,结果公车上路前,广告上斗大红色的“耻”被挖空,2010年5月18日台北市政府交通局公共运输处要求该广告下刊。蛮野心足生态协会对此感到不满,质疑另有内情。台塑则称环保团体所谓台塑仁武厂对周遭构成严重污染触犯公共危险罪及PVC会影响内分泌及生殖系统皆非事实,有破坏台塑名誉之嫌扬言若不撤除广告将不排除控告客运业者、广告代理商及环保团体,客运业者因而决定撤下广告[22][23][24]

六轻二氧化硫及丙烯泄漏

2010年,台塑六轻发生火灾,引起抗争。2010年9月9日,台塑六轻附近云林县麦寮、台西两乡五所国小85名师生出现身体不适,22人送医治疗,9月13日台西乡新兴国小10名师生出现头晕呕吐现象而就医,经云林县环保局调查上述事件由台塑六轻工厂的二氧化硫及丙烯泄漏所致,据《空气污染防治法》罚款100万元,并勒令停工。[25] 台塑企业斥资新台币140亿元,新建完成345公里公共管线,云林县议会第17届议会议长苏金煌和多名议员进入六轻厂区访视,除了肯定台塑企业斥资改善设备的努力,也期盼继续提升环保、工安及做好云林好邻居角色。新建管线采用钢构热浸镀锌,加上合金底漆、中途漆及面漆等3道油漆涂装,使用年限至少30年,能有效防范公共管线破损,避免工安事故。新建公共管线139条,全长345公里 ,约中山高速公路台北至高雄的距离,在2011年9月设计,2013年8月28日前完成试压及清管,每层间隔2米,每60米设爬梯方便安全巡检。[26][27][28]

2016年越南海产异常死亡事件

当地媒体影射系因台塑越钢排放污水不当所造成。台塑河静钢铁因负责主管未妥善回应媒体,引发群众不满,演变成当地重大环保事件,也使得越南政府在6月底正式宣布越钢应支付5亿美元(合新台币约161亿元)罚金。

苏治芬立委遭越南政府留滞

民进党立委苏治芬于2016年8月1日前往越南考察蔡英文总统提出的新南向政策,前往台塑河静钢铁参访却遭越南政府扣留。经折冲协调后,苏治芬再度恢复考察行程。此事件造成舆论对蔡英文总统提出的新南向政策充满质疑。

相关连结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